养育一个孩子成才,难;养育三个孩子成人,难上加难;养育6个孩子成人成才,其中耗费的心血是难以想象的。
乐平镇范湖村黄锐全夫妻俩在弟弟病逝10多年间,不但要照顾自己三个子女,照料教导侄女侄子也细致入微,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教会他们孝善与感恩,成为孩子们的支柱与榜样。在他一家人的支持下,三个侄子侄女都长大成人,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
黄锐全一家获得佛山最美家庭称号
Part 1
夫妻同心,悉心照料传递家庭温暖
在乐平镇范湖村,村民都爱亲切地唤黄锐全为“黄师傅”,他是村民眼中实干的村干部,也是出了名的“好大伯”。
2001年,黄锐全弟弟不幸因病离世,留下三个年幼的孩子,最大的11岁,最小的只有6岁。黄锐全二话不说扛起了照顾弟媳一家的责任。
“是大伯如父亲般支撑着我们,成为我们心中的支柱。”侄女黄秋霞回忆起那段灰色日子,当时她年仅8岁,想到没有了爸爸,内心无比自卑。但是大伯对她们说“不要怕,有我在”,一直很照顾兄妹仨,让自己没那么害怕,不会觉得低人一等。
黄锐全从点滴中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消除他们内心的不安。每次孩子们放学,坐巴士回到范湖村,黄锐全都会开着小摩托接送他们。他说,即使离家仅有几公里路,但尽力接送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人爱的,并不孤单。
作为村干部,黄锐全工作非常忙碌,每天70%时间都在处理村里的事务,照顾、教育孩子的责任几乎落在了其妻子黄葵兴的身上。
黄锐全大侄子中专毕业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待在家中沉迷网络。忧心忡忡的黄葵兴晚上与丈夫商量对策,希望通过自己的大儿子带着侄子做暑期工作,慢慢地让侄子融入社会。黄葵兴说,同龄人比较好沟通,给弟弟树立一个好榜样,胜过一千句、一万句大道理。
黄锐全特别感激妻子的付出。他说,妻子特别紧张孩子的成长,担心自己没教育好孩子,让他们的路走偏了,花了很多心思在孩子身上。因为有妻子的支持,才让他能兼顾工作与家庭。
如今,6个孩子都长大成人,在广州、深圳、佛山等地打拼,甚至自主创业,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Part 2
言传身教,教导孩子为人处世
18年前,当时官地村党支部书记看中了黄锐全的厚道与担当,极力向上级党委政府推荐其担任官地村党支部书记。黄锐全弃商从政,选择为家乡贡献绵薄力量。
担任村干部以来,黄锐全一心一意为群众奔走,服务村民,利用休息时间动员村长和村民筹集资金,研究“村村通”水泥路的政策,改造了官地至永兴村的泥沙路,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难题;因官地村大口井的水质检验达不到饮用水要求,他四处奔走向有关部门申请接上达标的自来水,全村1000多人喝上放心水……
敬业实干的黄锐全成为了孩子们学习的榜样。黄秋霞说,伯父对自己影响特别大,他言行一致,教会了他们感恩、孝顺的品德,同时教会他们做生意的关键:先做好自己,才能赢取他人信任。
在孩子们眼中,黄锐全夫妻两人言传身教,极少红脸,教育方式以鼓励为主,传递正能量。
在黄锐全弟弟病逝初,黄锐全帮助弟媳一家申领单亲家庭的补助,从资金上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但黄锐全会在日常闲聊中,传递学会感恩的思想,告诉他们政府对单亲家庭、低保户的补助并不是永恒的,而是要用于帮助真正有需要的群体。
这样的观念在黄秋霞兄妹心中根深蒂固。当他们毕业工作后,他们不再申领补助,把名额给困难群体。“他们能主动去做到这样,我特别欣慰。”黄锐全说,侄子侄女还主动帮自己的母亲购买了社保,让其日后生活有保障。懂得孝顺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也算对得起自己的弟弟。
黄锐全夫妻俩与子女合影
每逢节假日,黄葵兴与几个兄弟姐妹回范湖村,带着大包小包的滋补物品,看望年迈的奶奶。村民欢姐说,黄锐全一家人和睦温馨,孩子们互助友爱,是当地群众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
数据来源:畅享乐平
整理:文明三水微信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