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莓妈咪 文章原创,欢迎转发,非授权不可搬运
很少有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打过孩子,现在提倡的教育为“快乐教育”,认为孩子都是被夸出来的。但是到实际的生活中,家长想做到完全不对孩子“动手”,想必是非常难的。那么,孩子到底能“打”吗?又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孩子有“两打”
孩子虽然可以适当地“打”,但是家长却不能盲目去打,只有当孩子真正地犯了一些错误之后,我们才能去想办法“惩罚”一下。
1、目无尊长、品德低下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向来都比较重视培养孩子的品德,甚至觉得品德是高于能力的。即使一个人能力再强,但是品德败坏,仍然难成大器。
那么对于家长来说,教育孩子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那就是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尊重,尤其是尊重长辈与老师。如果孩子目无尊长的话,将来即使有能力,也会成为“白眼狼”,完全不懂感恩,给人的感觉也非常差。
所以,当孩子有目无尊长的情况,比如说总是直呼长辈大名,怎么说都不加以改正,对长辈无礼,甚至打骂,这个时候,家长就真的该体罚一下孩子了,不打似乎已经不行了。
2、错误严重、知错不改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是知错不改的孩子,就需要家长好好地教育了,尤其是当孩子犯了一些原则性的大错误时,比如说严重地影响到他人,或者有触犯法律法规的嫌疑时,家长给孩子适当的体罚,也是不为过的。
这个时候家长去打孩子,总比将教育孩子的机会,交给社会要来的好的多。很多家长舍不得对孩子动手,最后的结局就是,总有人会代替你来惩罚孩子,比如法律和社会。
孩子有“三不打”
有些家长觉得“棍棒底下出孝子”,但如果是这种情况,孩子还真的不能打,希望家长们尽量做到,不要对孩子造成伤害。
1、孩子力所不能及
家长尽管希望孩子成才,但是自己的孩子真的要心中有数,如果孩子的能力有限,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做不到,那就是人之常情。如果家长因此去打孩子,不仅不会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2、不知者无罪
有些孩子犯错误,并不是明知故犯、屡教不改,而是因为孩子真的是“无知”,他们不懂得什么叫危险,什么是底线,尤其是比较年幼的孩子。
有一句古话叫“不知者无罪”,孩子只是因为年纪小、无知才犯错误,家长这时候就动手打孩子,不仅是师出无名,也会让孩子懵懂地感到惧怕,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3、不翻旧账
有些家长总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举一反三”,从孩子的一个错误,延伸到之前犯的很多错误上,因此越来越生气,直接就打了孩子一顿。
可是孩子之前犯的错误已经过去,孩子也在改正的阶段,如果家长总是翻旧账,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甚至是破罐子破摔。
孩子的这几个部位不能打
虽说适当地给孩子点教训是可以的,但是家长动手打孩子的时候,也要避开几个地方,否则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 头部:太阳穴、后脑勺、耳朵,这几个部位是打不得的,很可能给孩子的大脑、耳膜等等,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 躯干:后背、肚子,这两个部位脏器很多,家长一旦用力,很可能给孩子造成“内伤”。
家长爱子可以,但是也要有度,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能任由孩子胡来,但也不能动辄对孩子打骂,哪怕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体罚,也要有个度。这其中不仅牵扯到孩子的健康问题,还有法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