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卢志坚 通讯员董爱忠 陈隽)明知是“三无”口罩,却在包装上标明“防尘防雾霾”、执行国家标准等,线上线下共销售880余万元,其中疫情期间销售50余万只,金额近60万元。近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检察院受理了王成杰、王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目前该案正在审查起诉中。
2018年底,王成杰偶然得知海绵口罩生产成本较低,便想以此挣钱。王成杰邀王健与其合作,二人一拍即合。
2019年1月,王成杰开始张罗生产事宜,王健从别人手里转来一家名为“迪风欧”口罩旗舰店经营。由于海绵口罩质量差,差评多、退货多,王成杰找到一种叫太空层面料替代,并仿照明星款口罩样式,同时包装上标明“防尘防雾霾”“医用”等标志。
很快,改良款口罩供不应求,二人便扩大生产、销售规模。王成杰先后确定了6个生产点(相关人员另案处理),其中5个系家庭作坊,缺乏规范的生产制度,加之面料、成品也未经过消毒处理,导致王成杰等人生产销售的太空层口罩存在做工差、褪色、有异味等问题。2019年5月,王健又购买了两家网店,同时销售口罩。2019年7月,王成杰与一服装厂负责人合作,由对方专门负责生产纯棉口罩和冰丝口罩。自此,王成杰等人通过7个生产点生产各类口罩,再通过3个网店销售。
今年1月下旬,受疫情影响,市场对口罩需求量突增,淘宝平台为稳定市场、惠及客户,要求所有口罩店铺采取限购限价销售政策。面对“商机”,王健有自己的“对策”,他要求客服将王成杰的联系方式提供给需求量大的客户,由其进行线下销售,并称自己销售的口罩能够防飞沫。
2月上旬,盐城市大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王成杰等人销售的口罩系不合格产品,并将线索移送至公安机关。2月6日,警方对王成杰、王健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侦查,并予以刑事拘留。大丰区检察院第一时间提前介入该案,引导公安机关从物流清单、原材料采购记录、刷单交易记录、银行交易明细、产品鉴定等方面强化证据收集。2月20日,侦查机关将2人提请批准逮捕;2月22日,大丰区检察院从快作出批准逮捕决定。3月2日,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大丰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经审查查明,2019年2月17日至今年1月,犯罪嫌疑人王成杰、王健为谋取非法利益,合伙生产伪劣口罩670余万只,价值1000余万元;销售伪劣口罩590余万只,销售金额达880余万元。其中,疫情期间,王成杰通过微信联系,与多人进行线下交易,销售不合格口罩50万余只,销售金额59.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