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的转向之路

2020-04-25   NewsShooter

不久前,佳能的策略还让我们一头雾水,虽然也不断有新品和创新,但佳能似乎满足于既有的慢条斯理,两耳不闻窗外事。


时过境迁,现在的“新佳能”大胆果断有新意,影视圈再一次为佳能产品感到兴奋。前几个月发布C500 Mark II,本月20日推出C300 Mark II,再加上EOS R5的参数提前泄露,佳能最近的招数拳拳到肉。


要看懂佳能的转向之路,先得回到2008年。


改变一切的一次意外


图 | 佳能5D Mark II


佳能5D Mark II在2008年横空出世,视频玩家很快发现了它隐藏的奥妙。我从来不用“颠覆规则”这种形容词,但5D Mark II真的配得上。5D Mark II能录视频是因为美联社和路透社的记者要求佳能开发一款拍照/录影功能兼备的相机,谁都没想到这个小小的“附属功能”竟永远改变了我们这个行业。


2008年以前,如果你想录制逐行扫描、浅景深的视频内容,能选择的方案极为有限,能用的机器也都很贵。索尼的S35机型CineAlta F35要价高达25万美元。2007年还有另一家新创小公司推出过一台摄影机叫RED One,这是一台4K Mysterium影像传感器,最高支持4K 60 fps的机型,使用专利Redcode录制格式。可以说,Red One是史上第一台以相对平易近人的售价为电影人直接提供以往只有昂贵的35mm电影摄影机才有的“电影画质”的数字摄影机,不过就算这样,Red One的售价也要数千美元起跳。


5D Mark II的出现让视频用户突然能够利用更平价的相机镜头拍摄全画幅影片,电影式画面风格的实现成本第一次下探到大部分人能够承受的范围内。5D Mark II刚上市的时候只有30p一种帧率,不过佳能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很快为它新增了24p和25p。


骄傲的兔子


图 | 佳能C300


佳能有今天的EOS Cinema系列,全拜5D Mark II所赐。


你能想到吗?C300已经是2011年11月3日发布的“古董”了。C300不是第一款“平价”S35数字电影摄影机,却是第一台获得影视行业接纳并广泛采用的机型。相比索尼F3,C300的一大优势是10-bit 4:2:2内录。数量众多的5D Mark II用户对C300的认可程度也很高,他们将5D Mark II当作跳板,等到佳能推出“正经的”数字电影摄影机就开始升级。


图 | 佳能5D mark III


佳能5D mark III发布于2012年3月,那时候佳能已经明确了针对视频领域的EOS Cinema系列布局。


图 | 佳能1D C


2012年4月12日,佳能发布1D C,我认为这是佳能针对那些习惯单反机身,但又以视频创作为中心的工作者开发的机型。1D C支持以8-bit Motion JPEG压缩录制4K 24p,或者Full HD 1080p 60 fps。但是1D C 15000美元的定价太过荒唐,和佳能的许多数字电影摄影机一样,几年后1D C售价大幅跳水。


图 | 索尼FS700


同样是2012年4月,索尼发布了FS700——第一台大家买得起的S35高速数字电影摄影机。革命性的E卡口、8秒或16秒1080p 120fps或240fps高速连拍,再加上4K RAW输出能力,FS700很快成为市场宠儿。


图 | 佳能C500


2012年8月,佳能发布C500。C500旨在弥补C300的缺失,它支持3G HD/SDI输出10-bit 4:4:4外录4K RAW(4096 x 2160)24/25/30/50/60fps。如果下调至2K,C500支持12-bit RGB 4:4:4 60 fps。刚上市时,C500定价高达30000美元,但索尼两个月后的F5和F55双机战略,让C500从未真正溅起多大的水花。


1D C和C500都是好机器,但是由于定价过高,销量一直不理想。


图 | 佳能C100


同年8月,佳能发布比C300定位更低的C100,为视频创作者提供更便宜的S35方案。两年之后的2014年10月,C100 Mark II上市。


如果要确定一个年份,那么应该就是2014年,这一年佳能发布C100 Mark II而不是C300 Mark II,拱手葬送了大好势头。佳能一打盹,索尼就超车了。


图 | 索尼α7S


索尼的第一波冲刺是全画幅弱光之王α7S,支持S-Log,支持外录4K(QFHD:3840 x 2160)4:2:2。α7S和随后的α系列没用几年就主宰了市场。


图 | 索尼FS7


索尼的第二波冲刺是2014年9月发布的FS7,光从纸面参数看,它就堪称C300杀手。FS7支持UHD 60fps和Full HD 180fps内录,支持10-bit 4:2:2 600Mb/s XAVC I帧编码。


索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佳能手中夺走大量领地,数不胜数的5D系列用户“出佳为尼”。


最终,索尼FS7以绝对优势成为史上销售量最高的S35数字电影摄影机,索尼α系列也轻松坐上无反相机的销量王座。对于佳能来说雪上加霜的是,索尼在2014年9月宣布,只要1000美元,就能把你手中的F5升级成4K。


命运轮盘开动,这一年成了“引爆点”。


图 | 佳能C300 Mark II


直到2015年4月8日,C300 Mark II才露出尊容,可是要再等近半年(9月底)才能从市面上买到。来得晚也就算了,性能还不尽如人意,C300 Mark II最多只能4K 30 fps和2K/HD 120 fps。


C300 Mark II的另外一个软肋是卖得比索尼FS7更贵,官方定价15999美元。索尼FS7才8000美元而已,就算是2013年初上市的F5,最初定价不过19400美元。


C300 Mark II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销售报表不算太难看,只不过假如早一年到来,市场表现也许好得多。


时机关乎一切,动作太慢,原有的市场份额随时被对手鲸吞蚕食。


图 | 说佳能C700


在C300 Mark II之后登场的是2016年9月发布的C700,它跟C300 Mark II有同样的软肋——参数不够高但定价偏高。索尼的F5和F55是在2012年10月底发布的,C700比它们晚到4年,却没有什么明显胜出的地方。佳能嘴上不说,但每个人都知道这盘搞砸了。


图 | 佳能C200


2017年5月,佳能攒着一股劲,试图通过C200重振旗鼓。C200有一些不错的卖点,例如RAW内录、4K 60p和无裁切HD 120fps。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佳能决定放弃10-bit 4:2:2内录,导致如果不选择RAW,就没什么像样的编码可用了。


图 | 佳能EOS R


2018年9月,佳能推出了旗下第一台全画幅无反相机EOS R。在无反领域,佳能连索尼的车尾灯都快看不到了,索尼α7和α7R是2013年10月16日发布的,早出发近5年。EOS R的视频能力不能令人满意,UHD还是裁切的。大概就是EOS R磨光了每个人的耐心,大家终于忍不住要问:“佳能怎么了?”


虽说参数不能代表一切,许多人还在用旧机器,出来的结果照样令人赞叹,问题是大部分人基于参数规格做决定。如果纸上数据不好看,不管这台机器的真正实力是高是低,市场表现肯定受牵连。


如果以上说到的这些让你对时间概念越来越模糊,我整理了一个表格,里面包含最近12年佳能和索尼重要机型的发布日期。



2019下半年,佳能重回正轨


图 | 佳能C500 Mark II


让我们快进到2019年9月,C500 Mark II重磅发布。在我看来,C500 Mark II恐怕是自C300之后最攸关佳能命运的一次新品发布。这是佳能首次从他们的同系高阶机型,也就是C700 FF上拿来许多功能,直接用在C500 Mark II上。


C500 Mark II的影像传感器就是C700 FF的,但放弃了C700 FF的Digic 5,改用更先进的Digic DV 7图像处理器。C500 Mark II支持5.9K RAW 60p、4K/UHD 60p和2K 120p。


C500 Mark II的定价15999美元,比C700 FF(33000美元)经济实惠得多。


图 | 佳能1D X Mark III


今年初拉斯维加斯的CES,佳能再发布了1D X Mark III,它支持5.5K RAW以及4K DCI 10-bit 4:2:2内录60 fps。


图 | 佳能EOS R5


2月份,我们得到EOS R5正在开发的消息。综合C500 Mark II和1D X mark III,我们越来越清醒认识到,佳能的产品策略正在转向。


如果你仍心存怀疑,只要看看今天的新闻就知道了。

C300 Mark III和EOS R5都是好产品,创作者不可能轻易忽视它们。


轮到佳能了?

过去的6个月里,索尼和佳能是不是风水轮流转,这个见仁见智。很长一段时间里,索尼扮演着领导创新的角色,佳能拖拖拉拉跟在后面。如今命运轮盘似乎又开始了运转,索尼还未弃械投降,但创新者的光环逐渐退去,鲜亮铠甲蒙上了尘埃。


佳能可能就是嗅到了海水中的血腥味,利用索尼放空的工夫,一鼓作气抢回过去丢掉的江山。


我们乐见佳能的觉醒,尽管任重道远,但他们终于摆脱了那个下沉螺旋,开始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