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为师才是大境界!赏玩奇石,教会了我什么?

2019-07-07   中石协

古往今来,爱石赏石藏石的杰出人物,无不与石为友,以石怡情,以石炼性的。历代文人名士道士禅士爱石赏石,取人与自然平等的地位,视山、川、树、石为宇宙一体,在物我两忘相互渗溶的体验中,石不仅是石,它还具有诗的情趣,山水的意境,禅的顿悟。


赏石懂雅

俗话说:“室有石则雅,室有石则安”。面对一块精美的石头,那绚丽的色彩、优雅的格调、朴拙的造型、天然的纹理、深邃的内涵、超脱的灵气、坚贞的性格,这一切无不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让人领悟到一种宁静致远、虚怀若谷的情怀。

石品如人品。于人而言,人格之重要自是不言而喻的,人格高尚,众口皆碑,人格卑劣,众口诛之。石头亦然,如果石格不高,人皆弃之。

赏石懂美

一石一世界,一石一恒古。它是掌中山河,案上乾坤,可以小见大,也可以静示动。一石一貌,绝无雷同,虚实肥瘦皆无价;百品百得,常有新悟,质形纹色自有情。那些独一无二的美石、雅石、巧石、奇石,具有永恒的时空美,令人叹为观止。

有缘份、有悟性的人可从中读出十分情趣,百般姿态,千种风韵,万古哲理。欣赏这些充满神秘奥妙的诗情画意的石头,使人净心悦目,养性益智,喻德励志,避邪颐寿。

赏石懂韵

雅石是大自然散落的美,一方石头就构成了一种自然的山水,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韵味:壁立当空、挺拔峻峭者谓之“瘦”,四面玲珑、上下相通者谓之“漏”,轻盈飘逸、晶莹通澈者谓之“透”,石纹起伏、凹凸不平者谓之“皱”,色泽苍老、拙劣朴实者谓之“丑”。正如清人赵继恒在诗中所言:“叠叠高峰映碧流,烟岚水色石中收,人能悟得其中趣,确胜寻山万里游。”

赏石懂缘

同样一块石头,有人视而不见,有人见而不赏,赏亦不知其味,有人却能慧眼识宝,有人还能点石成金,这是为什么?就因为赏石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随缘文化,是种心境艺术,或称之为“发现的艺术”。一块绝妙好石,那是亿万年的造化,水火轮回,鬼斧神工,妙造天成。

正如唐代诗人王维所概括的:“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能不能发现它,全凭石缘。这个缘份,要看客观的机遇,这有很大的偶然性,但也要看观赏者的智慧悟性、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生活阅历,这就是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