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乘风破浪呢?咋成变形记了!

2020-08-03   剧逗社

原标题:说好的乘风破浪呢?咋成变形记了!

《浪姐》第八期播出了。

还没消化上周的三公舞台,没想到四公舞台这么快就出来了。

以前大家都迫不及待地等着看舞台,结果这次反而没什么热度?

《浪姐》也算是典型的高开低走的节目了吧。

为什么会这样???

---赛制让人窝火---

首先来说一下浪姐的赛制,向来是纯靠500名大众评审决定姐姐的去留。

本来范本过小就不具代表性。加上舞台的船型设计,让评审只能坐在两边看姐姐,肯定没有用镜头看的全面。

而且专业导师团的票也完全没有算进总结果中。

导致最终的投票结果很迷!让人费解!

如果说投票不是纯看实力,而和知名度有关。那节目当初说好的“放下过往,从零出发”呢?

姐姐们刻苦训练,努力表演还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每次投票结果和选歌也有很大关系——通常快歌效果更好,容易得高分。

到了后面,节目组提供的歌曲,三公只剩一首慢歌对打三首快歌,四公全是唱跳歌曲,风格越来越单一。

姐姐们一开始还会选择自己想挑战的歌,但被票数教做人后,开始迎合观众选歌。

比如第一期明确说是奔着大主唱位置来的宁静,结果四次舞台的曲风都很类似。

表演快歌才会成绩高,成绩高有优先选择权又会选择快歌,这是无解的死循环。

至于赛制其他小的改动方面,也引起了姐姐和观众的不满。

三公突然加入了返场拉票环节,没有提前通知姐姐们。

宁静组第一个通过考核,后来才被告知新增了返场环节,立刻失去了优先选择的优势,整组人都傻掉了。

四公考核时更是宣布加入了亲友拉票环节,姐姐们用调侃来表达不满。

静姐再次灵魂拷问:???姐姐需要这些小鲜肉来赚流量?

豆子觉得吧,节目组其实可以不搞淘汰制,像《声入人心》一样不断打乱重组也不错。

而且这种淘汰方法让追节目的我们很没参与感,每次被动接受结果,后期难免会疲软。

加上节目播出的时间严重滞后,复活榜7月14号就截止了。

这时三公四公舞台还没出,也没有官方认证的淘汰名单。

这样的复活制度对那些之后淘汰的姐姐也不太公平。。。

---后期让人心累---

除了赛制让大家吐槽,“花学”的继承者“浪学”,剪辑方面也有争议。

刻意放大矛盾,剪辑带有明显偏向。

被誉为宫斗研究教材的《艾瑞巴迪》那组,正片剪的每个人都不讨喜。

但之后放出的加长版中,姐姐们明明一团和气,训练时也都很认真努力啊!

这种剪辑引导还体现在镜头的分配上。

出镜多的姐姐就会被网友扣上“皇族”的帽子。

作为一档选秀节目,《浪姐》的舞台也明显不如前几期。

第一期还在用“全开麦Live”字样明涵别的选秀节目。(拉踩第一名,芒果,不愧是你!

后面已经完全听不到真唱了。

去过现场的网友反映现场放的是真唱,但节目播出时已经换了音轨。

边跳边唱完全不带喘的,口型对不上,甚至下台和观众互动时声音没有任何变化。

网友更是指出穿帮问题:黄龄的耳环不一样,孟佳的护膝一会儿有一会没有。

这,不只假唱,连跳舞都穿插放的彩排版?

观众也知道姐姐不是专业的,半开麦或修音都可以接受。

但,节目组直接放录音版的音乐和彩排版的舞台。豆子觉得,这是对观众的不尊重,更是对姐姐的不尊重。

姐姐们拼命练不就是希望给观众呈现好的舞台,结果观众连观看的权利都没有?

---说好的乘风破浪呢---

豆子过往也写过很多篇浪姐的文章,都是真心实意给大家做自来水安利的。

所以一路追下来看到现在,豆子真的是抱着恨铁不成钢的老母亲心态。

不得不说,这个节目起码和它自己比,的确是高开低走了。

尤其是在《明日之子》《这就是街舞》《乐队的夏天》的夹击下,《乘风破浪的姐姐》好像也越发糊了。

更让人心痛的是——

看着一群明媚自信闪着光的姐姐,从一开始满怀斗志地前来挑战,到如今眼神失去光彩,默默接受命运(节目组和观众)的安排。

那个喊着“无限可能”、拥有蜜汁自信的张雨绮,

在最新一期中一直说“我们不可能是第一名”,最后哭着跑下台。

那个从不承认自己没红过、在舞台上狂炫酷拽的rapper孟佳,

竟然在节目中反复百度“如何获得观众喜爱度”。

讲真,节目一开始的创意是很好的,具有正面的导向价值,也很有意义。

但前面说的赛制和后期的种种问题,反映出节目组渐渐忘记初心转而追求热度。

《浪姐》当初的slogan可是“30女艺人重新定义女团选秀”。

一公二公的舞台也为我们呈现出了很多好作品——

《兰花草》不用跳舞也可以呈现出燃炸的效果,“闯浮世抱憾事念情诗,她自己决定”,被网友称为是最符合浪姐特色的一首歌。

《女孩与四重奏》姐味十足,也只有浪姐能驾驭。

《相爱后动物感伤》性感魅惑风情,充分展现了姐姐的魅力。

《仰世而来》简直是为节目量身定做的,“乘风破浪不卑不亢”,姐姐们唱出了自己的故事。

《花样年华》的哥特风舞台剧形式,更是市面上女团没有的风格。

这些舞台反映在各大平台上都有很高的口碑,但在节目中却输的很惨。

姐姐们也被挫了锐气,开始像节目组一样开始迎合大众评审的取向,都去选择唱跳歌曲。

既然依旧是韩国女团唱唱跳跳的风格,那又和市场上其他女团有什么区别?30体现在哪里?重新定义又体现在哪里?到最后只剩下了女团选秀?(还不给普通观众投票pick的机会。。。

豆子记得,solo评比时赵兆老师毫不吝啬给钟丽缇姐姐打了高分,对30女团有着独到的认识。

在指导《花样年华》时,更是一阵见血地指出我们该做什么样的女团。

姐姐不需要那些快歌劲舞,也不用像小姑娘一样唱唱跳跳。

明明可以结合个人经历把歌唱出自己的味道,也可以跳很飒的舞让大家眼前一亮。

可青春,可成熟,可活泼,可性感,可柔软,可坚韧,可霸气,可感性,《浪姐》女团的独特之处正是在于把当代独立女性的多重魅力发挥到极致。

然鹅最后姐姐和导师无形中被洗脑被改变,简直是社畜遭遇pua的既视感。。。

肉眼可见地变抑郁。

全力准备舞台的同时还要去接受大众的审视。

网友一期换一个人狙,也是剪辑刻意引导的功劳。

如今姐姐们被磨平了棱角,要考虑在镜头前说什么话合适,要考虑如何获得观众缘,真的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吗?

《浪姐》刚开播的第一期正赶上微博热搜整顿,在没有热搜榜的情况下,愣是靠口耳相传开出一条血路。

后来也印证了这点,更出圈的是表现优异的《大碗宽面》,而不是争议满满的《艾瑞巴迪》。

可可爱爱的黄圣依明显比之前招人烦的黄圣依更有讨论度。

这充分说明,不撕x、不靠恶意剪辑引起话题,不是没有人看你的节目的。

节目组不妨反思一下,当初骗大家入坑的立意,如今做到了吗?

为什么30的姐姐仍要像20岁的小姑娘一样唱唱跳跳,去和她们争夺市场?

说好的看着她们也不害怕变老了呢?最终看到她们仍不可避免地向规则向市场妥协?

一开始杜华对女团的定义被很多人诟病——高瘦漂亮,不能存在太突出的人。

而最终大家仍不能免俗地选择了一支整齐的队伍,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节目组刚开始打出“用天生骄傲去会见所有偏见”的口号,却让原本骄傲的姐姐一个个怀疑人生?

谁能想到,《乘风破浪的姐姐》本该是一部成熟女性挑战自我散发魅力的纪录片,却变成了一部操控姐姐操控观众的《楚门的世界》。

现在看来,张萌主动放弃复活是很通透的决定了。

毕竟姐尝试过一次,为大家呈现了问心无愧的舞台,结果什么的不重要了!

今日小豆子 | 松果

这都看不出是女生???是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