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病人的死亡真相

2019-07-20   i语航

在自己成为真正的患者之前,对那些处在生死边缘,每天和死亡搏斗的勇士们毫无怜悯之心,或者说,这是电视剧情景的感觉大过这个人正经挺不容易的,真伟大!再说彻底点,就连得知自己患病的那几天,满脑子想的都是韩剧的情节:女主角失恋了,遭朋友背叛了,一年后得绝症了,这下该命中注定男主角上场了吧?不管结局是什么。是的,这些才是我想的,而且很兴奋。

直到自己一天天和命运抗争,从兴奋、模糊接受、被动治疗,到醒悟、无奈、失望、绝望,再到现在释怀,主动接受,享受。才慢慢发现经历不同导致同样东西关注点不同了。

大家都说生病的人(这里是大病)有三种死法:一是给自己吓死的,二是没钱治,三是真的治不好病死的。我觉得三种说法都不完全对:

第一种:自己给自己吓死的。这句话其实不现实。咋听觉得比较靠谱儿,貌似当事人一定很脆弱,所以放弃自己最终导致死亡,但是事实上作为一个人,自打出生以来都是为了而奔波受难,没有人奔着死亡努力的。就算知道自己活不长了也不见得放弃自己,也有很多人从此想开了,病好了或者心想死就死吧,反正现在不还活着么?

第二种没钱治。这个也不完全靠谱儿,因为治疗分很多种,有去大医院花了几十万也没治好的,但也有喝农药治好的。当然,这个比较极端,应该说吃偏方治好的。

第三种真的治不好病死的。这个嘛!应该是有的,但是从发病到死亡毕竟有一段时间,在这个时间怎么去对待才是比较重要的。因为身体健康的也有意外身亡的。赵本山不说了么:最痛苦的事儿是人死了钱没花了。玩笑玩笑~~

所以语航认为,生和死其实是不是由躯体决定的,是人心。什么好死不如赖活着,我觉得都是屁话!但绝非亵渎之意。只是觉得这是句十分不负责的生活态度。什么叫好死?死哪有那么容易?赖活着?活着的哪有想赖活着的?都想活得好一点。

举个真实例子吧,比如我自己。(其实想写另外一个人,但觉的写去世的人不大好,所以还是写自己吧)

刚刚生病的时候,其实绝望的感觉并不大,不是不害怕,而是还感觉不到可怕。第一个感觉出害怕的人其实是离你最近的亲人。然后当自己还在梦游,亲人提心吊胆地为你奔波后开始了治疗。我很清楚当时自己的心理状况:跟做梦似的!之后的一系列治疗过程中经历了那么多的“第一次”。

但相比自己的“第一次”,对我影响更大的是贴身看护的爸妈的状态。自己难受虽然不好过,但看别人为自己难受却没办法让对方不难受的感觉实在不好受。特别是在我真的很脆弱的时候,爸爸比我还着急上火加崩溃的态度会很容易让我变得更脆弱。因为我内心深处更希望他要比我坚强。

记得有个人对我说过一句话,一句让我刻骨铭心十分难过的一句话:不要以为只有你们病人很痛苦,看护你们的人比你们辛苦多了。其实这句话不算错,但是她千不该万不该当着病人面说。因为她不了解,其实我们除了身体难受之外心灵更煎熬。

第一:我疼,我难受。

第二:不能正常生活,我难受。

第三:时间长了怕被嫌弃,我难受。

第四:心疼照顾我的人因为我心力交瘁,劳累过度,我最难受。

第五:因为生病带给爱自己的人心底的伤处永远无法抹平,我最最难受。

还有很多很多,都是心伤。躯体的疾病不算折磨,但是心理上的创伤却很难抚平。因为我,爸妈头发都白了;因为我,爸妈眼睛都花了;因为我,爸妈脑袋都迟钝了。老爸说是吓傻的!可能有人会说年纪大了都会有这些问题。但关键是这些问题确确实实是因为我突然生病引起的。

其实很多东西病人不会和别人讲,但除了身体本身原因之外,身边人确确实实对一个病人起着巨大的作用。因为当病人意志力变脆弱的时候,身边人的耐心和鼓励真的会起很大的作用。即便很多时候不表现出来,但心灵上真的会强大很多。

之后就是恢复期,个人认为过多的关心会使病人变脆弱。更多应该要以对正常人的心态相处,以对病人的方式去对待。比如我因为口腔严重溃疡吃不了干的辣的,你想都不想带我去吃川菜,这个会极度崩溃。当然我知道对方不是故意的。但是我仍然会瞬间失落。渐渐地身边人会尽量依着你,直到开始工作接触社会才发现自己多么多么“不正常”。警钟敲响了,要抓紧改正才行。改邪归正的过程十分煎熬啊!

综上所述,我觉得一个病人的健康标准分为两种:身体和心理。身体上的病症,我们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该治疗治疗。心理上的健康就要病人和家属共同努力了。除了病人自己保持好心态之外,身边的人也要多份耐心和鼓励。其实病人真正需要的不是营养品和保健药,而是亲朋好友的关心和支持鼓励。

在此感谢所有为病人劳心劳累的、伟大的家属们!祝你们健康幸福!

好了,现在回答题目的问题:一个病人的死亡真相就是:心力交瘁,累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