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把抱怨当成了常态

2019-07-27     西清悦Love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很多人喜欢跟亲朋好友抱怨,以发泄不满情绪。适当的抱怨的确能对人的心情起到舒缓调节的作用,然而有些人却把抱怨当成了日常习惯,随便一件小事也能让他抱怨个没完没了,让周围听到的人也受他们感染,变得不开心起来。

郑坤是单位新来的同事,他刚到单位的时候,大家都对他很友好,出去聚餐或是游玩都叫上他,可随着与他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大家发现,他这个人简直负能量爆棚,无论什么事只要不合心意就能让他抱怨半天,旁边听着的人都觉得好累。

跟他工位相邻的张彤是直接受害者,拿张彤的话说,我耳朵都快被他的抱怨磨起茧子了:工作完不成抱怨领导给定的任务太多,不体恤下属;自己上班迟到了抱怨公司上班时间不能挪到九点,自己早上起不来;中午去食堂吃饭没打到自己喜欢的菜,抱怨食堂人多打菜窗口少;抱怨路况、抱怨住房、抱怨室友、抱怨朋友……张彤说,就因为坐得近,我简直就成了他的垃圾桶了。

有一个周末,大家商量出去散心,选来选去,最后决定去近郊烧烤、然后打球。结果那天天气特别热,路上还有些堵车,大家都觉得有些饿了,可距离目的地还有很远,于是郑坤又开始抱怨:抱怨太阳太晒,这种天出来就是受罪;抱怨组织者计划不周,挑地方就不能提前查查周围路况吗……周围的人都被他弄得烦躁不已,就连之前心态很好的同事也开始觉得窗外的景色失去了看头,最后到了目的地,大家也都觉得没了兴致。类似的事情不只发生了一次,后来,同事间再有活动都没人叫他,他渐渐地被同事们疏远了。

其实,喜欢抱怨的人并不快乐,也经常会给周围人带来烦恼和压力,那为什么他们还爱抱怨呢?

通过调究,心理学家总结出爱抱怨的人身上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1. 不合理的期望。抱怨最直接的诱因是对现实生活中的环境不满。他们内心有一个标准或期望值,当外界的变化与自己的期望有落差时,他们因为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标准,所以往往感到痛苦,需要用抱怨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比如很多因循守旧的人之所以爱抱怨,就是因为他们总爱坚持用过去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来面对当下的生活,不能学会欣赏并接受新事物、新变化。当外界环境变化时,他们无法适应,感到被社会遗忘,时间久了就养成了抱怨的习惯。

2. 缺乏自信和行动力。抱怨别人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因为把过错推到别人头上,自己就仿佛没有责任了。事实上,一个不敢承认自己缺点和失败的人,只能说明他缺乏自信和行动力。

过多抱怨只会使人失去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机会,甚至会陷入越抱怨越失败的恶性循环中。如果你想让自己变得优秀,就应该停止抱怨,树立信心,以顽强拼搏的精神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3. 不当的情感表达。喜欢抱怨的人常常把抱怨当作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比如父母抱怨子女工作太忙太拼命,其实是想表达对子女的挂念;妻子抱怨丈夫不顾家,其实是希望他能多陪陪自己……可惜被抱怨的人并不总能听懂抱怨背后的情感,他们很容易将抱怨理解为批评指责,然后针锋相对,最后演变成一场“战争”。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抱怨只是为让自己心安。这种抱怨是自私的,它将自己的压力强加于别人身上,强迫对方与自己一起分担,于是给别人也带来了不愉快的心理体验,而这样的人,必定是人人敬而远之的。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牢骚满腹者,不妨转换一下心情,让乐观主宰自己,心情肯定会一下子好起来。

中国著名的国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有一次,某人慕名要了一幅他亲手所绘的牡丹,回去以后,高兴地将画挂在客厅里。此人的一位朋友看到了,大呼不吉利,因为这朵牡丹没有画完全,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角,岂不是“富贵不全”吗?

此人一看也大为吃惊,认为牡丹缺了一边总是不妥,拿去预备请俞仲林重画一幅。俞仲林听了他的理由,灵机一动,告诉要画的朋友,既然牡丹代表富贵,那么缺一边,不就是富贵无边吗?

那人听了他的解释,觉得有理,又高高兴兴地捧着画回去了。

同一幅画,因为看的人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这就是不同心态所起的作用。

生活中有许多人,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境,他们从来都不会说抱怨消极的话。相反,他们总能寻找希望和勇气,积极努力,战胜一切困难。同时,他们也能用幽默轻松的话语去诠释生活中的苦难,让人觉得和他们相处起来温暖又开心。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停止抱怨,增强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魅力,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能愉快地正常运转。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广大朋友留言评论,喜欢我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谋划哥小课堂,工作职场、生活情感、福利娱乐一网打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dvvO2wB8g2yegNDObL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