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齐云山上“勇闯”三天门,朱熹题写的寿字,摸一摸活百多

2019-07-25   懒游的故事

接着分享大美皖南齐云山之行。接上文,在齐云山的索道口出来,就是望仙楼,从这里正式开始游玩了。

索道出口就是望仙楼,这里是景区里最热闹的地方,是跟团游的集合地点。跟团游和我的“懒游”的对比,旅游体验大不同。

我是偷懒索道上山的,眼前就是齐云山的登山路,这条登山路上有著名的九里十三亭。明嘉靖、万历年间,齐云山道教鼎盛,为方便游人香客上下憩息,在九里登山道上,建有亭阁13座。依次为:第一仙关亭、步云亭、环峰拱秀亭、登高亭、中和亭、白岳亭、凌风亭、瞻敬亭、松月亭、海夭一望亭、云水亭、渐入仙关亭、望仙亭。登山道上,沿途可观赏白岳峰、车盘石、仙人靴、孔雀开屏等景观。体力好的,时间充裕的,可以尝试一下从登山道上山,那才是最正宗的玩法。

从缆车索道站沿山路走向一天门

永乐古道,不得不说,齐云山景区内的石阶、小路等,维护得非常好,哪怕是游人罕至的峡谷内。

栖真岩距梦真桥西行500米,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山东名道龚栖霞于此结庐修真,成为齐云山道教鼻祖。宋元时崖下建有初仙馆,现存建筑为明代兴圣殿、雪崖馆遗址。附近有忠烈岩、寿岩及初仙馆、真气亭遗址。

忠烈岩。隋末天下大乱,汪华起兵保境安民,后归顺李唐被敕封为“忠烈侯”、“越国公”。徽州百姓感其恩德遂立祠供奉,被奉为“汪公大帝”、“太阳菩萨”。

寿字岩,这个硕大的“寿”字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所题。俗话说“齐云山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寿字底下摸一摸,定能活百多”。这个寿字不但笔力浑厚、笔锋圆润而且尺寸非常吉祥。它高九尺九寸宽六尺六寸,不仅取九九归一、六六大顺之意,还暗含阴阳平衡之意,因为人体只有阴阳调和方能健康长寿。

在齐云山上,有很多观景台可以俯瞰山脚下的八卦田奇景。

走过寿字崖,便见一个宽敞的石洞,游人可以通过,纯属天工所造,为“崖下窟窿”,称之为一天门,门摩崖石刻和碑铭,数目很多,琳琅满目,为“白岳碑林”。徐霞客赞曰“高爽飞突绝似阊门”。

在碧莲池畔回望,形态精巧如象,也称为“象鼻岩”。

过一天门,下石阶后就来到了真仙洞府。这里危崖三弯折,相连如城垣。岩下通道沿砌石栏杆,栏外为碧莲池,共构一“叵”字形;崖间洞窟累累,依次有八仙洞、观音洞、真仙洞(罗汉洞)、雨君洞、文昌洞、白马洞、珠帘洞,就洞建宫宇,祀道教各路神仙,统称真仙洞府。

崖壁、摩崖题字石刻,如“天开神秀”、“齐云胜景”等多达近百处。

真仙洞府的尽头就是二天门。

继续拾级而上,就到了三天门。

二天门旁的财神殿

三天门,登黑虎岭、穿二天门即达,此处为进入月华街之咽喉。

遥望月华街。进入三天门即为月华街。月华街,又称为天街。“天街”海拔585米,因半悬峭壁之上,被称为“天街”,又称“月华天街”。“天街”上现有30户人家,大多从事旅游业,道士与山民杂居于此,徽派民居与道教建筑相映成趣。

月华街,是齐云山常规游玩的核心区域,下文我们好好逛逛,别急,玩,就要慢慢玩,快了,怎么会有味道,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