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到了,今天的苏城最高气温36度,继续炙烤模式,一大早太阳已经火辣辣。就在上午8点50分,苏州市急救中心就接到一起求救电话,一位74岁老太跳了2个小时广场舞后,在石路占鱼墩公园的公厕中暑晕倒了!在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急诊室,记者见到了中暑后正在输液的杨阿姨,状态已经恢复。她透露,今天早上她照例6点就出门跳广场舞锻炼了,跳到了8点多,结果没想到去公厕上厕所,一蹲下来就两眼一抹黑晕倒了。“我天天跳的,可能今天太热了,我也没带水,出了太多汗,一下子就没意识了。”
幸好杨阿姨儿子就在附近,赶紧在公厕保洁阿姨的帮忙下,把她抬了出来,马上叫了120。急诊科医生周洁透露,到医院的时候杨阿姨已经清醒,只是头晕、双下肢乏力,站不起来,初步判断是丢失水分过多,有点电解质紊乱。
医生表示,其实在酷暑盛夏,除了室外工作者,比较容易中暑的就是年老体弱者。由于老人的体温调节功能低下,皮肤温度受环境气温影响大,再加上皮肤排汗的能力不强,大量的体热不得外泄,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容易发生中暑。老人在中暑后,开始感到全身疲乏,四肢无力,胸闷,心悸,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口渴,大汗,体温可正常或略有升高。此时,如果能到通风、凉爽的地方休息,在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医学上称为“先兆中暑”。若症状继续发展,会出现颜面潮红,胸闷加重,皮肤灼热,并且大量出汗,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但经过休息后,在4小时内,仍可恢复正常,称为“轻症中暑”。如果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昏厥、昏迷或高热者,叫做“重症中暑”。此时,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碰到身边有老人(其他人也适用)中暑该怎么办?
记住四步:
1、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如有呕吐情况,让患者侧躺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2、降。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物理降温,扇风散热,必要时药物降温。
3、水。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类,对能饮水的病人,喝凉盐开水或其它的清凉盐水。不能饮水者,给病人静滴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
4、药。服用仁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药品,以缓解轻度中暑引起的症状。
“如果病人情况还好,只是出现一些消化道的症状,如恶心、呕吐以及头晕,可以先休息一下观察,如果出现了昏迷了,症状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周洁这样说道。
记者从市急救中心了解到,昨天一天共接到12个中暑患者,而今天仅仅早上7点到中午12点,就接到了9例!医生再次提醒,最近苏城天气炎热,老人、孩子以及体质较弱的人要谨防中暑,户外活动要避免烈日下或温度较高时段,家里保持通风,不要因不舍得开空调导致中暑。特别是脑梗、帕金森病等患有脑部基础疾病的患者,中枢调节和循环系统功能相对较差,身体散热功能易受影响,如果不重视防暑降温,很可能出问题。另外,室外工作者在高温作业时,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工作,即时降温和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