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苏州专稿文/晨熹】
“快出来!快!楼下着火了!”
1月4日晚上10点多,苏州工业园区园东新村30幢的住户在睡梦中被敲门声惊醒,伴随着敲门声的,还有阵阵刺鼻的烟味。
(起火的电动车)
“当时火烧得特别大,旁边都是干燥的草地,还停了好几辆汽车。”
原来在30幢楼的背面,一辆正在充电的电动车着了火,送朋友回家的连国庆刚好经过着火点,他告诉看苏州记者,当时火势凶猛,眼看就要烧到一楼住户的阳台了。
“如果再烧到周围的汽车,后果不堪设想。”
(报警人连国庆)
看到这样的情况,连国庆立刻决定先报警,再想办法救火。
“当时我们周围也没有灭火设施,我和朋友商量了一下,救人要紧。”
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连国庆和朋友一起冲进楼道,把正在睡梦中的居民叫醒。
(社区居民)
“我那时候刚要睡觉,就闻到了楼下烧焦的味道。”
一楼的住户刘女士表示,她出了门之后看到两个年轻人正在敲邻居的门,她询问之后才知道是楼下着火了。
等大家再冲到这幢楼的背面时,已经是浓烟滚滚。
居民们一起先用灭火器灭火,消防员赶到后,迅速展开救援,火势很快得到控制。
(一楼的墙面已经被烧黑)
看苏州记者了解到,这辆电动车停在30幢居民楼的背面,是三楼一户居民拉了电线下来充电,电路短路导致电动车着火。
而距离着火点不到20米的地方,就有一个小型充电站。
“充电桩不好用,大家都习惯自己拉电线出来充电。”
社区居民告诉看苏州记者,在充电桩上充电虽然不贵,充4个小时只要6毛钱,但是经常出现“充不满”的情况。
“在家里充一个晚上,能骑三四天,在这充,有时候一天就没电了。”
近年来,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很大原因就是因为“飞线充电”。
园区消防人员表示,“飞线充电”这种行为是绝对禁止的,同时也提醒大家:
首先,充电时选择有良好通风环境的地方,楼道里是万万不可的。
其次,充电时,充电器应置于脚踏板处,不要用物品覆盖或放置于坐垫上、座桶内。
充电时间最好在8-10小时,不要过度充电。
最后,充电时,不要随意加长电源线,更不许“飞线充电”,应选择合格的阻燃电线,且线路具备漏电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