婧晓说:从前有个商人,看到一个乞丐觉得他很可怜,就每天给他两元,后来他的生意渐渐萧条,只给了一元,就被乞丐破口大骂,无情无义。斗米恩、石米仇;对别人好之前,先看清楚对象再做决定,否则你的好都是浪费。
从善人变成恶人,只有一次拒绝的距离
慧慧和小雨曾是一对亲密无间的闺蜜。
毕业后,小雨来到了北京打拼,慧慧则回到了老家做起了代购。
每次慧慧赴港血拼时,都要拉上小雨陪她一起过关去香港,在各种专柜名品店采买,小雨就站在门口守着她们的大箱子。
慧慧进店拍照,又是给顾客拍小视频又是不停地微信沟通,小雨在烈日下一等就是两三个小时。
和慧慧的国企清闲制度不同,小雨的生活节奏很快,本可以养精蓄锐的周末全牺牲在香港的日晒雨淋下,弄得精疲力尽,比上班还要劳累许多。
由于精力不济,小雨在工作上出了点纰漏,幸亏被同事挽救了回来。
她也坚持不下去了,和慧慧说自己不想陪她干下去了,慧慧一听就炸了:
你不就早10晚10嘛?哪有这么矫情,周末跑一趟怎么了?
只是让你站着,又没让你陪顾客聊天,我比你更辛苦!
你要是不想但廉价劳动力可以直接说啊!
......
接二连三的指责把小雨的心击溃的狼狈不堪。
小雨对慧慧失望至极,自己以前帮她那么多忙,没有任何计较,不感谢也就算了,到头来还要被人数落抨击,两个好友就这样彻底决裂了。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斗米恩、石米仇。你对一个人千般好,可只要有一次没有让对方如愿,换来的就是翻脸和生气。
他们把别人的付出和帮助当作是理所当然,不仅不心怀感激,反而肆无忌惮地索取,一旦要求被拒绝,狰狞的面目就暴露了出来,指责你冷漠自私。
可是很多人忘了,这个现实的社会,谁也不欠谁的,别人对你好是情分,而非本分。
别对人太好,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感恩
闺蜜每次放假都会回老家带点牛肉回来分给寝室的舍友。
然而有次,她去其他城市旅游,开车的时候直接回了学校,结果一个寝室的姑娘看她两手空空就略带质问的语气,问她为什么没带牛肉。
闺蜜当下心里有点不舒服,但还是好声好气地解释,说自己来不及。
没想到对方阴阳怪气地说,”瞧她找什么借口,分明第一次就是作秀给我们看,不带就不带嘛,有什么稀罕。“
别对所有人太好,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感恩。
后来闺蜜跟我说,如果有一天我变得越来越自私,一定是被这种人逼的。
作家斑马所说:
从善人变成恶人,只有一次拒绝的距离。当你的善意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时,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理解和感恩,而是怨言和怒骂。
不懂感恩的人,你对他的好只会激发他内心的欲望膨胀,于是人性之恶的种子就会在心底深埋入土,不断地吸收内心的黑暗面,悄悄生根发芽。
不要让你的真心变得廉价,更不要让你的好成为别人伤害你的资本。
好的是别人,苦的是自己
俗话说,吃饭七分饱,对人七分好。
以前楼下有个卖早餐的铺子,店主是对非常善良的老夫妻。
每天早上夫妻两都会准备一定量的馒头,免费分给外面的流浪者还有一些环卫工人,建筑工人,一开始还得到了大家的纷纷称赞。
后来那个老奶奶生了场病,身体大不如从前,光靠老爷爷一人难以支撑得起多做那些数量的份额,为了表示心意,还是做了一些。
但是听到的再也不是一如当初那般的感恩:
刚开始不是做很多嘛,后来越来越少,根本不够吃的;
听说那个老婆子生病了,看她也不像干不动的,谁知道怎么回事;
我就说嘛,这世上哪有做好事能干到底的,都是假雷锋;
那对老夫妻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委屈又受伤的眼神,令人心痛不已,更令人心寒。
比穷更可怕的,是心穷,心底的溃烂才是真无可救药。
人有一种心理惯性,要对一个人好,就只能越来越好,这样才符合人的预期,你从前对他的那些好,都已经被认为是应该的。
如果某一天你让他不满意,哪怕只是一点点,他会顷刻把你之前的好都抛之脑后,耿耿于怀地只有你最后这点“不好”。
古人说:“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就是说,对一个人好,要循序渐进的,如果一开始就展现了自己的全部,之后你稍微松懈一点,对方就会忘记你的好。
这世上,最薄不过感情,最凉不过人心。
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更噬痛人心
作家毕淑敏对拒绝有过这样地阐释:“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
不要一股脑把糖豆分给别人,在给予之前先要懂得分辨,谁才是值得你真心付出的人;对于那些不值得的人,可以狠心拒绝,这是保护自我权益的健康自私。
在电影《教父》里,又这样一段经典台词:
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
有段时间,一个名为“一个失业父亲等待女儿归”的微博爆料称,自己含辛茹苦积攒的320万,被18岁的女儿全部转走,还拉黑了全家。
这位柴先生独自一人拉扯女儿长大,从小对她就是有求必应。
女儿出国前,柴先生毫不犹豫地拿出积攒的320万积蓄,准备每年给女儿30万,谁曾料到,女儿出国前盗走了父亲的银行卡,把全部的资金都划到了自己手里,在朋友圈肆意炫富。
走投无路的老父亲只好在微信上苦苦哀求女儿:如果你不把钱退回来我只有死,你花的是你老爸拿命换来的钱啊!
结果却被女儿无视后拉黑。
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写道:“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能噬痛人心。”
他们竟然可以心安理得地挥霍父母辛苦攒下的血汗钱,可以冷血无情地把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一笔抹去,当真是失去了做人的道德和底线。
你的付出,必须很有锋芒
当亲情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世间?
当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东西,比如善良,信任,包容,和爱等等都被人性的漏洞毁灭,人性最后只剩荒凉的一望无际,你会作何感想?
你会开始踌躇不前,不敢再轻易付出;你害怕自己今日的善良,成为来日别人伤害自己那把武器。
但是,你依然可以选择感恩,只是没有必要对每个人都那么好,与人为善的同时,务必保护好自己。
这个世界是光明的,但也有光照不到的地方,所以,你的付出,必须很有锋芒。
要知道,你是这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你,有那么多人疼你爱你,不是为了让你对谁委屈讨好。酒喝六分醉,饭吃七分饱,对一个人好,别超过八分,对别人好之前,要记得心疼自己。
不要对一个人太好,披肝沥胆、鞠躬尽瘁之后,徒留自己一身孤独,满目凄凉。
说到底,终究是,意难平。
作者:婧晓,喝过最烈的酒,骑过最烈的马,看过人间繁华踏过无尽的荒漠,用文字温暖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