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入选了国足大名单,为何之前非要说他进不了?

2019-09-09   北京主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李可要为进不了中国国家队的23人名单而苦恼了。但是这种苦恼最终在昨天结束了,最终李可进入了国家队同马尔代夫比赛的23人名单,落选的是黄博文和谢鹏飞。




有关“李可无缘国家队”的说法,终于告一段落。但另一种说法又出来了,“李可能留在国家队是为了照顾他的‘情绪’”。

合着李可留不留在国家队都跟实力没关系。那请问,中国队什么时候这么强了?连一个英冠中上游球队的核心球员都看不上了?

李可来国安之前,是英冠中上游球队布伦特福德的队长,是铁打的主力与核心,试问一下,中国队哪个球员能够保证自己能在英冠多年稳定的担任主力球员?




比如“一代球王”郑智,在他巅峰期的时候在英超查尔顿也不是主力,后来查尔顿降级到英冠,郑智在英冠也只打了一年的绝对主力,第二年出场效率就严重下滑,再后来转会到了跟英冠水平差不多的苏超,就彻底沦为替补。

除了郑智之外,目前中国队的中场球员里,无论是池忠国还是吴曦,都没有过海外效力经验,无法进行直接比较,这两名球员的能力不错,在英冠联赛应该能打上,但要想稳定几年都是中上游球队的绝对主力,恐怕不太现实。

蒿俊闵年轻时候在德甲沙尔克04踢过球,沙尔克当时是德甲中上游球队,不过蒿俊闵没有立柱脚,如果他能够在德甲中下游球队效力的话,或许会有机会,但要说持续稳定几年担任主力,恐怕也勉为其难。

张稀哲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当年的沃尔夫斯堡刚刚夺冠不久,是欧冠级别的球队,张稀哲没办法立足,但他如果去德甲中下游球队,也能够有所发挥,但要说持续稳定几年的核心主力,恐怕连北京球迷自己都不太敢相信。

客观来说,即便是中国最好的球员,在他最佳状态,最黄金年龄时留洋,也顶多是在四大联赛中下游偶尔担任主力,或者在四大联赛的第二级别联赛的中上游球队担任主力,但要说能够稳定几年都拿到主力位置,确实不太现实。

所以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能够像李可这样在英冠球队连续多年担任核心角色的球员,在中国队几乎没有。李可在中国队中,算得上是最顶尖的球员,至少也是最顶尖的球员之一。




这样的球员在中国队就应该是在主力阵容中的,即便因为战术或者状态等原因无法进入主力阵容,至少也不会是23人名单以外。

除非这里面有什么“猫腻”。

就好像当初佩兰执教国家队,永远都带着“最佳第23人”刘建业,然后声称当时拿下联赛助攻王的张稀哲“不比别人强”。

其实很让人奇怪的就是,李可这次为什么一次次的被爆出无法进入国家队。

以李可的能力,就应该是中国队的主力后腰。别说什么“郑智接班人”,李可在英国的履历远超郑智。而最开始认为李可无缘国家队的理由也很奇葩,认为马尔代夫很弱,国家队需要更多的进球,而李可是个后腰,因此不适合在这场比赛中出场。

这样的理由简直可笑。马尔代夫确实弱,国家队这场比赛确实需要多进球,但是李可在国家队就不能多进球吗?

首先,李可本身也不是一个纯防守型的后腰,他的前插和远射能力无论是在英冠赛场还是在中超赛场都已经得到了证明,每年都有进球,来国安之前的三年进球分别是2个、6个、4个,其中进球最多的那年除了6个进球外,还有5个助攻。在国安李可今年也有2个进球,而且这还是在他首发了16场中有3场踢边后卫的情况下获得的。

这样的进球效率,与吴曦在中超江苏苏宁队里的进球效率比,一点也不逊色。但别忘了,李可踢得是英冠,吴曦踢得是中超。

而且,除了进攻来说,李可在防守端也能贡献力量。马尔代夫再弱,也不会故意把球还给中国队,也需要有球员去把球从对手脚下抢下来。这样中国队才有更多的进攻机会,才能进更多的球。

在中超抢断榜上,李可54次排名第五,比他高的国家队队友只有池忠国。而且别忘了,李可的比赛时间是前五名中最少的。

因此说上李可会影响到中国队的进攻简直是无稽之谈,要真是这样,中国队何必还上后卫和中场,上11个前锋不就行了?

所以,有关李可无缘国家队的消息,更像是某些水军的制造的舆论。以此来证明:如果把归化球员仅限定于有血缘关系的球员,那么则很难招揽比本土球员水平高的球员来,只有埃尔克森那样的外国人,才能拯救中国足球,李可这样的华裔,根本就没有大用。

由此看来,李可进不了国家队的事情,根本就是某些舆论制造出来的。某些利益集团不傻,一方面要用你,另一方面还得贬低你。用你是为了证明他们聘请的主教练水平高,能带队取胜,贬低你是为了证明他们归化的外援水平高,能帮助球队进球。至于你李可,只不过是个棋子。

这就是中国足球目前的问题。太多的人心术不正,让人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