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亲妈喊“姐姐”?住一年拿京户?买房靠摇号?这个宋朝好有趣

2020-01-08     书语人间

书语人间:每天10分钟,陪你读懂1本好书,点击文章右边的“关注”,一起成长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为你带来一本新书,名字叫做《假装生活在宋朝:京都汴梁等地生活指南》。



说起宋朝,它也许不如“诸子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让我们心生向往,也许不如“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三国,让我们热血沸腾,也许不如阿哥格格一台戏的清廷,成为了众多穿越文写手的首选。


但是,它却以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柔肠百结的婉约风流,和随遇而安的旷达,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么,在宋朝,在京都汴梁,也就是现在的开封城,古人们都是怎样生活的?又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来和灵遥一起翻开这本宋朝生活指南,玩一把穿越,以一个宋朝人的身份原汁原味地去体验一回那个时代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职场奋斗和文化娱乐吧~


01.

姐姐?这可是你亲妈:

懂点“称谓”,保生存


毫无疑问,皇宫和王府是众多“今穿古”小说和电视剧的首选之地,无论是几年前大火的《宫锁心玉》,还是《步步惊心》,女主的出生地无一例外都是皇宫和王府。



问题来了。



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称呼不对是要问罪杀头的,你一口一个“大哥”“大姐”“帅哥”“美女”那可不行。


那么,在宋朝,称呼上都有哪些讲究呢?


首先,在宋朝,无论是太后、皇后、妃嫔、大臣、宦官、宫女还是平民,称呼皇帝都不称“皇帝”,而是称为“官家”


当然,有时候私下也会称“大家”或是“宫里”。



但是,你如果是皇帝子女,却不可以一口一个“父皇”地乱叫。


因为,在宋朝,这个称谓都属于“书面用语”,平日里,皇帝家也平常百姓家一样,皇子皇女喊父亲“爹爹”就好了~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皇帝的小老婆,和你的亲妈都该怎么喊。


虽然在北方,在路上给比自己大的女性喊“姐姐”已经是常态了,但是,在宋朝,“姐姐”这个词却是对你“亲妈”的称呼,乱喊不得。


因为,在宋朝,对皇帝小老婆,也就是妃嫔们的统一称谓都是“娘子”,也可以直接称呼妃嫔们的位份封号,比如,淑女张氏,便可以称呼其为“张娘子”“张淑妃”或是“淑妃娘子”。



但是,由于“娘娘”是对太后的专属称谓,而“娘娘”是对正宫皇后的专属称谓,因此,妃嫔们的子女即便是称呼自己的母亲,也只能够用“姐姐”来称呼,不能用“娘”。


因此,在宋朝,你可别乱叫人家“姐姐”“大姐”,天上突然掉下个儿子/女儿,是会惹人误会的。



最后,我们来看看宋皇室兄弟姐妹都该怎么称呼。


你若是个王子,在家里排行老九,那么,你的亲娘和同辈,都一律叫“哥”,无论年纪大小,与清廷里的“阿哥”同一个意思。


所以,你如果听你亲妈和你说,“九哥,你可算醒了,急死姐姐了”千万别因为备份混乱,又晕了过去呀~


至于皇女同理,姐妹之间,无论长幼都叫“X姐”,比如,你排行老五,那么,即便是你七皇妹,也得叫“七姐”。


说完了皇室称谓后,我们来看看民间的称谓。


由于宋朝明文规定“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贯异财者,徒三年”,因此,想要在宋朝不与公婆同住那是不可能了。


换句话说,在宋朝,如果你老公的爷爷奶奶健在,你就得和你公公婆婆、丈夫的兄弟媳妇,乃至于公婆的兄弟姊妹大家族住在一起。



因此,进家门后,你要先弄清楚谁是谁,才能够不闹笑话。


在宋朝,仆人们称“男主人”为“阿郎”,女主人为“娘子”,主人的儿子为“郎君”,主人的女儿为“小娘子”。


而,主人家里如果有多个儿子或女儿,那么便会在“郎君”“娘子”前面分别加上家族的排行,如,“大郎君”“二郎君”“大娘子”“三娘子”……


举个例子,在《水浒传》里,武松因为在家里排行老二,是武大郎的亲兄弟,市井便称呼他一句“武二郎”。



那么,如果你是家中晚辈,如何称呼长辈呢?


曾祖父、曾祖母如果在世的话,你可以称呼他们为“公公”“大妈妈”,祖父祖母则分别是“翁翁/大爹爹”和“娘娘/婆婆/太婆”,父母则分别是“爹爹”“娘”,和现在类似。


至于,“老爷”和“官人”则是妻子对丈夫的称谓,因此,你如果是为女性朋友,是绝对不可以对着男性友人乱喊“老爷”的哈~


另外,我们大家都知道,古人说话都会有些抬高别人,谦称自己的意思,因此,如果你嫁了个宋朝丈夫,人家对着外人介绍你说“这是贱内”,可千万别炸呀~




最后,切记、切记、切记,“小姐”这个词在宋朝特指青楼女子,如果不想要被人家家里人暴打一顿,千万别对着陌生女子喊“小姐”呀~



好了,与人交流第一句便是称呼。


弄懂了宋朝关于称呼的基本常识,你便可以顺利地踏上宋朝穿越之旅了~


02.

想参加科举考试?

首先,你得在汴梁有套房!


现在,你已经穿越千年来到了宋朝。但是,想要考科举,你得先有个本地户口。



那么,如何弄个京城户口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宋朝的户籍制度吧。


第一,古代诸多王朝在户籍管理时,都会人为地把户籍分为“编户”和“非编户”两个阶层,前者即“良民”,后者即“贱民”,属于主人的私人财产,可买卖。


而,到了宋朝后,从前的贱民都被纳入了国家的编户“齐民”,也就是现在说的“自由身”


第二,宋朝高度繁荣的商品经济打破了小农社会的秩序,大量的流动人口纷纷涌入了城市,称之为“浮客”,等同于现在在北上广深打拼的外乡人。



第三,浮客们在一个地方住满了一年,便可以落户,才不像是现在的京户,简直是“一户难求”。



因此,你刚刚穿越到宋朝,人生地不熟,也没个亲戚可以投奔,最好先说自己是一个“流民”。


因为,客商、佣工和学子都是要证件的。流民虽然有被劝回老家的风险,但是,官府也有可能会给你发田地,安排一些谋生工作,也不用担心活不下去。


在干了一年后,你终于有了一个首都户口,手上也有了一笔闲钱,便有了考公务员,用现代知识造福古代的大志。


但是,在宋朝,想要做个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按照宋朝《贡举条例》,你想要参加科举,除了户籍,还得住满7年,或是有一定的田产。


也就是说,在宋朝,想要做官,录不录用再说,你首先得有房。



但是,作为一个刚来一年多的人,想买房子,肯定不是短时间里可以做到的,不妨先找个固定住所暂住。


好在,宋朝有一个专门管理“官房”的部门,也就是“店宅务”。你可以去那里租个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不仅价格相对便宜,而且在灾荒年间还可以减免房租。



有房子后,你便可以谋求“致富之路”了。


如果你以后想要考科举,这三条路牢记是万万不可以选择的:


一个是戏子、青楼女子、差役、仆从,这四个行业的从业者都属于贱籍,身份低微,无论有多少钱以后都不能做官;二一个是去当兵,你一旦应征,便终身不得退役;三一个是做僧人或是道士,虽然以后还俗后可以做老百姓,但是也不可以考科举了。


因此,你还是去经商吧,至少不会影响你以后考科举。



经过了数年的积累后,你终于有了一笔不菲的财富,在汴梁买了房,升级成了“主户”,有户口本了,也可以考虑考虑考公务员了~


可见,考公务员的小伙伴们,你们已经很幸运啦~至少,我们大天朝也没有规定你必须要在北京有房,才能考试不是?



03.

有钱能使鬼推磨,

宋朝的钱都长什么样?


前面已经说了,你要想考公务员,首先得有地产,换句话说,就是你得有钱。那么,钱在宋朝都长成什么样子呢?


宋朝采用的是铜钱、铁钱、纸钞、金银锭并行的货币制度。北宋时期主要以铜钱为货币,南宋则主要以铁钱为主。


一文铜钱,便是俗称的一个“铜板”,大概可以兑换10个铁钱,而,一两银子,则对应10000个铁钱。可见,银子一类的玩意儿,到了宋朝还是很值钱的。




值得骄傲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也出现在北宋,比欧洲早了600多年。



它的名字,你也许听过,叫做“交子”,发源于四川,由官府统一发行,但是只有兑换成金属钱币才能够使用。



因此,纸币在宋朝,一般是大户做生意用的,店家可不收。


04.

做个房奴,关键要Hold住:

住建制度知多少


从古至今,中国人便对房子有着深厚的情感,无论是在千年前的宋朝,还是在千年后的现在,没个房子,那可是连个媳妇儿都娶不回家的。


那么,如果没有穿越到皇宫和贵族家里, 你该如何搞套房呢?


来到宋朝的第一年,也就是做“浮客”的一年,官府会先提供给你免费的收容所,供你安居,甚至,还会替你安排一个工作。


但是,一年后,你拿到了户籍后,也就别赖在收容所了,直奔“店宅务”,也就是当地的房管所,去申请一个“廉租房”吧,价格也不贵,平均下来每月430文。


这一点儿都不多,因为,在宋朝,你一月只要肯干,一个月便能够赚6000文,也就相当于你在北京二环内,花了2天的工资,租了个小单间。



但是,你是一个有追求的人,怎么会甘心蜗居在廉租房里呢?怎么也得凭借着现代人的知识,买个好房子,娶个媳妇儿不是?


我们现在来看看如何在宋朝买房子吧~


有空的时候,你得先去衙门口转转,看看有没有房子要招标出售。和房地产中介门口贴的小广告一样,这里的广告也会写明位置、大小、房屋数量等信息。


你如果看得上,便参加竞标吧,和现在摇号一个道理,摇得到就买吧~



当然,作为一个对生活有要求的人,你多半会想到自己修一个房子。


不过,修房子这件事,可不是你想怎么来,便怎么来的,官府会对各类建筑,包括居室规模、样式结构甚至名称,都有严格的限制。



比如,你建一个房子,如果在门口挂一个“X府”的招牌,那便等着官府来抓人吧。


再比如,房屋的结构、装饰也是有要求的,你如果不是六品官,是绝对不能够起门屋,想要做各种壁饰也是不行的。


因此,你如果想要建房,一定得先买一本李诫写的《营造法式》,了解一下房子的大致内容,对自家施工方案、预算、决算都做到心里有谱。



这样,你既不会被工匠坑,也不会因为建个房子,去牢里蹲了后半辈子。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有了这些常识后,相信你也能够凭着自己的头脑和一双手在宋朝闯出个名堂来。至少,汴梁管房漂一年拿户口这件事儿,灵遥还是很羡慕的。


明天,我们将来看看你在宋朝的仕途之路,希望你玩得开心~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 | 武灵遥,一位践行着“日读书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职业读书人,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书语人间(syrjjy)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XzGhm8BMH2_cNUg9Pg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