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到中期,《哪吒》平地一声雷,让暑期档彻底燃了起来!
期间有不少电影沦为炮灰。
最近才上映的《上海堡垒》更是在口碑全面崩盘后,没有丝毫的竞争力迅速成为炮灰。
流量明星再次被观众遗弃。
然而,在诸多电影中,观众也遗弃了一位喜剧新星——艾伦和他的《跳舞吧,大象》。
上映一周后,电影排片下降到近乎于无,口碑不佳,题材老旧,在《哪吒》面前,电影几无翻身之地。
于是在持续一周的“近零排片”后,电影在上映第15天基本全面退出院线,票房榜上再也看不到它的身影,票房定格在3919万元。
片方为了止损,也立即将电影全网上映。
导演林育贤的作品并不多,但全部都是“励志”类,所以他应该是无比熟悉这个题材的。
然而正是因为这份“熟悉”,让他的“套路”毫无新鲜感,他自信地以为在励志中加上喜剧元素会更具看点,能让观众在轻松快乐中感动于面对生活不易的执着与拼搏精神。
事实却是,林育贤完全没有掌握喜剧与励志结合的技巧。
电影不缺笑点,电影也有不少感人的煽情和激情的奋斗,但这些连成一个整体却显得很不伦不类,让笑点变的很低级,让煽情也很廉价。
其实励志类喜剧一定不能刻意去制作笑点,本身就是要发人深省激励观众的东西,容不得丝毫去“懈怠”,所以励志中的笑点应该是在励志故事中的“笑与泪”、“苦与甜”以及对生活的反思。
导演林育贤失手,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演员的发挥。
艾伦基本上完成了整部电影的笑点以及鸡汤制作工作,在煽情上也强行加入了一段和父亲的戏,表演在全片中都算合格。
但一直留意艾伦的观众一定能发现,这个“艾伦”我们太熟悉!
熟悉到艾伦在饰演一个经历过坎坷人生的灵魂舞者时,给观众的印象却还是之前以清朗形象为特色的艾伦。
看完电影,细细回味,才发觉,哦,艾伦的表演竟然是一成不变的!
“一成不变”让他根本担不起一部戏的第一男主。
原因很简单,一部电影的灵魂人物一定不可能是片面的,一个优秀的演员会根据人物的背景以及过往和未来让角色活灵活现,但一个普通的演员却只能根据剧本演那段戏里的角色,很遗憾,艾伦属于后者。
著名影视演员梁家辉曾有这么一段经历:
当年和刘晓庆配戏吓了他一跳,“每天在现场把剧本翻开,我的是干净的印刷剧本,她的是写满字、做满功课的,我的天!她怎么写那么多东西,密密麻麻的。”从此梁家辉也有了写人物小传的习惯。
毋庸置疑,一个剧本不能涵盖人物的所有生平,这些需要演员自己去体会,可以不“写”但不能不想。
故而以梁家辉的故事为例,并不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在塑造角色时都要去写小传,但这至少说明,一个优秀的演员在诠释角色时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剧本里,剧本之外的故事需要自己去揣摩!
同为开心麻花团队成员,艾伦与沈腾、马丽都在《夏洛特烦恼》中参演,后两位是绝对主角,但供艾伦发挥的地方也不少。饰演傻傻的大春,是夏洛的哥们。他饰演的大春足够“傻”也足够“真”,傻的能让人笑的毫不遮掩,“真”到一份单纯善良融进观众的心中。
《羞羞的铁拳》是艾伦真正意义上的高光时期,在国庆档一扫同期各大影片,狂收22亿票房。在片中与马丽互换“灵魂”后,艾伦的女性刻画拿捏的很准,表演风格依旧很清朗,圆满完成了片中角色的塑造。
但即使没有出岔子,却依旧没能成为“第二个沈腾”,观众记住了马丽魔性的笑声,记住了沈腾的“无形装X”,独独没记下艾伦的“反串”出彩在哪里?反而他“瘦弱”的身体却成了饰演拳击手的槽点!
马丽的“反串”你能看到作为拳王的艾迪生的野性、力量以及正义,但反过来艾伦“反串”的马小却成了一个带些幽怨的“小女人”,要知道马小曝光艾迪生“打假拳”的报道在片中多次提及,透露了马小的文辞犀利以及一丝男性的“嫉恶如仇”,这样一个女人骨子里是硬朗没有在艾伦身上体现出来。
所以不难理解,“失去”开心麻花的庇护,艾伦在选择剧本以及塑造角色上完全乱了套。
《人间·喜剧》演员都不赖,给艾伦搭戏的是任达华、金士杰这样的戏骨,但剧本实在太过“烂”,主题中透露着一个“俗”字,在剧情发展中又是破绽百出,毫无逻辑可言。
艾伦的喜剧天分没有吗?还是艾伦的文戏太差了?都不是,他看走眼选错了一个剧本,这也再次证明艾伦对角色一直停留在已有的剧本中,他只会在既有的或烂或好的剧本里塑造人物,却不懂得跳出剧本从外面去看看这个剧本到底如何,去想想这个角色到底还有什么故事!
幸运的是,无论质疑声有多少,艾伦始终对喜剧敏感程度很高。
《李茶的姑妈》艾伦给黄才伦搭戏,充斥着铜臭味的剧本主题下,艾伦的角色可有可无,但他的喜剧表演还是能让观众笑出声来。
这个优良的传统保持在了《跳舞吧,大象》中,喜剧效果上艾伦的表演无可挑剔,能在平常中突然以异常的方式制造笑点,抛开剧情设置,这些笑点其实很“舒服”,这是他的在喜剧上的天分。
然而他是个合格的“喜剧演员”,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演员”,两者的区别显现于他在小品与电影中的表现。
简短的小品故事不需要太多的“累赘”,讲一个道理博观众一笑就是他的目的,艾伦能凭借自己的喜剧天分迅速融入这种情景中,用变换快速的语调和丰富的表情让每一个笑点更加高级一点。
到了电影中却不一样,严格地说每一个人物都不是“单薄”存在的,要塑造好角色就要懂得去挖掘甚至创造角色背后的故事。
《跳舞吧,大象》中艾伦饰演的是一位“灵魂舞者”皮鲍十,基于林育贤对励志题材的熟悉,皮鲍十这个人物在创造出来后就已经相当丰富——从小热爱舞蹈却被父亲极力阻挠甚至烧光了他的舞鞋,于是在理想成为一场空梦时,皮鲍十索性破罐子破摔,过的不务正业。
但正如周星驰在《少林足球》中描述的一样,看似平凡的人心中其实都有“一把火”,皮鲍十就是这样的。遇见“四小天鹅”就是他这把“火”真正开始燃烧的起点,这样的皮鲍十一定有很多“故事”。
结果呢,艾伦演绎的皮鲍十有故弄玄虚时的不羁与无赖,有追逐梦想时的真情拼搏,但却少了一份人物内心的复杂!这个人物要有是在梦想被践踏之后重拾信心的巨大勇气,要能扛得住往事重现的打击,甚至要面对自己那一丝渴望成为“女性”的自我释放!
诚然艾伦的表演还不够细腻,简单拿“哭”来说,几乎可以用“一成不变”的表情来形容,无论是《羞羞的铁拳》,还是《跳舞吧,大象》,艾伦“哭”的很认真,却不“走心”。
这里又不得不提及周星驰在《喜剧之王》开始时的那段“表情包”,难过有无数种,哭也一样!
遗憾的是,在成为一部电影真正支柱的路上,艾伦还需要多加摸索。
一部电影的失败,一定不能全部怪在演员身上。
就好比当前的《上海堡垒》,即使观众对鹿晗再不喜欢,对他塑造的角色再失望,很多观众都还能理性地判断,电影剧本也出了极大的问题。
同样地,细节上艾伦塑造角色不到位,其实并没有把《跳舞吧,大象》推倒上映两周就摇身一变成为“网大”的地步,故而艾伦在自我的表演方式上的毫无突破其实是观众对演员的失望!
艾伦接下来的作品有两部——一部是喜剧科幻电影《数字奇谭》,一部是合作成龙大哥的动作片《急先锋》。
前者就剧情而言,扣上“科幻”二字有些“假大空”,故事以“一个梦”的环境为主,类似于《夏洛特烦恼》的梦境,主人公将在梦里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扰,看上去有点复刻《夏洛特烦恼》。
后者是一部动作片,照旧是成龙这些年最喜欢的“带小年轻”搭配,杨洋加盟,艾伦也在其中,杨洋要随大哥的脚步挑战动作,艾伦的形象却不适合,预告中那“一头”也几乎暴露了他的角色任务——承担笑点,这是他最擅长的。
艾伦的两部新片,是完全不同风格的电影,不知道在经历了“单飞”后数部电影遭遇滑铁卢后,艾伦能否从中真正体会出演员的真谛,找到自己在表演中的瓶颈,并成功地突破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