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是地上的天使,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自1989年走上手术室护理这个岗位以来,三明市第一医院护士邓水珠30年如一日,默默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这句誓言。
邓水珠从三明卫校沙县分校毕业进入三明市第一医院,从事护理工作近30年。工作以来,几十年如一日,对待工作尽职尽责,得到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好评,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患者点燃生命之光。
在医院里,有这么一个群体:无影灯下的白衣使者,他们每天行色匆匆,几乎脚不离地;他们每天面对的是不同的手术患者,奋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当遇到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手术时,他们和时间赛跑,从死神手里抢生命;他们无惧无畏,为生命护航。
邓水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手术而言,及时的手术治疗抢救,就意味着病人的生命。手术室护士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苦和累是无法避免的。
“最长记录是连续工作23个小时。”邓水珠在手术室临床一线工作期间已经习惯了手术室忙碌的节奏。她回忆说,有一次一天碰到连续多台急诊抢救手术,连轴转。遇到这种时候,医护人员都挤不出一点点的休息缝隙,无法准时吃饭,有时用餐也只能简单地“扒拉”几口,短短几分钟的用餐时间也就是他们的休息时间。
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高强度、时间不确定等特点,长期以来中午无法休息,加班是常事,24小时随时随地应对突发事件,与家人聚少离多,这真真实实存在于邓水珠近30年的手术室护理生涯。可是她却从未抱怨过工作的辛苦,默默在岗位上挥洒着青春和汗水。
自从走上手术室护理工作岗位以来,特别是作为一位管理者期间,邓水珠已经记不清自己处理了多少紧急的突发事件,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或是加班后才刚到家又接到电话匆匆赶往手术室参与患者急救的场景。
“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当每次看到亲自与医护团队共同拼搏完成的一例又一例的手术能取得成功,我就感觉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一切的辛苦都值得。”邓水珠说。邓水珠担任手术室护士期间认真做好临床各个专科手术的护理配合约2.6万余台次。
作为一名手术室这一特殊岗位的护士,不仅要有超常的奉献精神,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做好临床各个专科的手术护理配合。
这个工作极具专业性很强和挑战性。不同专科的手术护理配合、治疗、护理、用药、安全管理、设备器械的精准应用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严谨,不能有细小的疏忽,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邓水珠在工作方面,时刻为自己敲醒警钟,督促自己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对手术室从严管理。
“下班前,没有到整个手术室走一圈我是不会安心的。”每天回家前,哪怕加班再迟邓水珠都要到手术室各区域查看各班人员的工作情况,当天患者手术进展情况、环境及设备运行状况、次日手术护理评估及对物品准备情况,及时指导解决存在的问题,在精细化的严格管理下,带领护理团队完成了7.3万余台次手术的护理配合,保证护理质量安全,取得较好的成效。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充实,发展和完善自己。”28年来,邓水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业务及管理水平,践行“规范、安全、高效、创新”的管理理念。
钻研如何解决疑难的护理问题对邓水珠而言,俨然成了一种习惯,多数难题在她手上迎刃而解。
有一次,手术室内一款供紧急情况下使用的进口高压灭菌器发生故障。因为它使用的是全英文,同事们一筹莫展,无从下手。而邓水珠很迅速找出设备问题所在并解决,“小意外”的解决,得益于她每天有效利用时间学习英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邓水珠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从一个美丽腼腆的小护士成长为一个成熟干练的护理管理者。她在工作上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也收获了众多的荣誉和鲜花:三明第一医院优秀护士、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市优秀护士”、“三明市首届最美医务工作者”、“三明市劳动模范”、“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如今,她的生活依旧很忙碌。她正与护理部同仁们共同做好临床护理的指导工作、患者护理服务的督查、全院及医联体各分院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推进专科小组建设、推动三明市手术室护理专业的发展……
(三明日报记者 陈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