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段时间去表妹家玩,表妹看到家里来客人了,便想着做一大桌菜招待我们。表妹有个女儿名叫可可,是个非常可爱的孩子,但就是有一点——特别黏人,想要吃这个了就叫妈妈,想要做那个了也叫妈妈,表妹明明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还要跑去照顾孩子。
我对表妹说:“你可以试着让可可自己做这些事情,这些她都是有能力去做的。”但是表妹却觉得,自己既然可以帮助孩子,就索性一起做了吧!反正也就是顺手的事,我对她的想法并不很认同。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扮演了可可妈妈的角色。当孩子有问题时,他们总会在第一时间去帮助孩子,并担当超人的角色。但是父母也不是超人,不可能总会在第一时间赶赴“灾难现场”,更多的时候还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父母别在孩子失败的时候立即伸出手,而是告诉他:“我也不会干这个。”
首先是害怕孩子受伤。有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还小,如果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一些事情的话,他难免会因为年龄的问题而受其伤害,到时候自己必然会心疼。与其会受伤害还不如直接就帮孩子做了,这样就极大的降低了危险。
但其实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因为害怕受到伤害,索性就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了,难道不是一种愚昧错误的做法吗?
除了害怕孩子受伤以外,也有一些家长是为了怕麻烦。有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即使让他做家务,做一些理所应当的工作,他肯定也会因为不懂而做错,并把家里搞得一团糟,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做,倒也省了功夫了。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做既省时又省力,而且还不会耽误孩子的时间,而如果孩子做一旦做不好,反而会给自己增大了工作量,这一对比当然是前者更省力了。但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看法,换句话说,就是一种短视。
这样的父母只看到了眼前的成效,却没有看到未来的成就,孩子一开始不做,长大以后自然也就不做,到时候产生的麻烦究竟是前者多还是后者更多呢?
最后一点就是溺爱。父母之所以会这样做,也和其教育理念有关,他们溺爱孩子,不希望孩子受任何伤害,不希望孩子做任何事情,只希望把他们当成小公主、小王子一样的去宠爱。
当然孩子还小,父母爱孩子也自然无可厚非。但家长要记住孩子终归要长大,终归要离开那个鸟窝,却飞向更遥远的蓝天,到那个时候,你还能这么宠着他,社会上的人还能这么娇惯他吗?
在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中,演员霍思燕向大家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方案。虽然霍思燕在平时雷厉风行,但是在和儿子相处时,她就会向儿子示弱,表达出一种“我不会、你来帮我”的观念。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嗯哼自觉地担当起了“超人”的角色,为妈妈遮风挡雨,而妈妈则安然地做那个“小公主”。渐渐的,嗯哼就觉得自己是男子汉,应该承担起照顾妈妈的责任。看完综艺节目后很多观众也表示,这种懂得示弱的家长是最聪明的。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诚然,正如上文中的嗯哼那样,刚一开始他和同龄小伙伴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也只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罢了。但是在妈妈的教育之下,他渐渐地担当起了那个超人的角色。也许是迫不得已,也许是理所应当,但他慢慢地学会了很多,也在不经意间增长了很多生活技能。
这其实就是一个亲子之间的“弹簧法则”:父母一直保持强硬的姿态,孩子就会显得懦弱;但是当父母变弱了,相应地孩子就会变强。因此,孩子也会在这种动力之中被推着往前走,其成就和进步也就能看得见了。
有效改善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有的人说家长让孩子做那么多事,孩子不会埋怨父母吗?其实并不是!父母让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其实已经降低姿态了,就是在说明父母很弱需要孩子变强。
通过这种身份交换,孩子就会感受到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同样,他也会在这种被需要的情绪下去做事,去展示不一样的自己。那在这个时候,父母的理解被传达到了,孩子又怎么可能不孝顺父母,不感恩父母呢?
1000种人的心里就会有1000种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情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在《妈妈是超人》播完后,很多家长对霍思燕的做法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有的人觉得霍思燕这样做是正确的,值得效仿;而有的人却觉得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应该摒弃。
其实这种“示弱”的方法并不是教育的万能法则,父母不应该照搬照抄,而是根据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引导和教育他,正所谓因材施教。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请允许我给大家描绘这样一幅场景:
在海上航行的时候,如果父母让孩子在前面领航,而父母在后面保护的话,那么孩子会学到什么样的技能?孩子的进步大不大呢?而又转念一想,如果父母跑在前面,让孩子待在自己的臂膀下,那么孩子经历风雨的可能性,以及其磨练意志的几率又有多大呢?
我相信在听完这句话后,大多数家长心中的答案,应该是父母在后面护航对孩子的成就和影响更大一些。因为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他终究要独立面对那些风雨.
而父母终究会老去,等到那个时候,能保佑孩子的又是谁呢?只有提早让他学会生活技能,及早懂得保护自己,保护身边的人,父母才能够安然离开,孩子也能够以更保全的方式去呵护自己孩子。所以在这里,护航的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因此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我们就能够更清晰的明白,霍思燕的做法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她并没有把自己强大的一面带到生活中来,她懂得在孩子面前示弱,把强大的角色让给孩子去扮演。虽然她也是一名演员,但是她深信孩子也可以把这些角色扮演好,并且表现的比她更出色。正是因为这种信赖,所以才会由强变弱,所以才会换来的这一幕幕美好的场景。
很多时候,父母都把自己想象的太强大了,应该脱掉超人的外衣并把它转送给孩子,相信孩子一样可以扮演好这个角色,一样可以保护好你,保护好这个家。
作为父母,你会惯着孩子吗?你对向孩子示弱的做法又是如何理解的呢?欢迎说出你的想法,并和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
我是文竹妈妈,家有两宝,大宝5岁,小宝3岁。一人带两娃的艰辛让我更懂得如何照顾宝宝。
文竹妈妈专注育儿知识分享,为宝爸宝妈排忧解难。欢迎各位与我分享育儿过程中的小问题小确幸。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