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仅是廉价劳动力?不能转正,是因被公司套路?

2019-09-29   中公注册会计师

寒假,不少企业会开启寒假实习,比如四大,因为年审的缘故,招收人数众多,并且会放出大量的提前合伙人面试名额,是进入四大的好机会。

而寒假实习期间表现优秀的同学,还有机会获得转正Offer。

很多人对实习转正寄予厚望,但是有时候结果却不尽人意,有部分人觉得难企业只把实习生当做廉价的劳动力。

其实不然,实习期间,大部分公司为了使你能尽快上手工作,会教给你许多东西。这部分成本是已经付出的。

对于公司来说,如果缺人,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希望你能够转正。

因为如果重新z好拼,还要再教他一遍,多付出一倍的培养成本。

那么,为什么许多实习生得不到转正的机会呢?大多数情况,都是因为下面这几个原因。

如果你也遇到过这样的困惑,不妨对照着检查一下。

转正几率太小?

不够主动

有些实习生刚加入公司,业务、流程、人脉不熟,特别容易被边缘化。上司不安排任务,他们也不会主动去问要做点什么,非常的被动。

而且面对工作,也十分消极,不会主动和领导沟通。这种情况下,可能等到你离职,领导都想不起你这号人,还谈什么转正呢?

并且实习生想要转正,就要向面试官展示自己的能力,如果你不主动去承担更多的任务,主动向上级汇报成果和进展,领导如何去评判你的能力?

不动脑子

有一类实习生每天看起来很努力,可每次交出来的成果却都差强人意,甚至还需要你反复修改,改到你质疑他花的这么多时间都用到哪里去了?

工作与学习的区别在于,工作是以结果为导向,第一目标就是推动工作高效进行,但是在这个目标上往往会遇到很多阻碍,首先就是什么都没弄清楚就开始行动。

当领导的任务布置下来,你不先想想老板的目的是什么吗?因为老板布置任务时,很多细节不会一五一十地告诉你。如果一头热血就开干,很可能忽略某些细节,最后导致无用功。

眼高手低

有些人,刚毕业还带着“名校”的光环,特别容易先入为主,看啥都不顺眼,上来就批评提意见,而真的做起事情来,又嫌脏怕累,拈轻怕重。

有时我们觉得有问题的地方,不见得是真有问题,而很可能是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或特殊缘由造成,是我们并不清楚或无法理解的。

此时如果贸然批评,势必引起老员工反感,给人留下负面评价,不如侧面打听询问,等对问题全面了解再做客观判断。

没有礼貌,习惯甩锅

也许很多人会忽略这一点,但是职业道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很多企业都特别看重团队合作能力,通常一份工作,需要很多部门的紧密配合。如果因为一个人的原因,引发了团队矛盾,那实在是得不偿失。

不管你能力再强,如果不够真诚、不懂礼貌,那么在转正的时候,也会受到很多人的抵制。

什么样的实习生招人喜欢?

态度端正,积极主动

“态度”在工作中是很重要的,积极主动的人更加容易得到赏识,你的领导甚至是同事其实都非常欢迎新人来问他们问题。

但是问问题不是瞎问、什么都问,而是需要经过主动的思考。

自己先思考解决办法,如果解决不了,再理清楚自己想问的东西,去找前辈请教,只要你态度端正有礼貌,他们都会非常热心地帮你解答。

给上司多一点惊喜

只是按部就班做事的人,在上司心里没什么特别的,也很难在众多实习生中脱颖而出。

你需要做的是比别人多一点细心和用心,让成果超出上司的期望值,让leader加深印象。

主动融入集体

性格好的实习生总是更受欢迎的,不是说你要讨好大家,而是能够自然地融入集体。

刚开始彼此不熟悉时,尬聊是在所难免的,积极地插入大家的话题,不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否则给人的感觉就是你不好相处,也并不想留在这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与同事打好关系要有度,过于自来熟,反而容易引起不适,任何关系的建立,都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足够牢靠。

以结果为导向,善于积累

很多公司在实习结束时会安排一场转正答辩,你需要总结和梳理实习期间所做的工作和收获,面试官也会针对你的工作进行发问。你对你所做的事情应该足够的熟悉了解,并且最好能拿出漂亮的数据。

在实习期间就要多去思考自己能为公司做出什么贡献,预先设定目标,以结果为导向,去尽力做好每一件事。

在整个过程中多去总结经验教训,记录每一项拿得出手的数据,在转正答辩时会有很大的优势!

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公司需要不断进步发展,同时也会要求它的员工是跟得上“时代潮流”的,如果你是个不思进取、只满足于现状的人,那毫无疑问会被淘汰。

比起你在刚进公司时随身携带的技能,更被看重的是你的学习能力,你在这几个月时间里进步了多少。如果你是个善于思考,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那离C位出道也就不远了。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甩开“学生思维”,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一分子,用自己专业的态度和能力去证明自己的价值,拿到属于自己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