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苏州专稿 文/马月华】
太骄傲啦!
就在今天
苏州又一位“中国好医生”载誉而归
他就是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
骨伤科主任医师姜宏!
他是苏州第3位
获得“中国好医生”称号的医生
今天下午14:30
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了
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
“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
走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场交流活动
活动发布“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
2019年10月、11月、12月月度人物
并邀请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典型代表
进行现场交流访谈
讲述他们不忘初心
全心全意服务百姓健康的感人故事
(后排右二为姜宏)
作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
2019年10月月度人物
姜宏也参与其中
刚刚
看苏州记者也联系上了姜宏医生本人
对于此次获奖
他谦虚地表示自己受之有愧
“在我的身边,在我的周围,有许许多多比我更好的好医生,是他们影响了我,感染了我。而且,医德、医术和甘于奉献都是医生的生命,作为一个普通医生,今天能参加这样一个活动感到十分荣幸,我想我做得还很不够,比起现场获奖的人,特别是有些一线的乡村医生,默默无闻,甘于付出,把温暖把健康送到每一位老百姓手中,让我也深受启发,感到医生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其实在此之前,姜宏还曾先后荣获
2017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江苏省年度新闻人物
江苏省第二届“医德之星”
江苏省百名“医德医风标兵”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江苏省中医药科教先进工作者
苏州市劳动模范
……
等等众多荣誉
不过相比此次获得的“中国好医生”称号
姜宏感慨道
这次的荣誉冲击力更大
因为“好医生”是更加崇高的肯定
同时他也再三强调
获得这个荣誉
不是对他一个人的肯定
是对他所在的医院和所在科室的肯定
是对他们骨伤科几代人努力的肯定
也是对吴门医派的肯定
其实
一直以来
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上
姜宏始终兢兢业业、勤奋工作
把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作为神圣的使命
他表示接下来将再接再厉
更要将医生做好!
姜宏个人事迹>>>
银针凭妙手,白衣秉丹心
2012年年初的一个下午,姜宏正在医院开会。五六个家长抱着一个才28个月的小孩,到会场找到他。家长们心急如焚加上七嘴八舌,姜宏好不容易才弄明白,原来两小时前,孩子不小心摔断了上臂,送到了一家医院急诊,经检查是肘关节的肱骨髁上骨折,严重错位。接诊的医生马上让孩子住院,准备在麻醉下行急诊手术。家属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也签了字,但在孩子即将进入手术室时的那一刻,孩子的爷爷却受不了,这么小的孩子就要承受麻醉开刀之苦,于心不忍啊,他希望能找到不开刀的办法。
有缘善写红十字,立德长学白求恩
为了让患者获得最佳预后,他甚至甘愿担风险。
多年前曾经有一位70多岁的患者,患上罕见的夏科氏膝关节病,这种病例行手术治疗有“三高”的风险,即高失败率、高感染率和高松动率。
换关节,患者很可能下不了手术台,不换关节,患者再也无法行走。怎么办?姜宏谨慎地反复权衡之后,建议患者进行手术。幸运而欣慰的是,手术成功了。而这一疑难病例手术成功的报告,后来被发表在美国的Pain Physician杂志。
“医生可以让患者自己选择治疗方案,责任就由患者承担。但医生具备专业知识,应该知道哪个方案更合适。”姜宏说。
“用心厚德,用功仁术。”姜宏把这八个字作为骨伤科的科室座右铭。
欲向市中求妙药,需知东吴有奇方
有一患者左脚植入钢板已经三年半了。当时手术的医院考虑到患者年龄大,建设不再取出钢板,但是一次复查时,又建议要取出钢板。为取出钢板,患者慕名找到姜宏,姜宏看了片子后,毫不犹豫的说:“钢板磨损骨头太厉害,立即住院手术”。
但是钢板已经植入三年半多,原始资料又已经遗失,要取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次组织医生反复推敲,准备了好几套取钢板螺丝螺帽的方案。在组织手术时,一颗、两颗……取第五颗螺丝时还是遇到了麻烦,好在术前准备充分,最后还是顺利取出来了。
治病救人,抢救生命,是医生的天职。在姜宏的履职字典里,永远把这一点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辛劳采得山中药,克奋医救世间人
2003年,接过上一代领头人龚正丰的接力棒,姜宏成为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第四代掌门人。在担任科主任的15年中,姜宏责任感和事业心很强,他身先士卒,任劳任怨。在临床、教学、科研、科室管理和国家重点专科建设等方面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取得了很多的成绩。
作为学科带头人,他将“用心厚德,用功仁术”作为骨伤科的团队精神支柱。针对骨伤科的发展方向,姜宏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学科发展思路。所谓“一体两翼”,就是以中医骨伤科理论体系及其临床经验为主体,并以吴门医派葛氏骨伤诊疗技术和国内其他骨伤流派与现代医学和现代骨科学作为两翼,来发展苏州市中医医院的骨伤科事业。
在“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的思想指导下,近十多年来,骨伤科先后经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和原卫生部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两个层次的腾飞。特别是市中医医院2011年整体性、提升性搬迁至现在的新医院后,骨伤科学科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量呈井喷式上升,处理危急重患者的技术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姜宏除了治病救人之外,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至今共培养出了30名研究生。
姜宏一直在探索运用中医药治疗巨大/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该病现有国内外临床指南主张手术治疗,而他甘冒风险,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经过20多年的临诊实践与摸索总结,他在国内首创了一项中医促进突出椎间盘重吸收的适宜诊疗技术,成功地治疗了一部分原本需要手术的巨大/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通过复查核磁共振发现,突出椎间盘呈不同程度地缩小甚至消失,让一些卧床不起的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避免了手术治疗。
治病救人,提高疗效,权衡治法,让病人获益最大化,在姜宏的履职字典里,永远把这一点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姜宏简介
姜宏,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正骨》和《颈腰痛杂志》编委。
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近40年,曾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师从全国名中医施杞教授,系统学习上海著名的石氏伤科,并曾赴德国汉堡ENDO-CLINIK医院学习人工关节手术技术。主要侧重于脊柱、关节和创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深入的临床研究。他衷中参西,博采众长,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将“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结合”这一骨伤治疗策略所带来的优越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1项,发表论文110多篇,S C I 收录论文6 篇。主编《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临床专著3部,先后在报刊副刊发表散文50多篇和摄影作品10多篇,著有散文集《谈笑往来》、《穿越记忆》及摄影集《纵横光影:一个医生眼中的世界》。
部分资料来自苏州市卫健委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RdzTm8BMH2_cNUgBt4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