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上午,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陕西医疗队赴武汉开展医疗援助,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针灸科主任白海生(乾县人)等人组成医疗小组执行此次援助任务。
乾县梁山镇关头鹞子村人,从医20多年,是乾县人的骄傲!
白海生是乾县人,有着20多年临床经验,也是2003年非典期间发热门诊中的一员,他对疫情防控高度敏感,这个春节他几乎是在医院里过的。
一是等候命令随时出发,二是为危重症患者做好“守门人”。
考虑到当前严峻的形势,他索性收拾好简单的行李,从大年初六开始全天值守在科室。不仅凭借经验预见性地部署了科室的各项工作,每天和护士长不定时地进病房宣教、登记,尽可能地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除负责针灸科的工作,他还负担着院渐冻人专科病区的工作重担。听说他即将支援武汉,许多患者家属拉住他千叮万嘱。
如有意外,我自愿捐献遗体,为人类医学做最后的贡献!
“在疾病面前,没有哪一个医生是孬种。谁都怕死,但是对抗疾病,特别是传染病,是每一个医生的职责。考虑到我们家亲兄弟三人,父母有人赡养,孩子已经十四岁,基本成人,去武汉我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战斗。”
在白海生的请战书中,他还写到:“如果我有什么意外,我愿意捐献我的器官与遗体,以供医学研究,为人类医学再做一点贡献。”
自疫情暴发以来,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作为新型冠状病毒始发地,受到举国关注,被视为疫情风暴中央的“风暴眼”,让人唯恐避之不及。
就在距离该市场1.5公里的地方,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作为新型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犹如拦截疫情的“第一道屏障”,在战“疫”中顽强坚守。而白海生所在的医疗小组以及部分来自四川的医务工作者就并肩战斗工作在这里。
急救——突发危急 沉着处理
“医生医生!12床患者呼吸困难,经排查心电监护、吸氧装置一切正常!”2月9日,是陕西援武汉医疗队医生白海生进入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隔离区重症病房的第一天,一进病房就赶上了惊心动魄的一幕。走廊外一位护士推着急救车朝着病房大步快跑,随时准备进入重症抢救状态。
“心率150次/分,氧饱和度60%,患者意识模糊。”护士高声报告着。白海生第一时间走到患者床旁,抬高床头,查看并询问护士该患者情况,结合病情他发现目前呼吸机的呼气末压力偏高。
白海生与该患者的主管医生迅速达成一致,对呼吸机参数进行了微调。不到半分钟,患者的氧饱和度升至85%;3分钟后心率降至105次/分,并保持稳定。患者的呼吸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病房又恢复到了忙碌而有序的状态中。
担当——“呼吸机医生”上线了
“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患者因肺部损伤和肺实变造成呼吸困难,更有甚者无法自主换气。”病人状况稳定,白海生与12床的主管医生讨论起治疗的细节,“重症患者想要挺过危险期,离不开呼吸机的支持,呼吸机可以说是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二个肺了!”
“你也是搞呼吸科专业的?”12床的主管医生问。
白海生这才想起,作为新加盟的战友他还没有自我介绍:“我是来自陕西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针灸科的医生,干了20多年中医,03年参加过抗击非典,3年前为了更好地接治‘渐冻人’患者,学习掌握了呼吸机操作技能。”
在白海生看来,中医、西医有着明显的互补特色,在为了人类健康这一共同目标上,中西医结合本就是兼容并济的必由之路。
凭借着对呼吸机的熟练掌握与应用,白海生除了开展日常治疗工作及重症抢救外,还自告奋勇地承担起病区呼吸机调节维护的工作任务,成了随叫随到的“呼吸机医生”。
守护——战在前线,不忘病患
隔离区内,他是一切以救治患者为中心的“呼吸机医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们通力协作。
隔离区外,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在“渐冻人”病友群里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宣讲,给60多个因医疗救助、家访指导而结缘的患者及其家属解答疑惑。
白海生将自己在隔离区的工作排班表发给他最牵挂的渐冻人患者们,面对大家的担忧他说到:“支援武汉,义不容辞!因为隔离区工作期间不能接电话,找不到我时不要着急,给我留言就行。我相信,武汉疫情很快会过去,等我回来就去看望大家!”
英雄本就是凡人
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
他们挺身而出、前赴后继
他们朝着风暴中心逆行
以血肉之躯拼尽全力救死扶伤
愿武汉挺过寒冬
许不日春风拂面
(来源:乾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