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孩子被父母打后,容易哭着哭着就睡着了?背后原因让人很心疼

2020-04-02   西红柿妈妈

文|西红柿妈妈

孩子就像圣树上一朵金色的花,美丽又娇嫩,树技是父母给予孩子爱的支撑,让他绽放最美的辉煌,孩子也用美丽赢得众人的喜爱,来回报父母给的爱。孩子是父母责任与幸福,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很多父母觉得惊奇又不知所措。

这天刘女士下楼拿快递,将三岁的女儿留在家中,想着下楼几分钟的时间,可刚回到家中只看见地上满是积水,小鱼也是在地上活蹦乱跳,女儿竟然将水缸里的鱼全都倒了出来。刘女士也是怒不可遏,直接便是发了很大的脾气,要求女儿把鱼全都捡起来。

女儿把刘女士的话当成耳边风,丝毫不听刘女士的话,直接跑到一旁自己玩自己的去了。看到这一幕,刘女士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当即便是扬起手来,朝着女儿的屁股就是一顿猛打。刘女士用的力道很大,着实把三岁的女儿给打疼了,先是呆愣几秒,紧接着就是哇哇大哭。

看着哭闹不止的女儿,刘女士并没有去安慰的打算,她认为自己不能低头认错,只有让对方哭累了,哭够了,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没过多长时间,哭声果然减弱,后来再没动静,走近一看女儿竟然睡着了。

一时间有些无奈,还夹杂着几分心疼,给女儿掖被角的过程当中,竟然发现女儿睡得并不安稳,睡觉的时候还夹杂着几声抽泣,甚至还手舞足蹈的,表现出十分惊恐的样子。看到女儿这个样子,刘女士当即也是十分后悔,没有想到在孩子在睡梦中还这么害怕,都怪自己没有及时的去安慰女儿,陷入了自我反省当中。

像刘女士女儿这般哭着哭着就睡着,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出现过这种状况。

为什么孩子们会在哭泣当中睡着呢?这三大原因让人很心疼

•眼部的疲劳和转动,促使孩子走向睡眠

孩子在哭泣的过程当中,眼球也是不停的转动,长时间下来,会出现眼部疲劳的现象。一旦出现眼部疲劳,孩子可能就会出现睁不开眼的现象,在这种生理现象的刺激之下,也会促使孩子进入睡眠。

哭泣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但对于小孩子还是会极度不安,小孩子不会出现无缘无故的哭泣,所以当父母责罚时,内心也是充满了极度的不安。孩子从出生后,一直陪伴在左右的是父母,父母给予孩子最大的安全感,也是孩子最大我依赖。

哭泣,其实是非常耗费体力的

宝宝出生的第一声哭声是学会呼吸,接下来的哭泣是跟你交流,所以孩子用哭泣告诉,表达自己的所有需求或不满。

但别看孩子总是哭,似乎不会累一样,其实哭泣是一件很耗费体力的事,需要非常大的肺活量。特别是对小孩子而言,肺部发育虽然完全,但还是容易出现上气不接下气,从而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高度紧张下的突然放松,会使孩子更容易陷入困意

孩子小不懂得如何发泄自己的情绪,所以会很容易集中精神执着某件事情,神经肯定是处在一个高度紧张和恐惧的状态当中。

哭泣不仅对小孩子,哪怕大人也是最好的宣泄口,不过哭过之后就会很放松,所以高度紧张之下的突然放松,是很容易让人产生困意,从而出现睡着的现象。

但孩子在哭泣中入眠,对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家长们要知道“哄”

1. 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噩梦反复而且睡不踏实

哭泣中是带有一种不好的情绪,特别是害怕父母不喜欢自己,所以孩子带着害怕睡着。有句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孩子可能会反复做噩梦,从而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

2. 造成心理缺乏安全感,不利于健康性格的塑造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的哭泣,所以在哭泣的时候,内心是充满不安与恐惧,而父母没有安抚孩子的不安,直接带着这种没有安全感入睡,会造成孩子内心的安全感缺失,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一切,所以非常不利于健康性格的塑造。

3.不利于亲子关系建设,导致亲子间的关系僵硬

孩子不记仇,过后就忘,只不过是因为父母是他最大的保障,也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所以孩子对父母非常依赖感,但长期的哭闹还得不到父母的安抚,会让孩子渐渐失去对父母的依赖,这对亲子关系的建立非常不利,以至亲子关系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