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老师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
遵义四中实验初中徒步训练
遵义四中实验初中的同学们正在练习整理内务
记者 彭 飞 文/图
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每天书面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以内;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11月5日,《贵州省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正式出台!
政策刚一出炉,立即刷爆了朋友圈,有孩没孩的家庭都将焦点转向了这里,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还有一些学校已经将减负工作做在了前面。
1
全国中小学生
减负工作的延续
11月5日,伴随着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贵州省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通知出炉,标志着我省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正式出台。
据悉,方案旨在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教基〔2018〕26号),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方案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家庭履行教育监护责任等多个方面,为全省中小学生减负。
“其实早在去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就印发了《关于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各省陆续出台的中小学生减负规定便是其延续。”遵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而此次我省公布的《中小学生减负方案》则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规定,比如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每天书面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以内;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
该负责人介绍说,该政策的出台为我们的减负工作做了明确指示。当然,在政策引导的同时,也需要社会共识,需要老百姓支持,不要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2
“减负”具体减了啥?
《贵州省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究竟进行了哪些规定?今后我省中小学生究竟会受到哪些影响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这项文件,记者发现该文件非常细致,其中规范了义务教育招生、普通高中招生、民办学校招生、作业教辅、学校管理、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校外培训机构、考试次数和内容、考试评价制度行为;同时深化课程改革,并且强化家庭监护责任。
具体来说,全省统筹控制作业总量,中小学校要加强对各科作业的统筹管理,严格控制每天的作业总量和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每天书面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以内;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学校不得向学生或家长推荐使用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同意的学习类APP。
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带入课堂,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探索建立弹性离校制度,支持学校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严禁将课后服务变成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不得利用寒暑假、周末及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上课,在职教师不能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
严格落实学科类培训备案制度,培训师资、培训内容、招生对象等报属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审核并向社会公布,严格培训师资资格准入,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学科知识培训内容不得超出国家课程标准,培训班次必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培训进度不得超出所在中小学同期进度,不得留作业,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各地要引导家长正确选择,净化教育培训市场。学校和教师不得推荐、暗示或要求学生到校外补课培训,不得将校舍、场地租借给社会办学机构办学,不得以任何名义举办或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文化课补习班,在职中小学教师严禁到培训机构任教。
建立家校联动制度,中小学校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学校公众号宣传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开展教学质量分析,减少家长的疑虑和担心,增进家长对减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该文件也向我省家长进行了要求: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把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目标,要注重言传身教,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训,理性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鼓励孩子尽展其才。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培训,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形式体育艺术活动,培育1-2项体育技能和艺术爱好。
要保证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8小时。家长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关注孩子视力异常迹象……
3
我市中小学减负已先行
记者对城区部分中小学进行了走访,不少老师对该方案表达了支持意见,当然也有部分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这项文件很好,不仅对学校、老师进行了要求,同时也对家长提出了要求。如果能下沉、细化到具体做法,那么将进一步加强家校联动,这样的教育效率会提高很多。”我市某小学教师谈了自己的看法。
当然,也有一些老师表达了担心。某小学数学教师说:“现在的现实情况是小学和初中、高中的衔接不够,学生被中考、高考‘指挥着’。虽然,小学是给学生减负了,但是这些孩子们还是得参加中考、高考,所以一线老师们还是得加量,才能保证孩子们被更优秀的学校录取。所以对方案有些迷茫……”
不过,在记者走访的同时,发现其实方案中的一些规定在我市已经率先开展。例如,今年4月30日,遵义市教育局面向社会各界发布了一条《关于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和个人平板电脑进校园的意见》的通告,智能手机和个人平板电脑被禁止进校园政策率先在我市执行。
同时,今秋开学的遵义四中实验初中(滨湖路中学)在开学前就由校长杨林璋宣布了四项规定:学生们不得熬夜,晚上11点前必须入睡;学生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脏衣物不得带回家给父母洗,否则劳动不合格需重修直至合格;每个学生3年内必须阅读至少30本课外书籍,学校把“序列阅读”作为必修课程,将严格考核;学校每周六组织徒步5公里,每个学生3年内必须徒步行走至少1万里,不合格者将重修至合格。这四项规定通过《遵义晚报》微信公众号刚一公布,瞬间点击率过万,吸引了大量网友点赞。
截至记者发稿时,该校已经组织学生进行了多次远足拉练、内务整理、劳动、食育课教育。在仔细阅读《贵州省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后,杨林璋谈了自己的个人看法:中小学生“减负”不仅仅是减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更重要的是“课堂减负”,通过教师高质量的课前准备和高效的课堂管理,来实现学生课堂“思维减负”,减少学生学得累学得绕的“负担”。
(编辑:卢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