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天气渐暖,随着疫情的逐渐稳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餐饮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也在全面有序推进。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县居民“舌尖上的健康”,在餐饮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该县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向全县商户及居民群众发出“公筷行动”倡议,倡导大家在外出就餐等日常生活中使用公筷公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倡议书一经发布便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和广泛认同,并纷纷表示一定要将公筷公勺用实用好,坚决守住舌尖上的健康。
公筷行动打响舌尖“战疫”
“这是为你们准备的公筷公勺,祝大家用餐愉快。”3月26日晚,和静县居民潘成与来自库尔勒的朋友一行来到县高伦特蒙膳用餐,服务员专门为他们摆放了公筷公勺,积极倡导文明用餐新“食”尚。
据笔者观察,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监局)工作人员的宣传引导下,全县餐饮企业纷纷开启了“公筷公勺行动”。饭店内有一套完整的餐具消毒设备,顾客前来用餐时,服务人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在餐具码放时,贴心准备多套公筷、公勺,同时对来店顾客进行提醒。“这个活动施行以来,很多顾客给予了我们好评,大家表示这样用餐更安全、更放心、更文明、更卫生。”和静县天鹅湖路东临酒店负责人杨文元表示,这是一种良好文明的用餐新风尚,长期推广对饭店运营发展非常有益。
“使用公筷可以降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家外出吃饭也更放心、更安全。”“其实不止是疫情防控期间,疫情过去后我也会坚持使用公筷,我觉得这样做更文明,避免了交叉感染。”“我肯定是支持‘公筷行动’的,有时候家里老人可能不理解,我会向他们普及使用公筷的好处。”笔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在店中用餐的顾客,大家都对“公筷行动”表示理解和支持。
连日来,和静县大力开展“公筷公勺、健康你我”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行动,各大餐饮企业纷纷参与、率先响应,一场餐桌文明之风正蔚然兴起。和静县市监局党组书记张宝颖表示,我们有信心脚踏实地做好倡议引导和务实推进,彻底来一场惠及百姓的“文明餐桌行动”。
吃饭吃出新风尚,生活养成好习惯
“疫情防控阻击战不仅是一场与新冠肺炎病毒的坚决斗争,也是一场同不文明陋习的较量。公勺公筷好习惯文明餐桌新‘食’尚。”和静县文明办负责人潘全友说。
3月27日中午,和静县第二小学教师马晓霞一家3口与父母坐在餐桌前,菜肴飘香,气氛融融。摆好碗筷后,她利索地在餐桌一侧多摆放了一双公筷跟公勺。一家人相视一笑,这才“开动”。
“为了健康,我们全家支持公筷公勺行动,这样既卫生健康又防止病菌交叉感染,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表现。”马晓霞告诉笔者。
和静县党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任王旭兵说:“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非常好,在保障家人健康的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现在我家每顿饭都准备了公筷公勺,有时候忘了,家人还会互相提醒,现在老人孩子都形成习惯了。我也在向身边亲朋好友推荐使用公筷公勺,希望能带动身边人形成使用公筷公勺的意识和习惯。”
文明倡导,并不是说说而已。和静县天富社区居民李伟平说:“倡导使用公筷公勺是一种好习惯,干净卫生,预防病从口入,我们家都有自己固定的碗、筷、勺和水杯,吃饭时每个人都用公筷公勺夹盛食物,这样也能帮助家人养成定量取餐、按需进食的习惯,能够减少浪费。”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着力点。该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齐加富介绍,下一步和静县将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志愿者在凝聚力量、引领风尚方面的重要作用,将推广“公勺公筷”作为践行志愿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志愿者以适当的方式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积极开展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认同使用“公勺公筷”。同时各级文明单位要行动起来,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公勺公筷、志愿先行”主题活动,推广倡树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只有将文明餐桌贯穿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之中,大力提升现代化城市品位,才能为文明创建增添亮色,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齐加富说。(通讯员 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