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旅长书记”带来美丽蝶变!三明这个村旧貌换新颜

2020-07-09     聚焦三明

原标题:这位“旅长书记”带来美丽蝶变!三明这个村旧貌换新颜

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是当地面积最小的建制村,过去名不见经传,如今却成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是什么让这个村发生如此大的改变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转观念 聚人心 山村旧貌换新颜

视频:《半山村:“旅长书记”带来的美丽蝶变(上)》

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村民 林上树(尤溪方言歌):

现在政策真的好,关心人民第一条,人民生活过的好,人人高兴会唱歌,党和百姓一家亲,全心全意为人民……

老人通过这首方言歌,抒发自己对如今美好生活的感悟,灵感源自村里五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年前的半山村,是一个垃圾成堆,赌博成风的落后村,而如今,这里已旧貌换新颜。

每逢夜幕降临,半山村的群众广场就热闹开了,村民聚在一起,一场场激情广场舞正火热上演。

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村民 陈金玉:

我们晚上都过来可以出来跳舞,跳跳广场舞,感觉跳对我们身体也有好处。

另一边在村图书室,爱好戏曲和乐器的村民则自娱自乐排练新曲目。

尤溪县梅仙镇汶潭村村民 林祥关:

爱唱歌的人唱唱歌,爱拉二胡的人拉二胡,我觉得这个非常好。原来在半山村,2015年以前想活动的话,一个没有像样的场所,也没自己的乐器,以前的话村民没事打麻将、赌博等等这些不良的情况很多。

半山村位于福建中部尤溪县,全村耕地660亩,人均仅0.6亩,因为资源短缺,这里曾经垃圾成堆,赌博成风,财政困难。

2015年3月,林上斗从部队某雷达旅大校旅长岗位退职,毅然婉拒大企业“待遇不变”的橄榄枝,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自愿把党组织关系转到家乡半山村。当年6月,村级组织换届后,林上斗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党支部书记 林上斗:

乡村振兴要先文化振兴,让他们改变腐朽的思想观念,比如农村处处讲风水,讲迷信,有的个人利益至上,一夜暴富的思想,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严重制约着乡村发展。

改变村民的生活陋习,首先需要转变大家的观念,林上斗上任后,以军人的作风铁腕治赌,一旦发现赌博,必定销毁赌具,没收赌资充公。同时堵疏结合,通过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如今半山村的赌博现象绝迹。

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党支部书记 林上斗:

所以我感到要振兴乡村,要使他们(村民)精神上先脱贫,使他们在精神上保持一种比较好的状态。

半山村,是尤溪梅仙镇面积最小的建制村,距城区仅10公里。半山村依山傍水,原生态保持较好。然而,村道两边到处是鸡鸭舍、猪圈、旱厕,还有5条又脏又臭的坑沟,上面扔满垃圾,苍蝇蚊子到处飞,被村民称为垃圾坑。

“没有好环境,怎么谈得上好生活?这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必须马上整治,农民需要一个精神焕发的村庄。”林上斗带领村两委班子下决心进行环境整治,改变半山。他不拿村里一分钱工资,带头参加建设景点、拆除旱厕、撑竹排等义务劳作,看到地上脏了就拿起扫帚打扫干净,发现烟头、纸屑就捡起来放进垃圾桶。在林上斗和村两委班子的带头下,村民自觉拆除了旱厕39个、粪厂4个、猪圈18个,腾出养鸡坪、蔬菜地26块。

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村民 刘金玲:

村里的卫生都变得好了,变得干净了,人好像都变得更有素质了,像家门口地上看到垃圾也扫了,小孩子也变得更有素质,垃圾也不会到处乱扔,都会扔到垃圾桶。

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党支部书记 林上斗:

首先要把正气树起来,把人心聚起来,这个是最主要的,没有群众的参与,我们很难开展工作,所以我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还要依靠群众。

创新机制兴产业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短短几年时间,家乡半山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大改变,这让林上斗倍感欣慰。可是,如何加快产业发展,促进村财和村民增收,是林上斗上任后就一直思考的问题。那么他会如何带领村民振兴产业,实现村强民富呢?

视频:《半山村:“旅长书记”带来的美丽蝶变(下)》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核心。而现状是,半山村村小地少资源缺,没有产业,大多数劳力外出打工。

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党支部书记 林上斗:

大部分人口外流,村里留下的人员都是一些年纪大的,有些没有办法出去打工的,很多的土地资源都浪费了

如何打开局面?经过深思熟虑,林上斗首先想到了通过机制创新,实现资源整合。

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党支部书记 林上斗:

首先可能就是把合作社成立起来,因为单打独斗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产业发展,只有规模、品牌,大家共同做品牌,使农民劳动创造的价值,能卖出好价格,这样通过我们的平台,可以带动一产二产,能够引进我们的村民回村创业,回村就业。

半月岛生态发展专业合作社

随即,半山村成立了半月岛生态发展专业合作社。全村230户、1060人全都入股合作社,每人投资200元股金,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通过生态旅游开发、土地流转利用、林木花卉和特色水果种植等多种经营,发展150多亩牡丹、20多亩桂树、全省首批面积最大的270亩绿桐基地等。

村里依托合作社,推广种植新品种黄金百香果,由合作社垫付搭架、果苗资金,收成时,由村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使用“半月岛”品牌,统一对外销售。有了品牌、资金和政策的全方位支持,多年在外打工的林上招果断回乡带头种植,如今他已是村里百香果种植的带头人之一。

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百香果种植大户 林上招:

以合作社平台统一销售,我们利用合作社商标,所以我的百香果也卖得非常好,百香果效益还可以,我们也雇了一些工人,自己也受益了一点,也带动了农民增加收入。

今年已有20多户村民利用村里180多亩荒田荒山,种植百香果实现增收。作为村里的一分子,也是合作社的股东, 退休在家的吴爱珍老师看到了村里的变化,也感受到了村里的发展后劲。乘着这股东风,这段时间她开始在家建设自己的“多肉植物园”,现在已经初见雏形。

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村民 吴爱珍:

我很想跟上美丽乡村的步伐,把我的庭院布置好,小庭院也是体现了一个村里的美,也就是说客人来了,多一个地方看一看走一走,未来一个打造一个花园式的餐厅。

在优化环境吸引村民回乡创业就业的同时,村里还将10万元扶贫资金作为本村贫困户扶贫入股资金注入合作社,所得利润直接让贫困户受益。72岁的林上术患偏瘫多年,行动不便,是村里的贫困户,这几年村里发展了,老人也实现了脱贫。

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村民 林上术:

像我们(村)的经济搞起来了,自然分红的钱自然会多起来,会增加起来,所以我们生活水平也是有很大变化,生活(水平)会慢慢提高。

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党支部书记 林上斗:

所以乡村振兴一个是机制要创新,要成立人人参与,同股同权的合作社,把资源整合起来,在党支部的主导下,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这样能够发挥我们的资源最大效益,这样就能真正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富裕。

林上斗资源整合的第二步棋,就是依托村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

当地最大的河流——尤溪流经半山村,河岸边和半月岛上保留了众多香樟、榕树、桂树等古树名木,其中,树龄在200年以上的香樟树就有30多棵。

半月岛外围的树丛竹林中,吸引了两三千只白鹭、夜鹭、池鹭等在此安家栖息。为此村里专门兴建了观鹭台,既保护鹭鸟的正常栖息,也满足了人们观鸟、爱鸟的兴趣。2016年9月,半山村被授予全国首个“中华鹭鸟保护地”称号。

从打响村里的自然资源品牌入手,林上斗和村两委班子确定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闽中山水养生村”“闽中生态旅游村”的目标定位,将具有历史价值的古民居改建成民宿,带动乡村旅游。同时购进十多条竹排,开发“坐竹排、观鹭鸟、游半月岛、看名木古树”特色乡村旅游项目。

如今,村民的就业增收空间不断拓展,本村110多个劳动力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旅游业和相关配套产业,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陆续回到家门口就业。五年间,村民从中实际收入达400多万元。

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党支部书记 林上斗:

让群众人人参与进来,让大家有幸福感,有获得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如今的半山村,全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垃圾坑沟变成了“三诚”主题公园、垂钓鱼塘、生态停车场。半山村在全县第一个实现了村道铺设沥青路面,1.5公里的主道两侧安装了100盏太阳能路灯,管线全部下地,建成了标准化公共厕所、卫生所大楼、讲习所等,半山大桥、防洪堤等民生项目也相继建成,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庆桑 伍清旺 曾锦锋 欧秀芬 严良钤

新媒体编辑:黄磊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2skNXMBiuFnsJQVT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