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有个共同爱好,那就是吃,而动物内脏作为一大类食材,在我国一直挺受欢迎的。什么夫妻肺片、熘肝尖、猪肚鸡啦、烤腰子啦,时不时就得吃上一顿。
当然了,也不是人人都爱它们,还有好多朋友对此避之不及,光听名字就觉得反胃。
爱吃内脏的人,觉得它是高档次的“肉”;而不喜欢的人,却觉得那根本就是屠宰中的下脚料,根本不配叫“肉”。
我呢,其实并不care你爱不爱吃,我就是想问你,有个问题你思考过没——内脏到底算不算肉?
今天午饭吃夫妻肺片,所以我算是吃肉了吗?
图片来自:123rf.com.cn
内脏是什么“肉”?
狭义上的肉,就是此刻你脑海中浮现的那种——动物四肢和躯干上,以骨骼肌为主,兼带脂肪的部位,比如肥肉、瘦肉、五花肉。
狭义上的肉
图片来自:123rf.com.cn
而从广义上来说,动物身上,刨去皮、毛、骨、甲,其他的都可统称为“肉”。其中既有骨骼肌、脂肪这样确凿无疑的肉,也有筋、膜等“结缔组织”,以及黏膜、淋巴这样的“上皮组织”。
于是,到底算不算“肉”的争论焦点往往集中在两处:一是骨肉相连之处,以韧带、肌腱等结缔组织为主,俗称“筋头巴脑”的部位;另一处就是体腔内心、肝、肺等各种内脏。
所以,吃内脏就相当于是在吃肉
无论从生的外观质感,还是做熟后的口感上,内脏都都应该算是狭义上的“肉”,因为它们的组织构成有很多类似,甚至共通之处。
但内脏之间的成分差异,使它们吃起来的“肉感”都不太一样。于是,根据它们的成分属性,我们把“五脏六腑”划分成了4个阵营。
心脏
另类而纯粹的肌肉
火燎鸭心、猪心汤、碳烤鸡心...好吃好吃都好吃!
别看各种动物心脏的个头都不一样,但吃起来肉质都很细腻——比纯瘦肉细多了。这是因为心脏全都是由纯纯的肌肉组成,但又不是一般的肌肉。
各种动物心脏,大小不太一样
肌肉分为三种: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功能各异。通常我们吃的瘦肉,都属于骨骼肌,肌纤维最粗。
而心肌的肌纤维却进化得很细,但又不失收缩时的力度——这是只有心脏才独有的组织构造,让心脏搏动有力,顺带吃起来肉质细腻又富弹性。
心脏几乎都是由心肌构成的,而且除了心室、心房和主动静脉之外,它也没有其他的体液“管道”和腺体,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异味,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内脏类食材。
烤鸡心,真香啊
胃和肠
一层肌肉一层膜
爱吃动物胃和肠的人,多半都觉得它们嚼起来又脆又弹,入口还很软滑——这听起来有些冲突的两种质感,能出现在同一种食材上,正是因为胃和肠都是由两类迥异的组织叠合而成:肌肉和黏膜。
在饮食界,胃可不叫胃,它被人们改称为“肚”,像罗汉肚、肚包鸡这些菜,用的是猪肚,而爆肚、卤水金钱肚用的则是牛肚。
卤水金钱肚
图片来自:全景网
胃是消化系统中食物被初级消化的地方,并通过蠕动,将处理过的食物传递给肠道——这两个步骤,需要借助两种组织来实现:厚实的黏膜层分泌消化液,发达的肌肉层提供蠕动动力。
胃的这层肌肉属于平滑肌,肌纤维长且细,能不受大脑控制自行收缩。从食用角度来说,黏膜层正好提供了软滑的口感,肌肉层则提供了脆硬的质地。
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不同于猪,它们拥有4个胃,并且4个胃还各有各的功能。
按照食物消化经过的顺序,分别为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瘤胃个头最大,用来储存没消化的食物,黏膜层上面密布了细微的突起,俗称“毛肚”。
火锅涮毛肚
图片来自:全景网
网胃是用来筛掉食物中不能被消化的成分的,黏膜层上全是蜂窝状皱纹,故而又叫“金钱肚”。
瓣胃的功能则是为了吸收水分和磨碎食物,所以需要很大表面积,这就使得它生得“沟壑纵横”,于是得名“百叶”。
百叶
至于皱胃,它会分泌消化液,所以黏膜层厚而滑腻,俗称“葫芦头”。
葫芦头
至于肠道呢,分大肠和小肠,功能略有差异,但组织构成几乎无差。
同胃壁一样,肠壁也是由黏膜组织和平滑肌组成,但它的肌肉层比胃壁要薄,所以弹脆的质感不如“肚”,略显软腻,再加上黏膜层往往还囤积了很多脂肪,于是它有了“肥肠”这个名字。
大肠面,香
肝和肾
用膜套住的“朗格”
熘肝尖、炒肝、火爆腰花、烤腰子,这几样点击率颇高的“大荤”,原料就是动物的肝脏和肾脏,肾在食材里被称为“腰子”。
炝腰花
图片来自:全景网
肝和肾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和过滤,这俩过程都不需要收缩和蠕动,所以肝肾没有肌肉成分,吃着没啥嚼头。
但因需要强大的分泌和过滤功能,所以它们的构成主体是“上皮组织”——一种看起来像动画《忍者神龟》里大反派“朗格”的物质,柔软且没啥弹性。
《忍者神龟》中的朗格
而为了保护这个柔软的组织,外部需要罩上一层厚实的结缔组织膜,这就让生的肝和肾看起来,表面极为光滑。
由于肝脏还有造血功能,里面密布了各种粗细大小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所以生的肝脏总是血淋淋的,怎么洗也洗不净血水。做熟后,其中的血液凝固,切片的表面都是毛毛茬茬的。
肾在“滤尿”的过程中,会残留很多尿素成分,氧化后形成了带臊味的铵类物质,同时它的中心区域还密布着很多残存尿液的细管,所以腰子才都有很重的臊气。
肺
气泡撑起的壳
动物的肺吃起来很宣软,有点类似海绵。
比如卤煮火烧、羊杂汤里的肺片,看着有点像肝,但只要一进嘴,就能立刻吃出不同。
卤煮火烧
羊杂汤
这是因为它里面含有大量的气泡——肺掌控着大部分呼吸功能,呼入呼出的大量气体要于此交换。于是,它结构需要是“中空”的,但又不是类似保鲜袋的整个空壳,而是靠许多微小的气泡组合而成,这些气泡就是“肺泡”。
肺泡也属于上皮组织,质地软滑,光靠自己难以成形,因此还需要有支气管、血管等组织来充当骨架,才能让肺的形态稳固。这也就是为何人们在吃肺片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里面有大小不一的管状截面。
肺中的支气管
你爱吃内脏这样的“肉”吗?
最爱哪种?
随堂考
撰文 | 艾晓䯄
摄影 | 唐志远
微信编辑 | 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