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苏州 文/陈楚珺】
炎炎夏日里的高考
一直以来都是全国上下一年一度的焦点,
即使不是考生或家长,
也总是忍不住关注高考动态。
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
严严冬日里的艺考也成了
万众瞩目的“盛会”,
且这场集齐俊男靓女的比拼,
并没有因为天气的寒冷而降温,
其火热程度一年更比一年强。
2020年度艺考在即,
艺考为何持续火热?
艺考学子有哪些无奈和心酸?
艺考能否成为上名校的“绿色通道”?
艺考难,难在哪儿?
没有“试试看吧”,
只有一条路走到黑。
周四(11月21日)上午,苏州大学传媒学院的课堂上,2018级播音主持系的学生们正在上专业课。他们是从当年报考苏大播音主持专业的5766人中脱颖而出的30人,是“笑傲”艺考考场的佼佼者。然而,“佼佼者”背后总是充满心酸和无奈。
扬州姑娘程泽文从小就喜欢文艺,学习舞蹈、朗诵等等,除了当做爱好,也培养自身气质。高二那年暑假,程泽文被推荐参加了家乡一个播音主持集训:“我几乎两个月都在集训营学习,也从老师那里了解到了艺考,感觉从那时开始,一只脚已经迈入了艺考的大门。”
在专业课老师的鼓励下,自身条件不错的程泽文选择了一条和其他同班同学完全不同的路:“我父母也认为,这应该是一条可以相对容易考上好大学的路。”
然而,大体量的专业课学习是程泽文从没预想过的,原以为艺考只是到报考学校简单“表演”一番,没想到其专业程度,几乎让她不得不暂时放下大部分的文化课学业:“其实和普通高考一样,艺考同样需要系统地学习,需要不断‘做题’,不断模拟考试,只是两者体系不同而已。”
程泽文告诉看苏州记者,其实自己也想过文化和艺术兼考,给自己多一个选择。可是真正尝试之后才发现分身乏术:“高中的时间太紧张、太宝贵了,既然选择艺考,就是选择另一条路,我们没有办法回头,只能一直走下去。”
不仅是一场考试,
更是成长的历练。
早晨八点到晚上十点的“魔鬼集训”,寒冬腊月里几个城市来回奔波的专业考试,放榜前内心的极度忐忑......艺考生们比不少同龄人更早地锻炼出了强大的心脏,这段经历甚至超出了考试范畴,是磨炼,也是财富。
程泽文前前后后参加了近20所学校的艺术类专业考试,对身心都是极大的挑战。回忆起考试过程,程泽文坦言梦想的中国传媒大学给了她重重一击,“我听说中传评委喜欢短发女孩儿,还特地为此剪去了长发,实际上根本没用,看到其他考生的专业水准,我就知道自己应该没机会了。”
令程泽文记忆深刻的还有一次评委老师直接摔笔“发飙”的经历:“我差点当场崩溃,但也必须告诉自己不能哭。”考场上没有老师的纠正,没有温柔以待,只有残酷的竞争。
一边等待专业考试成绩,一边恶补文化课也是艺考生们所独有的回忆。“你又不用文化成绩,还来上课干嘛”,“你好轻松啊,不需要考高分”......诸如此类的误解,同样是艺考生们需要承受的:“其实高考前,艺考和高考的压力是双重的,我们也想要尽可能考高分,所以每次听到这些话都很难受。”
除了程泽文,苏大18级播音主持系的其他学生也分享了自己的艺考经历,广东姑娘花半年时间纠正十几年养成的语言习惯,山东男孩儿艺考途中遇到大雪封路......整个艺考过程锻炼的是意志力、抗压能力、心理素质,学会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对考生来说也至关重要。
录取率极低,为何还是“挤破头”?
2019年,北京电影学院报考总人次达近6万,同比增长约31%,最终共招生520人。上海戏剧学院招生484人,报考人数高达45884人。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共有1.1万多人报名,报录比高达229:1。在苏州大学播音系教授祝婕看来,往后的艺考报考人数会持续增长。
另外,看苏州记者还了解到,江苏省美术专业统考的苏州考生2018年为1342人,2019年为1419人,同样呈持续上升态势。
对艺考的认知较为功利
“很多人对高考和艺考的认知还处在功利时代,对大学、对专业的选择不围绕是否要终生从事这个职业,不在乎是否真心喜欢,只是作为一个途径去跳到高校。”祝婕说,“进入大学之后,需要面对的东西很多,这才是塑造职业素养、提升自身能力的时候。如果太过功利地选择专业,那可能就谈不上未来的规划和志向了。”
当然,也有很多有梦想的孩子勤学苦练,从千万人中脱颖而出。苏州大学今年才毕业的2015级播音主持系学生,有10人保研,7人出国深造,3人考到了中国传媒大学读研究生,其余到新闻行业工作的也很不错:“希望未来会有更多像这样的孩子因为喜爱而学习艺术、参加艺考,把专业作为追求,尽早做好职业选择。”
以为是捷径,其实是缺乏自我认知
读大学、找工作甚至当明星,一些人做出选择时,往往觉得艺考是通往成功的捷径:“但你有没有想过,假设你将来不从事艺术相关职业,那艺考便不是‘捷径’,而是弯路。”
看苏州记者了解到,全国共有400多所学校拥有播音主持专业,在数以万计的播主毕业生中,只有金字塔尖的那一小部分才能找到对口工作。更别说音乐、舞蹈、表演、绘画等艺术类专业,能够成名成家、被众人熟知的屈指可数,有多少冲着“捷径”而去的学生还在艰苦地为生活而奔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艺术的培养会越来越重视,参加艺考的孩子会越来越多,这也就意味着艺考会越来越困难。”苏州市艺术学校副校长王臻说,“那么选择艺考就要更加谨慎,做好吃苦的准备,认清自己,找到合适的路。”
艺术、文化,如何选择?
艺考中颜值即正义?NO!
“对于大学的专业,选择喜欢且擅长的是最重要的,无论是艺考还是普通高考。”祝婕说,“要像一个成年人一样去面对,而不是为了读所谓的本科而草率选择。”
在艺术类考场上,老师希望学生朴素大方、积极明朗,拥有基本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感悟力。“评委老师们会从各方面角度考虑,对考生是全方位的考量。形象不是绝对不是唯一的,学校要的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内涵、有发展前途的孩子。”祝婕说。
苏州市艺术学校副校长王臻则认为,艺术学习中天赋是必备要素,意志力也很重要:“你在门外只看到了他们舞台上的精彩,但真正走近他们才知道,有多辛苦。”
“在艺术或是文化高考的选择上,我认为要注意三点:专业、职业谨慎选择,关乎一辈子;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里,不要盲目选择;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不坚持没意义。”王臻说。
艺考要求越发高,文化素养不能丢
看苏州记者了解到,今年开始,江苏考生美术、器乐类艺考都要参加省考,未来表演类考试也有省考趋势,难度更高。而专转本的艺考生,原本小高考只需要选3门通过即可,如今历史、政治、地理、物理、生物、化学6门文化课全考,在文化课的要求上了一个台阶。
除此以外,艺考生的高考文化分数线也持续上涨,比如苏州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在学生拿到专业合格证后,按文化课分数高低录取,其他一些“211”高校的艺术类专业都要求学生达到一本分数线。
其实,如今许多颇受欢迎的优秀主持人、演员、设计师等,都拥有很高的文化素养,艺术道路能否走的得长远,最终还得靠文化说话。
2020年度艺考江苏省考,
全省共设9个考区,其中,
苏州、无锡和南通三市考生
将在苏州大学考区
进行音乐、美术、广电编导的考试。
艺考再热,也要冷静思考,
谨慎选择、努力备考,
希望艺考生们都能在追求梦想的路上
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