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遭遇校园凌霸,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进行反击

2019-11-21   小风车妈咪

昨天下午放学后,孩子高兴的在我耳边说:"妈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要换班长啦。"我笑着问他:"换班长怎么这么高兴啊?""我们班长不好,总是欺负人,前几天还朝别的同学要了几百块钱,被我们老师发现了。老师说她不适合做班长,要换了她。"孩子一脸的兴奋。

对于孩子的班长,我也是略有耳闻的。班长是一个女生,可能是出生的日期比较晚,晚了一年上学,所以比班上的同学都要大一些,再加上班长长得比较高,所以同学们都有点怕她。之前就经常在班级群里看到有家长在质问班长:"为什么朝我们家孩子要钱啊?""为什么撕我们孩子的书本啊?""为什么打我们孩子?"……可以说我们家长都对这个班长没有什么好印象。

我还多次问过孩子:"班长有没有欺负过你?"他说:"没有,她只是喜欢抄我的作业。"这我就放心了。我接着对孩子说:"要是她敢欺负你,你就要反击,或者告诉我。"孩子点了点头。

而这次换班长事件的导火线则是上周的时候,这个班长向班上的一个女同学要钱。这个女同学不敢告诉家里人,竟然偷偷的拿了五百块钱去学校,把其中的三百给了班长。其他的钱也分给了几个和班长玩的好的同学了。孩子的家长发现了,告诉了老师。老师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决定对班长进行惩罚----撤销她的职位。老师的这个决定让班里的同学欢呼雀跃,因为大家以后再也不用怕她了。

班长的这种长期利用职务的权利,对同学进行欺压的现象,就属于校园凌霸的一种。她多次利用班长的权利向同学索取钱财,少则几元,多则几十上百。这次如果不是金额巨大,家长也不会知道孩子被班长勒索的事情。

校园凌霸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就包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

那么校园凌霸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孩子在学校里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感觉不到快乐。内心的压力和身体上的创伤,会让孩子对学校这个环境产生排斥。因为孩子在学校里没有安全感,内心极度紧张和不安。孩子就会不喜欢学校,不喜欢同学,不喜欢和人交往,甚至不想上学。

其次会让孩子的身心受到伤害

校园凌霸通常都会通过语言、肢体、行为等对孩子进行攻击和伤害。有的孩子被打,有的孩子被孤立,有的孩子被贬低等。孩子在这种不断被否定的环境中成长的话,不仅身体上会遭受皮肉之苦,更重要的是心理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我没有朋友、我不是好孩子、我错了……

再次孩子会变得胆小懦弱

校园凌霸的对象经常是看起来比较弱的孩子,因为他们看起来就比较好欺负,这也是一种心理的暗示。因为孩子看起来比较好欺负,所以成为了别人欺负的对象。经常的被强势的人欺压,孩子会变得胆小、懦弱,遇事不敢说话,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最后孩子会变得偏激

记得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孩子因为不堪校园凌霸,在冲动之下,把欺负他的人从四楼扔了下来。

这就是因为孩子长期被凌霸,心里的压力和愤怒得不到释放和控制,在这种愤怒达到极点的时候,就会采取偏激的行为,对凌霸者的一种报复。但是这种行为却也害了自己。

孩子上学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在学校的时间要长达十几年。我们家长也不能随时随地的照顾好孩子,保护好他,这就需要我们交给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和能力,让孩子远离校园凌霸,在一个相对健康的环境中长大。

做孩子的倾听者

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孩子最好的倾听者,做一个善于和孩子沟通的父母。因为只有孩子愿意和我倾诉,我们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而孩子如果有什么问题和困难,也会在第一时间告诉我们。

我们可以在接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和孩子谈论学校的趣事和班里的情况。我家孩子就会经常告诉我:他们班上今天谁和谁打架了;今天老师安排做什么事情了;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让看什么电影了……通过孩子的讲述,我就可以知道孩子在学校过的开不开心。

而当孩子受了委屈的时候,我们更要善于观察和留心孩子的情况,引导孩子说出原因,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说到怎么对付凌霸,有一个朋友曾经教自己的儿子以暴制暴。

朋友的孩子也曾经被同班的一个男生要钱。孩子小,不知道回绝。后来被朋友知道了,朋友就告诉孩子,这钱不能给他,你要学会反击。他要是在向你要钱,你就在老师上课的时候,走到他面前,狠狠的打他一拳,他就记住了,以后就再也不敢惹你了。

后来虽然孩子没有在课堂上反击,但是在放学的时候,和那个男生打了一架。从那以后,孩子再也没有遭遇过被欺负。

做孩子坚实的后盾

父母在孩子遭受到委屈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安全感和温暖。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他可以依靠的人。我们要给孩子以信心和勇气。

我们就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告诉孩子不要怕,有什么事只要告诉父母就行了。这样孩子的心里有了底气,也就不会惧怕校园凌霸了。

让孩子变得勇敢强大

唯有自身变得强大,才不会惧怕外面的威胁。

父母可以通过一些锻炼,来增强孩子的体魄;通过陪伴,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通过社交,帮助孩子提升情商;通过增长见识,培养孩子内心的坚强和勇敢。

我们不欺负人,但是也绝不允许别人欺负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