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大街2836号,有一处颇具历史感的建筑,它曾是解放后长春最初的文化宫所在地,后作为吉林省军区军人俱乐部、第二招待所,很多人还记得这里曾经是御香苑人民大街旗舰店所在地,如今大门紧锁,并没有对外开放和营业。因没有营业,这里显得有些萧条,而曾经这处建筑经历了怎样的煊赫呢?本期长春地理,就让我们推开历史之门,来看看这处建筑的前世今生。
曾经的伪满协和会中央本部所在地
曾经的这座建筑始建于1937年,是一座砖石结构的组合建筑,地面建筑为二层楼房,另有地下室,建筑面积7955平方米,占地面积8749平方米,包括办公室、保卫室、接待室、住宿室、几个大小会议室和地下舞厅等。它曾是伪满协和会中央本部所在地。
很多人并不了解,伪满协和会是一个怎样的组织?说起伪满政府和伪满协和会的关系,曾任伪满国务院总务厅次长的阪谷希一的一个比喻似乎更能让人明白协和会在当时的地位。他说,“政府”和协和会好比是一件衣服的表里,政府是“表”,协和会是“里”。协和会并不是伪满政府的从属机关,而是政府精神的母体,伪满政府正是在协和会倡导的“建国精神”基础上组织的机关。
1932年,在沈阳成立了“协和党”,据长春市地方志专家于祺元先生在《往事存真》中记载,最初的“协和党”脱胎于东北沦陷前鼓吹“满蒙独立”的日本反动组织“满洲青年联盟”。“满洲青年联盟”的成员大部分是“满铁”社员,当时的活动主要是宣传殖民主义思想,网罗汉奸,为策动九一八事变做准备。九一八事变后,他们又在沈阳组织汉奸成立“自治指导部”,筹备建立伪满洲国。但由于当时的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极力反对“党”这个名称,因此,“协和党”仅存在两个月后便解散了。
1932年7月25日,伪满协和会成立了。当时,其规格是很高的,伪满执政溥仪任名誉总裁,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任名誉顾问,伪满国务总理郑孝胥任会长。伪满协和会中央本部设有总务部、指导部、实践部、训练部、文化部、青少年部、调查部等10多个部门。在当时的各省、市、县都有其分会,伪满协和会鼓吹“建国精神”、“日满一德一心”、“民族协和”、“万邦协和”,妄图以“协和主义”来“统一世界文化”,征服亚洲乃至全世界。其宗旨是“遵守建国精神,以王道为主义,致力民族协和”,为日本帝国主义奴役和统治东北人民服务。
伪满协和会在中央本部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主持召开各种会议,修改纲领和章程,制订各项规则,对“全国联合协议会”所讨论的重要事项的提案作出决议。在中央本部长的主持下每月定期召开一次或两次会议。在伪满协和会的组织机构中,“全国联合协议会”是其核心,配合殖民统治的各项指令均出于此。
伪满协和会的主要活动
为帮助日伪镇压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伪满协和会中央本部曾设立一个“排共特别委员会”,发动“排共运动”。设置“青训指导委员会”,训练青年反共先锋。组成“讨伐司令部”,对舒兰、蛟河、桦甸、磐石等地的抗日武装进行大规模围剿和屠杀。在精神统治上,伪满协和会经常利用电影、戏剧、讲演等方式灌输殖民统治思想,帮助推行日伪当局的各项统治及掠夺政策。
据记载,1937年,伪满协和会曾公布《青年训练规定》,仅在一年之内便建立了48个青年训练所,对6000名青年进行训练,内容除军事训练外,还进行街村保甲制度及课税方面的训练,训练结束后,这些人回到原地后成为第一批为殖民统治服务的骨干力量。1938年7月14日,日伪当局公布了建立“协和义勇奉公队”的法令。由协和会组建,主要任务是承担“国民警护”职责,因执行任务时手持棍棒,人们称其为“棒子队”。1941年3月5日,协和会中央本部成立了协和义勇奉公队中央总监部,日本关东军参谋部长和协和会中央本部长任总监。各省、市县也都建立了相应机构。他们除接受各种训练外,还参加“勤劳奉仕”,包括修复道路,从事消防、通讯及守护铁路等工作。
据于祺元《往事存真》的记载,伪满协和会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就是召开“全国”联合协议会。日本关东军将伪立法院撤销后,便利用伪满协和会“全国”联合协议会代替立法院。由联合协议会提出议案,经过“上意下达”,再运用“众议统裁”的方式加以通过,上报批准。协和会与伪满政府本来是表里一体、彼此策应的关系,所以由协和会“全国”联合协议会提出的决议更具有统治效力。从1941年开始,协和会机构与伪满政府实行“二位一体”制,各省的省长和由日本人担任的省次长,就是协和会本部长和副部长,在下属的市、县等也实行同样的制度。可以说,凡是伪满政府干的坏事,都少不了协和会的参与,后者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成为废墟到原址原貌修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伪满协和会随之瓦解。前苏联军队占领长春后,其卫戍司令部曾设在这里。1947年,该旧址改为长春工人俱乐部。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前,因受炮火轰击,原有建筑物变成一片废墟。
1949年夏,全市中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在这里清理现场。1950年基本按原貌修复,成为长春最初的文化宫。如今我们看到的就是修复后的建筑。1958年,该旧址归沈阳军区使用,后北侧部分改为御香苑人民大街旗舰店,现已停业。
信息来源:长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