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攻坚,根治欠薪!亳州使出"组合拳"…

2019-12-21     亳州发布
12月20日,亳州市2019年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

新闻发布会现场

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韩劲夫主持发布会

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廷林作主题发布

亳州市 2019年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开展情况

一、总体工作情况

2019年以来,我市不断健全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推进和完善农民工实名制登记及工资支付监管信息化平台应用,全面落实农民工工资专户制度,健全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机制,打造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长效机制,积极化解存量,全面遏制增量,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形势基本稳定。

截止到11月底,全市共受理欠薪投诉489起,立案查处欠薪案件70件,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交公安机关18起,追发2183名劳动者工资待遇2278.7万元。全市公安机关立案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22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9人,移送审查起诉28人。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与去年相比有大幅下降,欠薪人数和欠薪金额分别下降21%、24.6%,没有发生一起因政府投资工程拖欠工程款导致的欠薪问题,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信访事件明显减少。

1.领导高度重视,强化组织调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根治欠薪工作,将其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近期,市委书记汪一光和市委副书记、市长杜延安先后对根治欠薪工作作出批示。今年以来,市政府负责人已召开3次专题会议,对治欠保支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11月26日,市委常委、副市长李胜辉主持召开全市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市预防解决企业拖欠工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在主会场参会,各县(区)政府分管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在分会场参会,市委常委、副市长李胜辉对全市春节前的根治欠薪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要求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提高站位,加强组织,压实责任,强化措施,扎实开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确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抓好工作考核,压实监管责任。一是组织对县区政府2018年度考核工作。根据《亳州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和《亳州市2018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工作方案》要求,从人社、住建、公安、信访、交通、水利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2个考核组,于2019年3月分赴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和谯城区等地实地考核。根据各地的自查资料及实地核验情况,结合各部门掌握的工作情况,对各地进行综合评议,考核结果为:涡阳县、利辛县为A级,谯城区、蒙城县、亳芜现代产业园区、亳州市高新区为B级,考核等级无C级。考核情况通报各县区政府,同时报送市委组织部。二是开展中期检查评估工作。根据《关于开展2019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中期检查评估的通知》,从人社、住建、公安、财政、交通、水利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2个考核检查组,于2019年8月对各县区开展了中期检查评估工作。考核检查组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查阅台账资料、“一查二问三对照”随机实地抽查在建项目,了解各县区工作开展情况,当场反馈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工作要求。三是落实对市直机关的效能考核工作。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纳入市直机关效能考核体系指标,并组织实施了单项效能考核工作。

3.根治欠薪百日攻坚,促欠薪陈案解决。按照省百日攻坚行动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开展的拖欠农民工工资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认真开展夏季攻坚、考核问题整改、中期检查评估工作。行动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共检查在建工程项目432个,协调处理欠薪投诉57起,补发492名农民工工资402.5万元,立案查处欠薪案件6件,移交公安机关3件。共梳理出历史欠薪案件8件,其中已解决2起,达成协议2起,支付工资160万元,移送公安1起、公诉1起。

4.实时动态监管,推进智慧监察。为完善和健全实时动态预警处置机制,2019年7月我市出台《亳州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实名制登记及工资支付监管信息化平台预警处置制度》,进一步明确平台预警监控处置流程,力争将欠薪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9月底,完成监管平台第四次功能提升和服务器存储扩容,农民工用工考勤升级至面部识别方式。目前,全市累计937个工程项目纳入了平台管理,农民工实名制登记20.84万人,专户累计入账65.03亿元,通过监管平台发放工资45.74亿元,其中2019年专户入账38.65亿元,通过监管平台发放工资61.55亿元。

5.加大案件查办,打击恶意行为。进一步强化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健全协同工作机制,建立起高效、畅通的衔接机制。各级人社部门加大案件查办力度,认定欠薪责任主体后快速督促整改,快速组卷,快速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及时处置,提前介入。检察院、法院等部门主动作为,密切与各部门的配合,力争快立、快审、快结。今年全市公安机关立案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22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9人,移送审查起诉28人。

6.加大对欠薪失信的联合惩戒。完善企业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处力度,对无故拖欠工资的企业和个人,一律从严处理,记入不良记录,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推送至各信用信息平台,对其市场准入、招投标和信贷等进行限制,使欠薪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今年以来,2家施工单位和1名自然人被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10家施工单位被记不良记录,通报批评了3家施工单位和4家建设单位,向社会公布拖欠工资典型案件3批10起,其中“亳州市鑫元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拖欠劳动报酬案”典型案件被人社部在全国公示。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临近元旦春节,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以国务院出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契机,坚持标本兼治,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努力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实现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1.深入开展排查。各级人社、住建、公安、房产等部门将强化风险研判,抽调专门执法人员,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重点对建设领域用工和工资支付情况进行集中排查。各县区及时组织乡镇(街道)、社区劳动监察力量对辖区内生产加工、商业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支付情况进行排查,做到事要明、底要清。同时,加强欠薪预警监测,紧盯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建立预警清单台账。

2.加大化解力度。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实时掌握欠薪企业、欠薪人数、欠薪金额。同时,进一步加大欠薪问题化解力度,集中力量清理化解历史存量欠薪问题,重点实施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和国企项目欠薪清零攻坚行动,坚决做到“两清零”。

3.严厉打击欠薪。各级人社、公安等部门将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快查快办。对于恶意欠薪的,快速组卷,立即移交。人社部门将强化与公安等司法机关的联动配合,形成打击合力。对无故拖欠工资的企业和个人,一律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向社会公布,并推送至各信用信息平台,实施联合失信惩戒。

4.快速应急处置。健全欠薪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工作预案,明确处置措施和责任分工。遇到因欠薪引发的紧急情况,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防止事态蔓延扩大。对企业一时难以解决拖欠工资或企业主欠薪逃匿的,将通过动用工资保证金、应急周转金或其他渠道筹措资金,清偿欠薪或垫付部分工资。

答记者问:

问:2019年度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的内容和工作重点是什么?时间上是怎么安排的?

答:行动内容和工作重点:

一是工程建设领域实名登记、用工考勤和工资专用账户、工资保证金制度落实情况;

二是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企业工资支付情况;

三是政府投资项目和国企项目审批监管、资金落实和工程款按期结算情况;

四是依法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情况;

五是对欠薪违法行为依法依规实施信用惩戒情况。

行动分三个阶段:

一是集中宣传和自查阶段(2019年11月15日至11月30日),目前已结束。通过宣传手册、微信、媒体等途径宣传根治欠薪问题的重要意义,普及劳动保障、劳动监察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同时,组织动员用人单位开展自查自纠。

二是执法检查阶段(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春节前)。从人社、住建、公安、房产、交通、水利等部门抽调执法人员,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重点对建设领域用工实名登记、考勤考核、工资支付等情况集中排查。同时,要求各地组织乡镇(街道)、社区劳动监察力量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支付情况进行排查。此阶段将加强欠薪预警监测,集中力量清理化解历史欠薪问题,重点实施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和国企项目欠薪清零攻坚行动,坚决做到“两清零”,即2019年10月底前发生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和国企项目欠薪案件在2019年底前全部清零,其他欠薪案件在2020年春节前动态清零及时。

三是应急处置阶段(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春节前)。启动联合办公机制,抽调人社、住建、房产、司法等部门集中接待信访投诉,联合处置,做好信访维稳和应对可能出现的群体性事件。

问:春节临近,请问春节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是怎么安排的?

答:春节前,务必确保农民工兄弟拿到足额工资回家过年。

1.深入开展排查。从各级人社、住建、公安、房产、等部门抽调专门执法人员,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重点对建设领域用工和工资支付情况进行集中排查,做到事明、底清,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确保农民工及时拿到足额工资。

2.快速应急处置。启动部门联合办公机制,健全应急处置机制,集中接待欠薪投诉和信访,联合处置,提升办理效率。出现因欠薪引发的紧急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防止事态蔓延扩大。

3.加大打击力度。人社部门将强化与公安等司法机关的联动配合,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予以坚决打击,形成打击合力。同时,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对无故拖欠工资的企业和个人,一律列入“黑名单”,一律向社会公布,一律推送至各信用信息平台,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不敢欠薪、不能欠薪、不想欠薪的社会正能量,让失信者无处立足,让拒不支付劳动者报酬者受到惩罚。

问:我市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制度目前的实施的情况怎么样?

答:2017年9月,人社部出台了《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定办法》,并会同发改委签订了相关的联合惩戒备忘录,对拖欠农民工的用人单位及其相关责任人实行“黑名单”管理。这两个文件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严格落实“黑名单”管理各项制度,对于克扣、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数额达到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标准的,或因拖欠农民工工资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本着应列尽列的原则,一律列入“黑名单”,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

目前,我市已将10家施工装饰企业和14名自然人记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纳入了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由所有相关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依法实施联合惩戒,比如说其限制其参与工程项目招投标,比如说信贷融资方面予以限制,比如说相关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不得乘高铁高档座位出行等。

同时,近几年来,我市人社和住建部门通过将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施工企业清出我市建筑市场、记不良记录、通报批评等方式对失信企业进行惩戒。今年,我市有10家施工单位被记不良记录,对3家施工单位和4家建设单位通报批评。

问:目前,我市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的查处情况如何?

答: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入罪以来,我市各级人社部门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280多件,公安机关立案160余件。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立案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22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9人,移送审查起诉28人。总体情况看,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移交公安机关后,欠薪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

取得这一成绩和社会效果,主要得益于:

1.高度重视。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打击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工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安排工作。各级人社、公安、法院和检察院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分工协作,查办恶意欠薪案件,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维护法律权威,形成打击欠薪犯罪的强大舆论压力和法治氛围。

2.强化工作协作。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等部门主动开展工作,早部署,提前介入处置。我市每年定期不定期召集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工作座谈和研讨,统一认识,推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查办工作;同时,“两节”期间抽调公安机关等单位工作人员集中办案,保障案件的快速查办。

3.完善案件查办衔接工作。为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统一案件查处标准,方便实际操作,我市人社局、公安局、法院和检察院联合出台了2个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把部门责任明确化、移送标准具体化、衔接工作规范化,提高移送效率,促进欠薪入罪规定落到实处。

--End--

文图:汝平 编辑:丁静

审校:张珍 审核:邓传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ssJKW8BMH2_cNUgi9Z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