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健康的原生家庭环境?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每一届的父母育儿高考,我都会出这样一道题目——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是什么?因为这是我需要让我所有的学生家长必须明白的一个问题。
生命的本质是关系,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社会角色,就处在多少种社会关系中。
在一个家庭中,存在多种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兄弟或者姐妹关系,姑嫂关系等等。一般来说,家庭人际关系越复杂,人数越多,家庭关系也就越复杂。
在种种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一定要成为最核心的关系。也就是说,你跟自己配偶的关系一定要重于你跟孩子或者父母的关系,并且重于你跟家庭里其他所有人的关系,否则家庭离危机就不远了。
我的一个同事,在孩子一岁半的时候跟老公离了婚。她说离婚最主要的原因,是她受不了老公把母亲和姐姐看得比她重要。
结婚几年了每次老公跟家里人打电话或者见面的时候都有意躲着她,让她感觉自己是个外人,她觉得老公没有在跟她这个妻子过日子,而是还在跟他以前的原生家庭过日子,于是最终选择了离开。
把夫妻关系放在家庭关系的第一位,这是家庭幸福的基本保障。
或许你听起来都能懂,然而做起来却很不容易。尤其是当自己有了孩子,对于女性来讲就更难,这或许是源自于伟大的母爱。
女人一旦有了孩子,就很容易本能地将孩子放在第一位,甚至把孩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这就使得女性更容易把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关心自己的孩子超过丈夫,甚至将自己所有的情感灌注在孩子身上,让丈夫感觉被冷落。
在中国,自古以来家庭关系中最受关注也是最难处理的要算婆媳关系了。绝大多数婆婆和媳妇一起居住的家庭几乎都躲不开关系紧张的命运。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如此现象呢?武志红老师曾在他的一期节目里分享过这个话题。
其实,婆媳关系的本质是婆婆在和媳妇争儿子,或者说是媳妇和婆婆争丈夫。而处在矛盾双方争夺的焦点的丈夫或者儿子,看起来是被婆媳双方宠爱,却恰恰是婆媳矛盾的集中受害者。
而要彻底解决这一矛盾,核心就是要让妈妈(婆婆)明白:儿子已经成家了,媳妇才是他最应该宠爱和袒护的人,因为陪伴儿子度过一生的人是媳妇而不是自己。
同时要清楚自己最该关心的人是自己的老公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因为只有老公是陪自己过日子的人。只有认识并且做到这一点,婆媳关系才能走向和谐,家庭才会幸福。
然而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是: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将夫妻关系放在首位,爸爸或者妈妈爱孩子超过了爱自己的配偶,那么对孩子也是极大的伤害!
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中,深刻阐述了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伴随终身并且几乎不可逆转的。
而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家庭就是他的原生家庭。如果父母因为过度爱孩子而忽略对方,导致夫妻关系不够亲密和谐,那么孩子将不可避免地作为家庭关系的“调节剂”参与到父母地关系中来,这会使得孩子整天如履薄冰,非常没有安全感!
试想一下,当一个孩子时刻为了父母的关系而担心,他还能安心做一个孩子吗?他还能勇敢探索世界吗?他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可以信任的吗?
所以,我希望所有的家长都知道,只有你们彼此相爱,只有你们能经营出稳定有爱的家,才会让孩子在早期的成长中建立对世界的最基本的信任,敢于向外界探索,敢于表达真正的自己,这是你们给孩子的最基本的爱,否则你们给的再多都无济于事!
要知道,孩子最终都会长大,会组建他们自己的家庭,会担负他们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而那个时候,陪伴你们的,终究还是自己的伴侣。
分离是人生永恒的主题,真正想要对孩子好,是我们先过好自己的生活,从而让孩子敢于过好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