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兰,我们都在帮助你…

2020-06-30   蚌埠发布

原标题:李玉兰,我们都在帮助你…

一周前

我市平民慈善家李玉兰近况

一经蚌埠日报全媒体报道

立即引起市民关注

李玉兰身体现在恢复怎样?

李玉兰饭店现在生意如何?

小编带你一起去看看

打电话预约吃饭的好心人很多

6月29日中午,李玉兰饭店来了四桌客人,与一周前的冷清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包再来一盘羊肉水饺,207包间切一斤牛肉,再拿两瓶啤酒。”饭店点菜声音不绝于耳,生意好起来了,李玉兰的家人们也很高兴,干起活来都更有劲了。

“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是很大的,见报当天,就有很多人打饭店的电话,询问俺妈的病情,还问了饭店的情况,有的直接就定房间请人吃饭,还有外地的好心人,问牛肉能不能快递。”李玉兰的女儿李姜英介绍,有一位市民订包间,加了微信后,直接转账400元,说是押金;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爷子,说很多年前就认识李玉兰,定一个大包间,端午节全家聚会就安排到这里。除了定单间的,还有办宴席的,6月30日中午就有5桌,是给小孩过生日的,也是看到了报道与饭店联系的。

用心做好每一道“良心菜”

“有人说我们饭店菜有点贵,其实算下成本就知道了,比如卤牛肉,卖80元一斤。”李玉兰的儿子李江平介绍,生牛肉要30多元一斤,一斤牛肉煮出来五两五的熟牛肉,加上卤料和人员成本,一斤只能挣不到10元钱。此外,还有很多新鲜的菜,如果卖不出去不新鲜了,绝对是要扔出去的。而由于清真饭店不吃猪肉,比如炒木须,用的全是牛肉,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成本,菜价要高一些。

虽然生意不好,但李玉兰饭店干的良心生意,不但菜品保证新鲜,连烹饪中的细节也做到位。记者在后堂看到,每次炒完菜用洗涤剂刷过,李江平都要多次冲洗锅具,确保上面没有一点洗涤剂,才开始炒菜,后堂的卫生也做得很好。

李江平说,有几道菜是出镜率最高的,分别是孜然羊肉、土豆牛肉丝、豆皮青菜、炒虾仁和卤牛肉,很多老主顾都吃了快30年了,从没结婚就来吃,现在小孩都快结婚了。

李玉兰在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6月29日上午,蚌埠日报社机关党委第三支部部分党员来到全国道德模范李玉兰家,看望慰问她,请她讲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蚌埠日报社机关党委第三支部党员看望慰问李玉兰

在家休息的李玉兰,从孩子的口中得知饭店的生意好起来,她特别开心,身体也恢复很快,能够自己下床,慢慢行走了。李玉兰说,每次遇到困难,都有好心人来帮助她,感谢报社的报道和呼吁,还有一些老朋友得知情况后,到家里来看望,还有黄庄街道和平社区等社区志愿者,端午节前也来看望慰问,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饭店生意好了,我就有钱帮助更多的人,大家那么支持我,我也要努力,把身体搞好。”李玉兰说,让自己欣慰的是,她带动了很多好心人一起奉献爱心,今年年初,有一位好心人送来四千多元,捐给沫河口镇敬老院40多位孤寡老人,每人100元,当时自己也买了40多只烧鸡,一同送给老人。

全国道德模范李玉兰讲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每个人都要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力所能及帮助他人,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李玉兰语重心长地说,小时候受到别人帮助,长大后要回报社会,自己始终相信好人有好报。李玉兰的党课让现场每一名党员受益匪浅,刻骨铭心。

“好人需要社会的呵护”

为了不让好人“吃亏”

丰原大药房已为

“平民慈善家”李玉兰送药13年

6月29日上午,蚌埠日报社机关党委第三支部部分党员来到全国道德模范李玉兰家,看望慰问她,请她讲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在党课中,李玉兰深情地讲述了自己如何走上慈善道路,如何资助困难群众,在坚持多年持续付出的同时,也不断收获别人感恩、收获社会关爱的感人故事。

李玉兰特别提到,有一家企业让她特别感动。13年来,丰原大药房坚守当年承诺,免费赠送李玉兰需要服用的所有药物,月月送药上门,年年从不间断。

2007年9月,当得知全国道德模范、被公众誉为“平民慈善家”的李玉兰长期患有慢性病时,丰原大药房决定,要为李玉兰长期免费提供药品,并为其建立药历。

安徽丰原大药房董事长石新友和员工们一起送药上门时,当面向李玉兰做出承诺,“李大姐,你的事迹让我们很感动,你需要用什么药只管来,我们为你终身无偿提供药品。

这句承诺,丰原大药房已经守了13年,这个义举还在坚定不移地继续中。

2007年至2020年,丰原大药房每年为李玉兰送出价值约为1.5万元的药品,累计已经承担20余万元的药品。

“‘中国好人’温暖了这么多人,现在她有困难,不能让‘好人’吃亏、更不能让‘好人’心寒。”石新友说,丰原大药房的宗旨就是为老百姓卖好药,在创立之初就把服务群众当作企业的服务信条,也把为消费者减轻用药负担视为企业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平民慈善家李玉兰为了做慈善散尽千金,当老人自己需要治病吃药时反而感到捉襟见肘,于是,企业决定用这种方式向“中国好人”表达敬意。

“去取药他们不收钱,我就不好意思再去,结果他们还派人给我送上门了,每年、每月送,真是实打实地,没打过顿,十几年了。”李玉兰说,自己这些年一直被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折磨,每个月吃药至少一两千元,前几年还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每个月的用药量更大了,但丰原大药房的员工从不嫌麻烦,根据她的病情为她配药、送药,还为她建立了动态药历,随时掌握她的用药情况。

丰原大药房淮河路店是李玉兰常去的店,这个店的很多员工都为李玉兰上门送过药,为平民慈善家送药成为门店十几年来每个月都列入日程中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任务。到了该取药的日子,只要李玉兰没去店里,就会有当值的员工为老人送药上门。大家都把这项工作视为“光荣使命”。即便今年疫情期间,工作人员依然坚持把药物配好,并送到李玉兰家中。

对李玉兰的关注显然不止于此。2010年5月,从《蚌埠日报》得知李玉兰因为老伴身患重病,生活陷入困境以后,丰原大药房又发动淮河路连锁店、中荣街连锁店、体育场连锁店人员开展向李玉兰家庭爱心捐助的活动。

来源:蚌埠日报全媒体

记者:陈昂 陈瑶 文/图

编辑:侯 靖

监制:成 凯

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