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地点,同样的等待,只为你们而来!
3月31日下午1点45分,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冷雨斜扫,但停机坪上摄像机、相机早已等候在位,只为等待机舱门缓缓打开,迎接从武汉回家的白衣战士们。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52天的等待便成了最美的重逢。此前,感动全网的建德警医伉俪唐文斌和汪燕萍,又一次成了聚焦的最美定格。
下午2点,见到从飞机上平安走下的妻子汪燕萍,唐文斌马上朝妻子挥挥手,两人相视一笑。“我为你感到骄傲,平安回家就好,好好休息,我等你回家!”没法给妻子一个大大的拥抱,两人隔空比了个拥怀的手势。唐文斌说,听说妻子要回家了,临时和同事换了班,上午10点从建德出发,还一直拎着她爱吃的鸭头,“这次带了24个鸭头过来,昨晚我母亲做的,也让同行的医生尝尝建德的家常味”。而医生妻子汪燕萍则说,回家的感觉真好,今天迎接的场面和想像中的有点不太一样,“很激动,想家,想家人。”
风雨中等待妻子,还有另一位民警——德清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下渚湖交警中队中队长王利强,一边拎着零食,一边等待从武汉回来的医生妻子高平平。他说,妻子高平平是德清县中医院内科护士长,2月13日从德清出发援鄂,今天不论风雨,都要来杭州接她,把换洗的衣物交给她。当机场大巴缓缓驶离停机坪时,不舍离去的王利强站在雨中向大巴上的白衣战士们敬礼目送。
这是浙江第五批返浙医疗队,共有1010人。这1010人的队伍,由李兰娟院士团队、浙江援鄂第三批医疗队杭州队和宁波队、浙江援鄂第四批医疗队浙大一院队、浙大二院队、邵逸夫医院队、浙江援武汉防疫组和援荆门前方指挥部等组成。其中,742人乘坐5架包机抵达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队268人乘2架包机直接飞抵宁波栎社国际机场。
春雨迎君归,疫战胜有时!
【新闻速读】
这批返浙医疗队都有哪些亮点?
——援鄂抗疫实艰,但请相信并尊重专业的力量。
2月2日,由10人组成、包含感染病学、重症医学、院感、护理等专业的李兰娟院士团队抵达武汉,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团队所有的努力在时间里彰显力量,近两个月里,降低了重型、危重型患者的病死率。不得不说的是,团队关于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救治经验和研究成果,已写入国家诊疗方案。
——援鄂抗疫实艰,但请相信并尊重首创的力量。
2月9日,浙江援鄂第三批医疗队杭州市2支队伍、宁波市2支队伍抵达武汉,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四个重症病区,救治重症病人,也是浙江首支携带呼吸机、ECMO等重症救治设备赴武汉开展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医疗队。
这是一支支不辱使命的团队,请看下面一组数据:杭州队累计经管床位100张,收治患者127人,其中重症、危重症29人,治愈出院108人;宁波队累计经管床位100张,收治患者178人,其中重症、危重症164人,治愈出院148人。
——援鄂抗疫实艰,但请相信并秉持突破的力量。
2月14日,浙江援鄂第四批医疗队的三支队伍抵达武汉,分别由浙大一院、浙大二院和邵逸夫医院牵头,整合紧密型医联体医院医务人员组成。浙大一院队和邵逸夫医院队分别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一个重症病区,浙大二院队整建制该院肿瘤中心ICU。一个月的日夜奋战,医疗队交出漂亮的答卷,接管重症病区和ICU患者实现“清零”。三支队伍又主动请缨,浙大一院队、浙大二院队分别转战协和医院西院区的一个重症病区,邵逸夫医院队转战武汉肺科医院1号ICU病房。
这些努力背后,同样是一组震撼人心的数据:浙大一院队收治患者115人,其中重症、危重症37人,治愈出院88人;浙大二院队收治患者95人,其中重症、危重症94人,治愈出院55人;邵逸夫医院队收治患者81人,其中重症、危重症8人,治愈出院57人。
此外,浙大一院队和浙大二院队荣获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获此殊荣,你们值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gL8NHEBfwtFQPkdhCj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