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哥私房菜,对外不接待”餐饮江湖里的一位神人

原标题:“本哥私房菜,对外不接待”餐饮江湖里的一位神人

“本哥私房菜,对外不接待”餐饮江湖里的一位神人

BY小企9999

厦门明发商圈,迷宫一般的弹丸之地,密集汇聚了几百家餐饮店,宛若一个万花筒般的江湖,吸引着形形色色夜间前往觅食的吃货们。

这样的江湖必定卧虎藏龙。有人系出名门,家学渊源,世代传承汇于一锅一灶,一刀一案,稳扎稳打;有人机缘巧合,悟得独门功法,开山立派,成就一番事业;有人出身草莽,敢打敢拼,炼就一身滚刀肉,博得声名,独霸一方码头...... 他们,共同书写着餐饮江湖的传奇。

在那一方江湖里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那么一家独具三间铺面的私房菜。总是大门紧闭,非常符合那个"私“字的语境。如果绕过迷宫的回廊走近前去,最吸引眼球的一定是唯一敞开的那扇门上的小黑板。

餐厅开到这份上牛不?你还别以为人家虚张声势,装腔作势。上某评搜搜看,保证你搜不到。足够说明人家确实不在乎有没有人寻上门觅食。

开门做生意,和气求财,可这小黑板字体颇有个性的“本哥私房菜,对外不接待”语气明显跟生意经上的箴言背道而驰。

操持着间店的就一个人,朋友们叫他“阿本”或“本哥”。先看他单枪匹马张罗的菜吧:

这是提前卤好的,北方叫它”金钱肉“,其实就是驴身上筋和胶原蛋白丰富的某个部位。从食物的角度来说富有胶质和弹性、卤好了柔嫩、香醇、余味悠长。如果从咱们中餐喜欢以形补形的理论来探讨,它还具有某些不可描述的神秘功效。

这锅汤汁口感和口味接近佛跳墙或鱼翅羹的浓汤没有鱼翅,却有前两者所没有的笋和蘑菇,口味传统,口感似乎比传统更丰富一点。

花螺:这种螺在福州叫酥螺,肉质比旺螺更清脆些,同样饕客们带带传唱下来的经典小海鲜。

闽粤近海的本土青蟹颜色比较浅,无论是蟹壳还是蟹黄都只是橙黄(红),但是确实比那些肤色较深的东南亚舶来品有内涵,膏不会那么硬,也就不至于干艮噎人;更关键的是,肉不会有那股难以释怀的腥臭味。

卤蛇段:蛇这种伊甸园里的教唆罪在南方人的餐谱中可是大多数热爱的秒品,皮肉相连,紧致耐嚼,细密的肋骨虽多,却不扎人,吃惯了可以很轻松的一丝丝掰下来慢慢嚼,卤的做法余味较长,正好能满足人们慢慢品尝的喜好。

当季的海瓜子肉黄质肥,在厦门,比春晚上的赵本山还受欢迎,几乎是夏季海鲜排挡每桌必点菜。

小斑节炒韭菜:红绿对撞的色彩很容易诱发食欲,当然,这菜本身也好吃。

猪舌头炒皱皮椒:也是另外一种双脆组合呀。

酱油水金线鱼:常规的厦门本地做法,鱼肉鲜嫩,除了酱油增色增鲜外,基本上吃的就是鱼的本味。

蒜子炸乌耳鳗:这种鳗鱼没什么花哨,肉质好,半煎炸的做法很合适,干香耐嚼。

盐水炝鯃鱼则是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同样肌间脂肪丰富,但这种做法吃起来感觉比较细腻嫩滑。

苦瓜干贝羹:大鱼大肉之后,本哥安排的这盆苦瓜羹大受欢迎,正好用它来清口涤心。

会排菜,是私房厨师最重要的功夫。再加上一招一式扎扎实实,一席私房菜大家吃得很满意。

显然,这位孤身一人征战餐饮江湖的奇人能在明发那个餐馆绞肉机里屹立十年。还不迁就他觉得难以沟通相互理解的陌生食客,只接受朋友们预约。除了功夫好,人脉定然不差,绝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