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友型”亲子关系并不健康?父母不必放下身段,适当管束很重要

2019-09-20   话梅的妈妈

文|话梅的妈妈(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哎呀,小丽,你和孩子相处得怎么这么好呀,像朋友一样!”每当小丽带着孩子和朋友聚会时,朋友们都要说上这么一句。确实,小丽和孩子的关系真的很让人羡慕,母子的关系处得像朋友一样。小丽一有时间就带着孩子一起出去玩,平时从来不用批评的口吻教育孩子,而孩子也把小丽当成了好朋友,心里有什么话都和妈妈说。

可是随着孩子上了中学,小丽发现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自从上中学以后,孩子就再也不和小丽谈心了,母子俩相处的时间也少了。小丽有时也会安慰自己“孩子上学忙呢”,可即便如此,小丽还是觉得孩子和自己之间产生了隔阂。

有一次小丽去学校门口接孩子放学,以往孩子都会跑到小丽身边,而小丽则会轻轻摸一下孩子的头。这次孩子并没有跑到妈妈身边,而是一脸严肃地走过来,小丽没有察觉到孩子的异样,仍然习惯性地想摸摸孩子的头。没想到孩子突然一抬胳膊打开了小丽的手,一脸厌恶地对小丽说:“别总碰我!”小丽被孩子吓住了,她想来孩子可能心情不太好。

到了家里,小丽看孩子的情绪已经平复下来,就慢慢坐到孩子身边,轻轻地问孩子:“宝宝,今天在学校过得不开心呀?”孩子却没有表现出在学校门口时的异常,笑着对小丽说:“没有啊,今天过得特别开心!”不仅如此,孩子还和小丽讲了今天在学校的各种见闻,孩子高兴的样子一点也不像刚放学时的他。

一些家长都会刻意地放下自己的身段,和孩子成为类似朋友的关系,这样的亲子关系就被称为“密友型”亲子关系,那么密友型亲子关系具体是什么样的呢?

一、“密友型”亲子关系的特点

1.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年龄接近

我们会发现,和孩子形成“密友型”亲子关系的家长,在生活中往往也具有童心,对谁都是乐呵呵的,我们说这样的人心理年龄比较小。而相对的,孩子看上去却要比同龄的其他孩子成熟一些,孩子的心理年龄相对大一些。

这样一来,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年龄就会更加接近,即便相差三十岁,家长和孩子的许多想法仍然有共同点。这是“密友型”亲子关系形成的条件之一。

2. 家长很少批评孩子

在普通的家庭中,孩子犯了错之后会受到家长的批评,一些脾气不好的家长甚至会打孩子。但是在密友型的家庭中,家长很少批评孩子,甚至连一句重话都没有,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更多是以劝说和建议为主。

这是因为家长和孩子都把彼此当做了朋友,而朋友之间就谈不上批评一说。

3. 家长和孩子无话不说

孩子的心理变化总是很难捉摸,我们许多家长都为抓不住孩子的心而苦恼,而密友型的亲子关系就很令人羡慕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真的就像亲密无间的朋友一样,没有什么秘密,孩子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对家长说,而家长也会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并为孩子保守秘密。

许多家长都非常羡慕密友型亲子关系,事实上,这样的家庭关系虽然看上去非常和睦,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也会显示出其弊端。

二、“密友型”亲子关系的利弊

1.亲子关系非常牢固

密友型亲子关系的最大好处,就是有利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发展。要想成为孩子的朋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孩子看起来懵懵懂懂的,其实心里藏着不少事。可一旦孩子把家长当成了朋友,就会对父母敞开心扉、无话不说。

“密友型”亲子关系并不健康?父母不必放下身段,适当管束很重要

2. 孩子不好管教

在一般的家庭关系中,父母管教孩子靠的是成年人的经验和监护人的身份,但是在密友型家庭中,父母既是孩子的监护人又是孩子的朋友。如果父母尺度把握得好,就能既增进亲子关系,又能维持对孩子的管束力。然而大部分父母更愿意为了成为孩子的朋友,舍弃自己监护人的身份,这样一来父母就很难在管住孩子,一旦孩子出了大问题,父母又疏于管教,孩子就很可能会误入歧途。

3. 父母和孩子过于亲密

许多密友型家庭都会出现一个问题:父母和孩子的心理非常矛盾,既想和对方亲近又希望能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就是密友型亲子关系的最大弊端。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多亲近一些,但是等孩子长大之后,父母和孩子的心态都没有改正过来,亲子关系可能会变得非常矛盾。

密友型亲子关系虽然能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但是从长远来看,它仍然不利于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所以密友型亲子关系其实是不健康的。

三、“密友型”亲子关系并不健康?

1. 家长和孩子应该保持一定距离

我们都说“距离产生美”,不光陌生人、朋友之间要保持距离,即便是看似亲密无间的亲子之间也应该保有一定的距离。因为距离不光能维系住亲子关系,更能让双方都留有自己的隐私。尤其是孩子,孩子在青春期这段时间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时的孩子是最需要隐私的。

2. 家长的管束力非常重要

家长的责任不光是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教孩子做人的道理。而密友型家庭虽然关系和睦,但家长不好对孩子说太重的话。孩子在犯了错之后,家长就要及时批评,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只有家长具有对孩子的威慑力,孩子才能服从家长的管教。

3. 在适当的时候成为孩子的朋友

密友型亲子关系虽然不健康,但也并不代表家长要始终对孩子板着脸。平时家长是孩子的教育者,到了该放松的时候,家长可以变成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一起玩耍。

该严肃的时候严肃,该融入的时候融入,这样才是有经验的家长的做法。一味地用家长的身份压制孩子是不行的,而过于纵容孩子也绝不是件好事,只有把握好和孩子相处的尺度,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家长。

互动话题:各位家长朋友们,你们对于密友型亲子关系是怎么看待的呢?你们又是如何处理和孩子的关系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我们一同探讨!

------------------------------

关注、转发、分享【话梅的妈妈】文章,话梅擅长婴幼儿成长知识、儿童教育注意事项、幼儿成长过程中棘手问题等所有的育儿问题都会在这里为您解答,给您最专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