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站在明兰当时的角度来看,而不要站在一个已清楚所有前情后事的旁观者来看。换言之,如果你是明兰,你的选择会和她一样吗?把自己代入明兰,就好理解了。
对贺弘文:
明兰和曹表妹的第一次见面
明兰不接受贺弘文纳曹表妹为妾,从一开始,态度就非常坚定,当时看到这里,我也很奇怪。
按常理,那个年代纳妾是常事,又是一个容颜已毁的苦命人,这个时候稍微心软一点,觉得对自己也没有威胁,很可能就会听劝同意了。
不得不说明兰很懂识人,她最开始问的是贺弘文的意见,结果贺弘文的意思也是纳妾,这时明兰才严正表态,道理很明白:你想帮她没问题,但是帮她不是只有纳妾这一条路,可你们为什么非要选这一条路?
贺弘文感情经历少,人单纯,没有想到情有可原,听了明兰的话,看他当时的表情应该也觉得有道理。
可曹表妹听到要用其他办法帮她,马上哭天抹泪地说那样自己就活不成了,贺弘文就再没有表态。
这个时候,从小见惯了林小娘做派的明兰,怎么会看不出曹表妹的持弱相胁的心思和贺弘文的心意呢?
虽然贺弘文明确表明明兰在自己心里是最重要的,但是心软却成了他的短板。
明兰和曹姨妈的第一次见面
明兰和曹姨妈第一次见面,原本是曹姨妈想借机在贺弘文母亲面前,以长辈的身份扮可怜逼明兰不得不让步的,可没想到却被明兰反将一军,被怼的恼羞成怒。
曹姨妈仗着和贺弘文母亲的血缘关系,以长辈的身份带着傲娇地对明兰说教,让她同意,否则就是不识大体。她的做法比起女儿,显得拙劣太多,连贺弘文都忍不住出面呵斥她,聪明如明兰又怎么会看不出呢?
这两次见面,足以让明兰看清曹姨妈母女的嘴脸,但是贺弘文的不作为才是让她最寒心的。
明兰真实的心意
明兰后来跟祖母说过一番心里话:与人相守几十年,终究还是要看看,最低处的那儿,能不能忍得下去。如果忍不了,再好的人也不能要。贺弘文的最低处不过就是心软,面对曹姨妈母女的死缠烂打,他心里明白,但始终狠不下心来拒绝。
其实以明兰的品性,她对曹表妹未必有多讨厌,只是面对曹表妹的持弱相胁,贺弘文却并没有和明兰站在一起,甚至连个公平的机会都没有给她。
贺弘文的态度才是明兰坚决反对他纳妾的原因。
对顾廷烨:
婚后的第一个女人
明兰和顾廷烨成亲后,第一个被要求纳的妾,是婚后第一天被小秦氏推出来的侍女红绡,对于这个顾廷烨“以前的女人”,明兰也是一口回绝了,她同样说过一句话:这要问二郎本人才可以。最后因为反对激烈,明兰还自罚去跪了祠堂。
而顾廷烨的做法,很明显和明兰站在了一起。他告知了明兰,红绡其实不是他的人,但那个女人也是个可怜人,并亲自出面妥善给红绡安排了一个好人家,最后皆大欢喜。
事后明兰对顾廷烨吐露自己的心声:祖母曾说贺弘文好,可同样是对可怜人,贺弘文却独留我一个人去面对,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不可怜的一方理所当然应该让下步,在那样的境况下,我纵是说对了也是错。可是你却能冲在我前面解决这些事,让我免了很多尴尬,也给了我一个公平。
他们的信任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所以,对明兰而言,顾廷烨的态度给了她很大的信心,也让她感恩于心。
明白顾廷烨态度后
再后面很多被别人送来的女人,明兰都拒绝了,因为知道她们都是别有用心。只是她对顾廷烨解释的时候,总是不忘说等以后形势稳定了,再给你纳妾。
其实她真正在意的不是纳妾这件事,而是自己是否能得到公平。既然明白了顾廷烨的态度,她自然就没有那么介意了。
而且之前顾廷烨亲自处理红绡的事,让明兰对他始终心存感念,可能也是想回报他,所以才一直解释后面再给他纳妾。
第一个被纳的妾
明兰给顾廷烨纳的第一个妾,是顾廷烨姑母送来的凤仙,她对顾廷烨的说法是:之前已经拒绝了太多别人送来的女人,现在姑母送来的人再拒绝,难免被人说不是,既然总归要纳妾,不如收一个放心点的,姑母总不至于害你吧。
所以这个妾,是明兰权衡利弊后收下的,这里面她考虑的都是顾廷烨的安危。
至于后面她对凤仙非常照顾,甚至有意给机会让顾廷烨和凤仙独处,因为她那时认为凤仙只是一个普通女子,既然收了就应该好好对人家,这也符合明兰的善良本性。
而对顾廷烨,也许她认为自己只有尽好一个贤惠大娘子的职责,才能对得起顾廷烨对自己的支持。顾廷烨对她的好,让她觉得自己没有理由去吃一个妾室的醋。
所以男人的态度才是关键,决定了女人是否吃醋,也是明兰前后态度大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