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发出超亿元财政“红包”后,三水又放大招支持实体经济

2020-04-28   南方plus客户端

4月28日,三水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下称“三水区经科局”)召开媒体通气会,对近日出台的《佛山市三水区全面巩固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活力“十五条措施”》 (下称“十五条”)进行专题解读,新政策措施在企业融资等五大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降低扶持门槛,全面巩固提升三水实体经济发展活力。

据统计,三水近3个月内已发出超亿元财政“红包”,支持辖区各类市场主体应对疫情平稳发展。

日丰企业集团三水生产基地通过加大技改力度,近年自动化率不断提高。图为日丰企业集团三水生产基地。林洛峰 摄

新出台的“十五条”涉及五大方面,包括:加大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加大企业转型升级支持力度,加大企业开拓市场支持力度,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加大涉企政务服务力度。系列政策措施涉及超4亿元资金投入。

在落实中央、省、市惠企政策基础上,三水自2月10日以来出台全面撑企“二十五”条等系列举措。“十五条”在前期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延伸和加码,使三水从疫情防控时对企业“输血”,逐步转变为全面复工复产后刺激企业“造血”。

比如,“二十五条”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中小微企业增量贷款,对辖区疫情防控物资重点保障企业一定期限新增贷款贴息,“十五条”则提出从全面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持续扩大“保险贷”融资规模和助力企业渡过资金难关等方面入手,重点破解企业生产经营进入正轨后出现的资金难题。

此外,“十五条”中包含7条创新举措。比如在创新发展方面,三水首次提出支持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聚集城市(佛山市除外)建立“离岸”研发机构,并给予场地租金50%的扶持,单个企业最高100万元。

三水区经科局有关负责人说,“十五条”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也希望实现“花小钱、办大事”的预期目标,此次三水出台实施系列措施,注重鼓励和引导企业强身健体,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甚至可以“危中寻机”实现“弯道超车”。

据悉,自疫情发生以来,三水已投入巨额财政资金,兑现一系列政策举措,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应对疫情,平稳健康发展。据统计,截至4月底,三水为企业拨付补贴8671.9万元,三水辖区银行机构年内通过新增投放、转贷续贷、展期延期、降低利率等措施支持企业1695家,涉及金额78.95亿元。

4月16日—5月16日,三水启动“促消费、惠民生”活动月,期间将发放三批合计90万张消费券,总金额达3000万元,预计拉动市场消费超1.5亿元。截至4月底,前两批2000万元消费券已投放市场,餐饮、旅游景点、酒店住宿等服务业重启活力。

【南方日报记者】林洛峰

【作者】 林洛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