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华在日本说出“支持莫雷”的话时,火箭队这位总经理闯下的大祸正变得越来越难以收拾。
尽管萧华所谓的“支持莫雷”其实是“支持莫雷有自由言论的权利”,但粗放或者精细地解读已经没有太大意义,说到底就是“支持莫雷”,而这是中国人绝对不肯接受的。这个事件发展到现在,远远不是莫雷甚至萧华能控制,美国的政客们正适时地抓住机会,将事件无限放大。
莫雷的推特只是蝴蝶的翅膀,排山倒海的风暴已经席卷而来。
此时火箭队正在日本,准备和猛龙队打季前赛。按照计划,萧华先去日本,再到中国,亲临全部四场季前赛。但央视声明暂停NBA直播,已经抵达上海的篮网队取消了“关怀行动”,显示事态愈发严重。
萧华正面临二十年来NBA在中国最可怕的困局,最终,他做了一道简单的算术题:240>55。
240亿美元,是NBA与美国转播商签订的9年直播收入,55亿美元是腾讯未来五年直播价格15亿美元与NBA中国公司价值大约40亿美元的总和。
在昨天的文章《莫雷,你莫越雷池一步!》的文章里,我指出了这个事件的本质:这不只是“言论自由”冒犯了中国球迷和赞助商,而是用双标在对待另一个国家。
这种双标是NBA判断与决策的依据,还有美国舆论大环境为背景,而中美双方对这个事件的认知,有着巨大且难以逾越的鸿沟。
在巨大的利益差距面前,萧华选择了“断臂求生”。莫雷曾有机会第一时间彻底深刻地道歉,如果那样做了,哪怕被炒鱿鱼,NBA也只是断一根手指。但他选择了含糊其辞的声明,NBA也发了所谓的“道歉”声明,这两份声明隔靴搔痒,使火箭队在中国的合作与传播遭到全面中止,这相当于剁手。
我相信此时萧华已经意识到了一点:危机公关的重点已经不在中国,而是在美国。
关键是NBA的那份声明,在我们看来是隔靴搔痒,而美国人一边倒地认为,NBA以所谓的“言论自由”为代价,在向中国屈服。
萧华既然已经来了亚洲,却没有第一时间到中国,而是按原计划去日本季前赛,我认为是他放弃努力的一种表现。对他来说,巨大的损失已经既成事实,他需要防止美国本土对NBA的围攻。正如他在东京说的那样:“毫无疑问经济影响很明显,那条推特已经造成了相当巨大的后果。”
萧华正在为他此前犯下的错误买单,他只是怕再次买更大的单。
他的错误在于所谓的“鼓励球员就公共事件自由表达言论”的说法,因为他在NBA董事会后正式说了出来,变成一项既定的政策。
早在2014年,詹姆斯为了抗议美国警察枪杀黑人,曾身穿带有“我不能呼吸”字样的训练服出现在场上。2016年特朗普上任后,一系列针对移民的政策招来广大职业运动员的不满,在橄榄球界有大批球员在赛前唱国歌时单膝下跪,以表达对特朗普的抗议。这波单膝跪地的浪潮在2018年被禁止,NFL规定球员要么按规定站着,要么留在更衣室。
而在NBA有明确的条例,要求运动员赛前奏国歌时庄重地站立,所以球员通常在球衣上做文章。在2016年,WNBA明尼苏达山猫队球员身穿的训练服上都写着“黑人的命也是命”,萧华对此表示不满。
为了转移NBA自身的压力,他要求赛前仍然按规定着装和参加奏国歌仪式,但球员可以通过社交平台自由地表达想法。
萧华在2016年说:“我倾向于球员在赛前遵守统一的规定,不管在NBA还是WNBA。我认为(在球场上表达)是一个很滑的斜坡,界限模糊,一名运动员利用球场——无论在比赛中还是赛前——作为政治表达的平台,到底怎样才算合适?我认为这么走下去对我们太危险。”
一方面是来自政府的压力,另一方面又是球员的压力,萧华采取了两边平衡的做法,他说:“我更愿意球员利用他们既有的平台去表达,比如社交媒体、记者会、更衣室接受采访等,不管是什么方式,只要能让他们的政治观点表达出来。”
所以,NBA就形成了一种风气,球员、总经理在推特、Ins、脸书等社交平台上“畅所欲言”,懂的不懂的,了解的不了解的,都愿意插上几句嘴。
萧华企图利用社交媒体缓解NBA的压力,只要不在赛前赛中的球场上,你说什么不关我NBA的事。他非常清楚,NBA黑人球员居多,他们对特朗普不满,如果不让他们表达,就会引火烧身。
然而,想两面讨好搞平衡,总有一天会出事。他以为这些球员或总经理只会利用社交媒体议论美国国内的事,哪里想到,他们还会去说国外的事,而那根本不是他们的擅长。在美国,看上去新闻自由、言论自由,事实上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话语权都掌握在媒体手里。这些球员打球很厉害,对国际上的事,认知水平跟普通老百姓差不多,都是媒体说什么他听什么。
勇士队教练科尔说,他不会人云亦云,自己不懂的事不会乱说,会多听多听多问。但在NBA,科尔这样的人太少了,他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曾在黎巴嫩当校长,被枪杀在街头。他的经历远远不是其他人能比。
视频:大嘴史蒂芬·A·史密斯抨击莫雷
作为一个超级理工男,莫雷和球员的认知水平没什么区别。那些球星,还有赞助品牌会时刻提醒他们说话小心,莫雷作为一个推狂,如果NBA不加以管束,踩雷是迟早的事。
上面这个视频,是ESPN著名的“大嘴”史蒂芬·A·史密斯的个人节目,他深刻地揭示了莫雷在这个事件上如何无脑和自私,完全不顾可能给球队和NBA带来的巨大影响。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史密斯的情绪,我特地做好了翻译和字幕。
然而到现在为止,这是仅有的一位球评说出了真话。作为一名“大嘴”,史密斯平时以评论出位闻名,说话尺度很大,很多时候球星都不把他的激烈批评当回事。所以,史密斯言辞恳切而真诚的节目,只在中国引起好评,在美国反而没有什么影响。
那些有事无事都会找中国毛病的媒体,这下更是开始了狂欢节,一边倒地指责萧华为了经济利益打压言论自由,标题惊悚如《全世界最大的职业体育联盟向中国屈服》。这一切,都让他担心NBA在美国的未来。
此时中国球迷无限怀念斯特恩,他辛苦经营的中国市场,看上去被莫雷的一条推特要毁了,其实是他的继任者八面玲珑的风格埋下的祸根。
一个国际大公司,不懂得去了解自己的伙伴和市场,不对公司的员工进行教育和制约,这是萧华在手机时代最大的失败。
斯特恩懂得去了解他的合作伙伴,努力去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而他更能判断一些潜在的危险,将它们止于摇篮里。当年斯特恩不顾球员大面积反对,出台“着装令”,如今的萧华哪里敢?
55对240,的确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但55也不是一个小数字。而在这个数字代表着NBA几十年来海外拓展的成果,眼看就要毁于一旦。
这是一个双输的死局,但我们在大是大非面前,选择了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