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40岁的日本杂志《BRUTUS》,看看这40年在流行什么

2020-06-14     一夜美学

原标题:跟着40岁的日本杂志《BRUTUS》,看看这40年在流行什么

*因微信规则变化,拜托各位将我们 星标收藏,文末点击 在看,方便正常接收推送。

熟悉日本杂志的你一定对《BRUTUS》不陌生,从最初的“日本男士生活指南”,到如今走进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知不觉《BRUTUS》到今年就已经 40 岁了。大到一场旅行,小到一块点心,书页间的温热从来不曾变凉,这本 40 不惑的杂志好像对前方的道路更加明朗。从 6 月 1 日开始,《BRUTUS》在官网分享了 40 年来所有杂志的封面,让我们一起看看这 40 年都在流行什么。

大力水手的情敌

《BRUTUS》创刊号

《BRUTUS》的诞生与“大力水手”《POPEYE》颇有关系。1980 年,《POPEYE》所属的 MAGAZINE HOUSE 决定开辟一条新的路——主打“日本男士生活指南”的《BRUTUS》在这年 5 月诞生。

与《POPEYE》不同, 《BRUTUS》最初的定位更偏向成熟男士,第一期创刊号就有铃木清顺、桑田佳祐、小林信彦这些资深文化人登场,饮酒、商务穿搭、中高端摄影器材是杂志内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

左一 Olive,左二 POPEYE,左三 BRUTUS

熟悉《大力水手》动画角色的人可能会猜到《BRUTUS》的刊名来源。“POPEYE”是大力水手的名字“波派”,“BRUTUS”则是大力水手的对头兼情敌“布鲁托”,周旋于他们之间的女生奥莉佛也在 1982 年被借鉴为主打城市女孩的杂志《Olive》。

6 月 1 日,《BRUTUS》的官网分享了创刊号的整本内容和它诞生 40 年间的每一期杂志封面,透过这些封面设计,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十年《BRUTUS》分享内容的变化,窥见它越来越吸引人的原因。

过去的40年在流行什么

1980s

给从《POPEYE》毕业的大人们

最早的《BRUTUS》始于《POPEYE》的两位创始人木滑良久、石川次郎 “让我们为《POPEYE》的毕业生制作杂志”的想法,定位的受众是在城市里小有成就的“大人”们。

左:1980 年 8 月号《父辈的时代》

右:1980 年 9 月号《向父亲致敬!海鸣威》

《BRUTUS》认证的精选集《父辈的时代》和《向父亲致敬!海鸣威》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将优秀的前辈分享为大人们的榜样。

左:1982 年 10 月号《纽约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区》

右:1983 年 9 月号《新发现,布鲁托的洛杉矶》

左:1984 年 10 月号《巴黎重塑计划》

右:1989 年 9 月号《意大利·现在要学习的国家》

在制作第一期创刊号之前,创始人木滑良久和石川次郎前往巴黎、伦敦、纽约和洛杉矶这四个国际大都市进行走访研究,80 年代不少专题都与这些西方城市有关。

擅长学习的日本人将当时西方最流行的城市文化带回国内,从创刊号的内页也能看到不少西方面孔。在每个城市里,他们都遇到了很多工作出色,生活愉快的人。

左:1980 年 10 月号《令人羡慕的夏威夷房产指南》

右:1981 年 1 月号《绅士学入门》

左:1981 年 6 月号《墨西哥的阳光与海的嘉年华!》

右:1988 年 6 月号《 商业精英,放下工作!》

因此 “愉悦”成为了创办初期的核心思想,从生活方式、文化指南等方面,《BRUTUS》力图吸引都市精英男性们的眼光,它分享过垂钓、房产、度假,甚至不少关于两性的内容,定位十分精准。在最早的十年,《BRUTUS》就展示出了它优秀的选题能力。

左:1982 年 6 月号《居住空间学》

右:1983 年 1 月号《居住空间学·2》

从 1980 年 7 月起,《BRUTUS》由月刊改为双周刊,推出不少特辑。1982 年亮相的《居住空间学》至今仍在推出,也是读者最喜欢的专题之一。

1990s

引领时代潮流的媒体

20 世纪的最后一个 10 年,泡沫经济破灭,《BRUTUS》的发行从注重数量变为对质量的更高要求,不过数量也并不见少。在这一时期,《BRUTUS》足够自信,朝着“引领时代潮流的媒体”这个目标出发,内容以 设计、葡萄酒和建筑居多。

左:1990 年 6 月号《世界广告水平到此为止!》

右:1990 年 11 月号《室内装饰》

左:1991 年 5 月号《美式设计大爆发》

右:1991 年 11 月号《设计师的房间》

从广告设计到室内设计,再到服装设计,《BRUTUS》竭力分享世界上最领先的设计风潮,将好品味带到日本国内。

左:1996 年 11 月号《著名建筑师提供的公寓信息》

右:1997 年 11 月号《著名建筑师提供的公寓信息 2》

左:1998 年 12 月号《现在,“不要盖房子”。》

右:1999 年 12 月号《可以在东京23区建房吗?》

同样被引进的还有建筑上的好品味。80 年代后期,日本建筑师矶崎新、安藤忠雄等人在西方有了影响力,日本社会对于建筑设计有了兴趣与底气。由安藤忠雄参与的几本《著名建筑师提供的公寓信息》都十分受欢迎,还让“设计师公寓”这个词诞生。

左:1990 年 9 月号《是色情,还是淫乱?》

右:1991 年 6 月号《 赝品是文化吗?》

左:1996 年 9 月号《这就是日本的披萨吗?!》

右:1997 年 1 月号《好的设计,已经不需要了吗?》

不同于 80 年代的完全分享与入门指南,这一时期《BRUTUS》还策划了几期话题性的内容,包括 “批评”类的专题——这在日本杂志届算是一个十分大胆的尝试,各种反应络绎不绝,也让人们开始思考“什么是批评?”

左:1996 年 10 月号《你还不认为“葡萄酒是一种知识”吗?》

右:1997 年 6 月号《毕竟,我喜欢红酒。》

左:1998 年 2 月号《红酒果然还是法国的。》

中:1998 年 3 月号《葡萄酒的新经典。》

右:1998 年 3 月号《意大利葡萄酒教科书。》

1996 年至 1998 年间,《BRUTUS》做了不少关于西方酒的特辑,日本酒类市场敞开大门,愈加国际化和大众化。

2000s

从事物到人物

21 世纪的头 10 年,《BRUTUS》最典型的变化是从介绍铺天盖地的事物变成了专注于某个人的深入介绍,这也是《BRUTUS》开始更有深度的一个标志。

左:2003 年 11 月号《昆汀·塔伦蒂诺特辑》

右:2005 年 9 月号《 你知道杉本博司吗?》

左:2007 年 1 月号《WHY?WHAT?酷·日本!?》

右:2008 年 7 月号《紧急特辑·井上雄彦》

从 2003 年起,《BRUTUS》开始策划 “one man, one theme” 系列,从昆汀·塔伦蒂诺开始,杉本博司、大友克洋、井上雄彦等人都登上过这个栏目,每次都会 用 60 页的大篇幅全面梳理一个主题人物

2008 年《紧急特辑·井上雄彦》这种“紧急特集”或“临时增刊”字样的杂志则是日本杂志用来试探市场热度的有趣尝试,小小的文字游戏往往具有一股魔力,让你忍不住最快买到手,生怕跟不上时代与文化发展的脚步。

左:2000 年 4 月号《美术馆、教科书上都没有记载,这是什么艺术》

右:2000 年 10 月号《唐招提寺消失了!?》

左:2001 年 9 月号《村上隆和奈良美智》

右:2002 年 9 月号《日本艺术?当代艺术?》

这 10 年也是《BRUTUS》艺术化的 10 年,从 2001 年的《唐招提寺消失了!?》开始,日本艺术越来越频繁出现。

左:2004 年 9 月号《日本最好吃的特产》

右:2005 年 2 月号《日本最好吃的特产 2》

2007 年 9 月号《日本最好吃的特产!决定了!2007 大奖赛!》

2004 年推出的《日本最好吃的特产》专题也颇受欢迎,收集到 256 个项目,热度延续至今。

左:2000 年 8 月号《住在湘南。》

右:2000 年 12 月号《歌舞伎》

左:2003 年 5 月号《对新时代寿司的了解更加美味!》

右:2008 年 5 月号《一本关于美味面包的教科书》

不知不觉间,《BRUTUS》就在这 10 年变换了杂志方向。事实上, 从 2007 年开始,《BRUTUS》更多关注书籍、电影、音乐、时尚、室内、食物等和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也因此受众更加广阔,不再只是成熟男性的“圣经”。

左:2008 年 8 月号《每一次平静的心情,书,音乐。》

右:2009 年 3 月号《是猫》

而且,比起前 20 年来说,日本本土的内容比例大大增加,这或许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2010s

流行文化综合杂志

离现在最接近的这十年,《BRUTUS》越来越全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综合性杂志。它总能走在流行文化的一线,捕捉都市人最感兴趣的话题,也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内读者熟知。

左:2012 年 4 月号《 大友克洋特辑》

右:2013 年 12 月号《小津安二郎特辑》

左:2016 年 3 月号《森山大道特辑》

右:2018 年 2 月号《山下达郎特辑》

“one man, one theme”系列被延续下来,直到今天,越来越多有所耳闻的艺术家走进《BRUTUS》里,被我们熟悉。

左:2012 年 6 月号《露营吧!》

右:2012 年 12 月号《 汽车生活》

左:2013 年 5 月号《走吧。》

右:2013 年 7 月号《Comfort Life 镰仓・逗子・叶山 5 年后的舒适生活》

《BRUTUS》也捕捉了很多逐渐兴起的新的生活方式,相比以前的城市生活介绍,流行的新生活似乎返璞归真,又重新回到自然中。

左:2013 年 5 月号《居住空间学 2013》

右:2014 年 5 月号《居住空间学 2014》

左:2013 年 6 月号《值得尊敬的“日用品”》

右:2014 年 2 月号《续·值得尊敬的“日用品”》

左:2014 年 6 月号《喜欢咖啡馆。》

右:2016 年 6 月号《喜欢古着。》

无论是从之前延续下来的专题,还是 2010 年代创新的专题,都十分赏心悦目,从内容到封面设计,有着更加坚定可辨的日式风格。

左:1980 年 11 月号《书的特辑》

右:2013 年 6 月号《喜欢旧书店。》

值得一提的是,1980 年《BRUTUS》做的第一期《书的特辑》里附的书店街地图上的很多书店,现在依然健在,并出现在 2013 年的这本《喜欢旧书店。》特集里。恐怕当时的编辑都已经退休了,白发苍苍的古书店店主却还在坚持。就好像 《BRUTUS》似乎永远不会枯竭,杂志里有的只是蓬勃的生命力。

《BRUTUS》的灵魂人物

《BRUTUS》越来越鲜活,离不开选题的精妙,而“一击即中的选题,并不在桌子面前。”这正是主编 西田善太的秘笈。

西田善太

1987 年,西田善太进入博报堂担任文案编辑, 4 年后就入职了 MAGAZINE HOUSE,他曾先后在《BRUTUS》《GINZA》和《Casa BRUTUS》历练过,直到 2007 年开始正式担任《BRUTUS》的主编。

也许有的杂志选题是主编和编辑们最感兴趣的东西,但若这样做,《BRUTUS》恐怕不会这样常青。西田善太会和编辑去调查当下流行的东西是否能引起足够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要如何融入进特辑中,这个过程并不轻松,但是一种良性的学习过程。

2017 年 3 月号《崭新的茶文化》

2017 年做《崭新的茶文化》这一期时,咖啡仍是更流行的饮品,但西田善太早已对咖啡感到厌倦。他发现世界各地的茶包设计正突飞猛进,却缺少伯乐将其统一介绍。西田善太在笔记本上贴上茶袋包装,写上感想,找各种喜欢茶包的人,和他们聊天。最后由编辑进行深入探索,这一期意外地非常成功。

西田善太就是《BRUTUS》的领航员,对于自己的职能,他这样解释:“ 通常我会看最大的地方和最细微的地方。概览整本杂志的框架,确认流程、版面,这是最大的地方。细致的地方,就比方说附注的位置,图片的说明不足,等等。尤其在后半部分的时候,因为本身对主题已经足够了解,编辑有时会变得钝感,会理所当然认为‘读者肯定也懂吧’,随意插入一些专业词汇。因此检查得最频繁的,就是这些可能会造成困惑的地方。”

在西田善太看来, 一本杂志的风格会随着主编的更迭而发生改变,主编的个人魅力其实也影响着杂志的魅力。他常跟学生说:“就算做不成迷人的人,也千万别做乏味的人。一个人的魅力虽然由别人评判,但自己至少可以做到不无聊。”“好奇心再加一点奉献精神”是西田善太获得个人魅力的方法,也是他想给年轻人的建议。

2020 年 5 月号《去旅行的某一天》

最近接受采访时,西田善太说自己目前最喜欢的一本是 4 月 15 日发行的《いつか旅に出る日》(去旅行的某一天)。虽然现在还未恢复到正常的旅行状态,但他们还是选择推出了这一期,封面上加利福尼亚的 BIG SUR 山崖海景的图片让限制了很久的旅游心仿佛飞了起来。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期反而挺受好评,“做杂志真是很有趣,不光要好的内容,封面和标题的“包装”反而是最先打开读者心扉的。”

B&B 书店

安藤忠雄和松本隆

据西田善太透露,大概在秋天时,《BRUTUS》会举行 40 周年的庆祝活动,在下北泽 B&B 书店里开展⻓达 40 天的对谈,以安藤忠雄和松本隆为代表汇集很多有才华的人士。如果到那时,你正好在日本,不妨去听一听,更深入地感受《BRUTUS》的魅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ViQtnIBiuFnsJQVfwU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