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团结全县侨界群众,重温宝应历史文化,11月25日下午,宝应县侨联邀请侨界代表参加了“聆听历史,展望未来”宝应县侨联文博行主题活动。
活动中,侨界代表们一行走进了县南街的水巷口,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周恩来少年读书处”,了解周恩来陪伴过继母陈氏回到宝应娘家,与大表哥陈式周的“水巷书缘,知交终身”的真挚友谊,感受周总理“伟人乡情,大爱无疆”的人格魅力。
在老城古巷里,侨界代表们兴致盎然地参观了位于老城的西南隅的学宫。学宫又名孔庙,是宝应旧时儒学的中心,也是小城历史文化辉煌的见证。初冬时节,大成殿前面的两株树龄达四百多年之久的银杏树,金黄的银杏叶在夕阳的照耀下越发金黄,夕阳笼罩下的学宫,更显出历史的厚重感。
当大家走进宝应现存规模较大的清代建筑之一——朱氏家祠时,纷纷赞叹。通过讲解员的仔细讲解,朱家“一门兄弟三进士,两代世家五车书”的故事让人感慨钦佩。
参观结束后,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了雕版印刷的发展历史及制作过程。在她们的指导下,侨界代表们亲自尝试雕版印刷的印刷过程,深刻体会到雕版印刷所传承的历史厚重感与文化独特性。“生孙诚庆,世守祖德,绍文献之家声,秉忠良为国柱。”朱氏家祠的家训家风带给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重视家风家训的传承,在这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穿透时空。
座谈会上,侨眷们畅谈着自己的感慨,热情地对侨联工作提出很好的建议。宝应县委统战部副部长、侨联主席张剡说,侨联是党和政府联系侨界的纽带和桥梁,通过在宝侨眷将爱国爱党的情怀传达给海外的亲人,同时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她真诚地邀请海外侨胞能常回国、回家乡宝应来看看,亲身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希望海外的侨胞积极投身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文/乐玉鸿 张学芹)
编审/黄河
主编/阿紫
责编/念一
视觉/小鱼
本文系晚安宝应(ID:waby2019)出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