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家老店
都是一个城市的历史缩影
这些金字招牌历经沧桑
见证时代变迁
仍屹立不倒
在岁月沉淀过后
反而更加熠熠生辉
西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是名头最大、字号最为响亮的西安小吃之一。
三百多年前由贾三的先人从南京迁至长安,回民贾三(原名贾志亮)在祖父辈、父辈的经验基础之上,始制了“贾三灌汤包子”。
贾三灌汤包子以其玲珑剔透、鲜香肉嫩、皮薄筋软、汤醇汁浓、油而不腻,成为了西安古城清真饮食一绝。
西安“辇止坡”老童家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在清代初年,由西安童氏所创制。
相传1900年慈禧太后逃难至西安时,对老童家腊牛羊肉大加赞赏,并由兵部尚书之师邢庭维手书“辇止坡”三字并制成匾额悬挂门口,从此便闻名遐迩,近百年来长盛不衰。
老童家腊牛羊肉色泽红润,肉质酥松,膘肉分明,味美香醇,既易消化,又富营养,配上二两白酒很是过瘾。
享誉西北的“中华老字号”德懋恭,创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店名取自“予懋乃德”,注重商业信誉,谦恭待人、希望事业茂盛发达之意,是西安仅有保持传统工艺制作糕点、国有性质的百年老店。
德懋恭水晶饼选料上乘、工艺考究、其馅晶莹透明,为秦式糕点之首,在清末被皇家钦点为贡品,被誉为“享誉西北、陕西为最”,也是古城西安的名片式产品。
如今,德懋恭已经成了过年过节送礼佳品,西安人从小吃到大的味道,承载了很多人童年的回忆,永远留存于味蕾记忆。
薛昌利大米皮是其祖父薛守信于宣统二年(公元 1910 年)偶生想法,根据历史传说及资料记载用大米面试蒸凉皮,街坊邻居都觉美味可口,并大加赞扬。于是薛守信老人每天挑担沿街叫卖,生意红火……
薛家米皮色泽白润,口感筋道细腻,辣油喷香扑鼻,是陕西凉皮的代表之一。米皮蘸上美美一坨辣椒,再配上肥瘦相间、酥脆焦香的肉夹馍,吃个肚圆,满满的幸福感。
清代
早些年这只是一间很小的铺子,那时的老板还是贾永信,推一个小车沿街叫卖熟食,兜售腊牛羊肉、花生米、油茶,贾家的金字招牌便是由他打造。
贾永信的肉制品,选用秦川黄牛及秦陇大尾绵羊为肉源,工艺考究,做工精细,色、香、味、形俱佳,其色泽红润,瘦而不柴,肉质疏松,鲜香可口,堪称“美食一绝”。
贾永信如今已是西安驰名商标,各大超市都有贾家的商品,不光有腊牛羊肉,花生米,油茶,还有各种甜食,干果制品,几乎可以包圆了西安土特产~
老徐家柿子饼由徐俊谦创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作为古城西安的特色小吃,以选料精良、制作独特、质软爽口,且不加色素而著称,深受海内外食客青睐。
黄桂核桃仁、花生黑芝麻、八宝豆沙......口味众多,应有尽有!现炸现卖,刚出炉热乎乎有点烫嘴的时候最为好吃,外皮酥脆、内馅软甜。
西安著名名牌汉族小吃,由樊凤祥父子创于1925年。腊汁肉是一种用酱锅卤制的酱汁肉,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长。
樊记腊汁肉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 与众不同。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含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
一家老店
一种情怀
菜品可以被模仿
但感情却复制不了
这些老招牌
吃的不仅是味道
还是历史和记忆
它陪你长大,亦可以陪你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