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我为何要让你做家务?”这位妈妈的回答,获赞无数

2019-09-26   曦曦妈说教育

在这个以成绩论英雄和溺爱铺天盖地的时代,很多孩子都对做家务这件事情嗤之以鼻。

他们心安理得的认为,做家务就是父母要做的事情,自己只负责享受一家人的疼爱即可;他们习惯性把父母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不仅家务事情不帮着父母做,自己的事情也巴不得让父母完全代劳;他们对于自己只知享受,不懂付出和感恩的行为,颇为自豪,甚至将此当做谈资来进行炫耀……

在《少年说》里,有一个男孩向同学们吐槽自己的烦恼——妈妈总是让我一个男孩子干各种家务。台下的妈妈听了之后,做出了教科书式的回答:

“儿子,将来你的另一半,她也是千娇万宠的一个孩子,她也是她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为什么她要跟你受委屈呢?为什么她要承担全部的家务?她也要工作,她也要学习,她还要带孩子……

你现在做家务,你会有责任感,你将来的时候,你会对你的家人承担责任。作为一个男孩子,你长得很帅,但是你将来如果能泡得在书房,下得了厨房,能担当,有责任,那么你的未来一定很幸福,跟你在一起的人,也一定会很幸福。

无论你有多大的学问,你会说几门语言,这都不重要。我希望你能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纯爷们!”

可以说,这是一个三观极正的好母亲,我相信她培养出来的儿子,今后一定不会差。虽然男尊女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在很多老人和父母的眼中,依然认为做家务是女孩子的事情。关于让不让孩子做家务这件事情,曦曦妈也希望各位能够好好反思以下几点——

(1)摒弃传统观念,让儿子也参与到家务劳动中

我有个高中同学,作为独生子,他一直享受着家里最高的待遇。前几年,他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刚进门还没五分钟,他奶奶就毫不客气的对他说:“去,叫她把水槽里的床单洗了。”命令的分贝霎时间传到了那个女孩儿的耳朵里,她礼貌的告别后离开了。

做家务,不是女孩子的特权。很多父母会说,男孩子将来就是在外闯事业的,所以他们可以被赋予不做家务的特权。可现实生活中,长大后的女孩儿,为人母亲之后不仅要上班挣钱,还要教育和辅导孩子,更是囊括了所有的家务。

而再回头看看长大后的男孩儿们,即便是为人父亲之后,他们依然普遍喜欢打游戏,孩子自己不管,家务自己不动手,挣的钱也不一定最多。家长会得到表扬还说是自己的基因足够好,家长会得到批评回家就开始责备孩子妈妈教子无方……

现实生活中的这种普遍现象,已经成为了“妈妈就该做超人,爸爸就该啥不管”的诟病。如今,无数人都在吐槽,当代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男性的要求却越来越低,这其实也是很多家庭矛盾滋生的根本原因。

正如文初的那位母亲所说,每个女孩儿都是父母手心里的肉,她不应该成为整个家庭的顶梁柱,而应该双方都有同等的付出,这样的家庭才会幸福和睦。作为新一代的父母,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摒弃传统观念,要学着鼓励儿子也参与到家务劳动中。

(2)请记住,愿意主动做家务的男孩儿更有责任心,也更有担当

前几天,我在某公众号上看了一篇文章,题目为“如果有下辈子,你还会选择现在的老公吗?”网友们的回复既现实又惹人心疼,比如:“下辈子弱遇上他,我掉头就走。”“本以为他能为我遮风挡雨,没想到婚后所有的风风雨雨都是他给我带来的……”

作为父母,我们要清楚这一点,原生家庭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我有个亲戚,做全职太太二十几年,在两个儿子的成长过程中,她都习惯性的囊括了家里所有的家务。当看着别人家的儿子有的小小年纪就帮助父母分担家务,有的长大后又对父母百般孝顺时,就是她最为痛苦的时候。她常常给人抱怨:“就算是自己一病不起,也得拖着病痛给儿子煮饭,哪怕儿子已经开始上班了,但自己十块钱都没用过他们的。”这就是典型的完全付出型家长的悲剧!

做父母,我们要懂得适当的放手。当孩子也想参与到家务劳动中的时候,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与进来,而不是找各种借口来推辞;当孩子也想体验一下劳动的快乐时,家长应该爽快的答应孩子,而不是用好好学习来搪塞孩子;当孩子也想为父母洗一次脚时,家长应该幸福的应了,而不是告诉孩子我自己来。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的过程。作为爸妈,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得稍微长远一点,从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到孩子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这样的过程不仅不会让孩子感觉痛苦,反而会让孩子变得更有责任心,更有担当。

(3)不管家里是儿子还是女儿,都应该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

在这个大包大揽极其普遍的年代,无数家长都被“成绩”“分数”冲昏了头脑。

当孩子说:“妈妈,我想帮你洗碗。”妈妈却说:“你负责把成绩搞好就行了。”当孩子说:“爸爸,我想帮你洗袜子。”爸爸却说:“快去写作业,别想着偷懒。”当孩子说爷爷奶奶:“我来帮你们整理整理房间。”爷爷奶奶却说:“快去看书,我们的事情不需要你插手。”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新闻,贵州某学校初一新生,全班45个人,竟然有39个人没有吃鸡蛋。为了不浪费粮食,老师重新分发给同学们,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竟然有学生不会剥鸡蛋壳。更有网友在文章下面评论,说他们家一个亲戚的孩子,上大学后哭着打电话告诉家长:“大学里的鸡蛋跟家里的鸡蛋不一样,家里的是白色的软软的,学校的是肉色的硬硬的。”

这样的事情我相信不止一例两例,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其实家长们都心知肚明,因为自己过分的大包大揽,让孩子从来就没有学会过自理和独立,更别说丧失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这一说法了。

在我们家,我一直鼓励女儿做家务。她主动参与到家务劳动中的时候,我爽快的答应,并给予她适当的认可和感谢;她没有主动要求参与到家务劳动中的时候,我会语气温和的邀请她参与到家务劳动中;如果我邀请了她参与劳动,可她不愿意,我就适当的撒撒娇,说一些我爱她之类的话,她就特满足,特带劲的开始帮着干活了。

孩子会做家务,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独立能力等,其实家长和孩子未来的另一半也会受益。父母会获得懂得体贴,懂得感恩的好孩子;孩子未来的另一半会获得懂得一起分担,有责任感的伴侣。

——————

不管子女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曦曦妈认为我们都有义务和责任教会孩子做家务,让孩子变得有责任感,有担当!您同意我的看法吗?欢迎发表你的观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