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教育家、语言大师叶圣陶先生写给初高中孩子们的写作书。
在这本书里,叶老事无巨细地为孩子们解答了许许多多与写作有关的问题,如,
写作是怎么一回事儿?
好作文里的素材都从哪里来?
怎样组织好一篇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如何在写完后修改一篇文章?
等等。
可以说的上是一本人人必读的“写作红宝书”了。
所以,如果你也热爱写作,也想要写出一篇又一篇真正能给读者带来价值的文章,那么,请和灵遥一起,翻开这本《给孩子的写作课》,聆听“语言大师”叶圣陶先生的教诲吧。
01.
写作,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一谈到写作,很多人都会以为,这是一件极难完成的事情,绞尽脑汁都无从下笔。但是,一到双休日,花式“休假感悟”,那可是分分钟都能刷爆灵遥的“朋友圈”。
其实,写作与发“朋友圈”这两件事情,并没有本质性的区别。
正如叶老在书里所说的那样,写作,就和说话一样容易,只是呢,这个说话,不再是用“嘴”来说,而是用“笔”来说。
比方说,一个国家刚刚出台了一个新的财政政策,可能会对老百姓们的衣食住行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个个去口头说,自然是不太现实的,那怎么办呢?答案是,出一条新闻通稿,然后借助网络这个平台,把它传达出去。
再比如,你可能会有一个在异国他乡工作的好友,因为彼此工作繁忙的缘故,不太方便电话交流。这时,你便可以用文字,来和他分享彼此的近况,加深你们的感情。
尽管,用“笔”说话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言,但是,想要用“笔”来说好话,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写不好一篇文章的人,在生活里,那可是比比皆是。
02.
你为什么写不好一篇文章?
一谈到学习写作,有的人也许会告诉你,去参加培训班、去琢磨各大平台的样稿写作思路,然后,再通过模仿,来摸清平台调性。
如果听了Ta的话,你便会在几个月后发现,你这个写作水平呀,还是在原地打转。
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书里,叶老提到了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一味地拆解、模仿别人的东西,让你丢了写作的魂。
回归“写作”的目的,它既不是过稿,也不是10w+的阅读量,而是把你的想法,以文字为媒介,传递给更多的读者。
也就是说,在一篇文章里,你看到的一切,都是只是在为“传递想法”这个目的服务的,一旦脱离了这个目的,它就什么也不是了。
所以,如果你把写作变成了一道填空题,而不是一次新创作,那么你很容易写出一个没有灵魂的“四不像”,让人怎么看怎么别扭。
第二个原因,是你的笔力,还不够。
不得不承认,文章的质量,也是有高低之分的。比如,同样是写下雪天,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就比“下雪了,好美呀”来得更有意境。
不过,笔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你不仅需要精读大量的文字作品,向别的作者学习怎么写,还要在遇到相似的情景后,把别的作者的写作技巧,用到自己的文章里。
这,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03.
阅读与习作:
什么样的练习,才是有效的练习?
在了解了自己为什么写不好一篇文章后,我们来一起看看都有哪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一步步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一个方法,是阅读。
这并不是你在朋友圈里看到的,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快速阅读”,而是,以“学习作者写作手法”为目的的“分析阅读”。
简单来说,在阅读时,你不仅要明白作者都说了什么,还要明白对那些“什么”,作者都是如何说的。
举个例子,你在读一篇记述东西的文字,假定是韩愈的《画记》吧,你要看出他是把画面的许多人和物分类记述的,更要看出像他这样记述,人和物的类别与姿态是说明白了,但是,人和物的画面位置却并没有兼顾到。
再举个例子,你读一篇抒写情绪的文字,如,朱自清的《背影》,你就要读出他在叙述车站上的离别时,都是如何通过对背影的描述,来表现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子情深。同样,你也要明白,在送别时,父子两人肯定不止说过那些话。那么,写哪些,不写哪些,背后的原因都有哪些,也是需要你仔细斟酌的。
如果你常常按照这样的方式,来阅读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那么,轮到你提笔时,你也就知道怎么才能把一个东西,讲清楚,写明白了。
第二个方法,是习作。
对于一个技能来说,你练习的次数越多,你使用的也就越熟练。写作,同样是如此,想要在关键时候写好一篇文章,你同样需要在平日里,多多练习。
这时,有人可能会问“我没写作素材怎么办”,其实,只要你主动去做一个留心观察生活的人,你便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可以写的素材。
比如,在看了一本书后,你可以用只言片语,写下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收获到的美好体验;在看了一部电影后,你同样可以用简单的几句话,记下这部电影带给你的触动。
不仅如此,你去过的地方,参加过的活动,与朋友聊过的天,都可以经由你的笔,变成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当然,只有练习的量,是不够,练习的质,同样也要跟上。
比如,在练习前,你一定要想清楚,你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你希望帮助谁,来解决哪方面的问题。而在写的时候,你同样需要仔细斟酌,哪些内容是你该写的,哪些内容,是你可有省略的。
当你对一篇文章思考得越深入,你也就越能够加清晰地向你的读者传递出你的想法了。
以上,便是全书的内容。
在这个人人写作的时代,尽管随随便便一个人,都能够总结出一套与写作有关的方法论,然后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开班授课,吸引成百上千的追随者,但是,教授写作,却依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一方面,写好一篇文章的背后,是对生活的探其根本,与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并不是靠着某种技巧或是诀窍就能够立竿见影的。
另一方面,听了再多的写作课,如何不真正地拿起你的笔,记录下你对生活的只言片语,也很难有真正的进步。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写好一篇文章,与其去东拼西凑出一个模版,不如踏踏实实地去读书,去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正所谓“大道至简”,在写作路上,也希望你不忘对文字的初心,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基础,以期在未来的某一天,写出一篇让自己满意,也对读者有帮助的文章。
祝好!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