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北京房山金太祖陵寝不远处,发现一座大型墓葬

2020-02-19   满族文化网

王德恒

10月12日,文委李主任来电相约,告知在长沟发现了金代第四位皇上完颜亮的墓葬。位置在世界地质公园和旅游集散中心附近,凯旋门南侧100米左右。我当时赶往去看,因为天色近晚,发掘工地的灯还没有接上,朦胧中看得不是很清楚。确定为是完颜亮的墓葬是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专家做出的。文委要求我协助帮助按照专家的意见,将上报材料丰富一下,回到家中,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有关资料翻了一下,从方位上看,主要的记载有:

1《金史》卷五《海陵纪》,完颜亮在“大定二年,降封为海陵郡王,谥曰炀……四月葬于大房山鹿门谷,诸王兆域中,(大定)二十年……乃诏降于海陵庶人,改葬于陵西南四十里。”

2《大金集礼》卷四《追加谥号下》:(大定)二十年十二月九日,……海陵庶人弑逆,尤不当有王爵之封。劭以弑逆,暴尸于市,其海陵庶人,不当与闵宗同一兆域,亦不当在诸王茔域之内外。宋少帝初非篡弑,以失道被废,其母太后之称,犹加追夺,况海陵庶人其所生母慈献皇后之称,合行追改。敕旨:仰再检讨其葬所,改迁于山陵兆域之外。复奏定以海陵庶人为名。二十一年正月九日,诏谕天下。

3《续文献通考》卷一百《王礼十四》:臣等谨按:《海陵记》:(完颜亮)六年十一月,南伐遇弑都督府,以其柩置之南班荆馆。大定二年,降封为海陵郡王,谥曰炀。二月,世宗使实达尔、罗索与南京官迁其柩于宁德宫。四月,葬于大房山鹿门谷诸王兆域中。二十年,熙宗既祔庙,有司奏炀王之最未正,准晋赵王伦废惠帝自立,惠帝反正诛伦,废为庶人,炀王(完颜亮)罪过于伦不当,封王亦不当在诸王营域,诏降为庶人,改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

4《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第六十四卷《丧葬部》:大定二十一年春正月,追贬海陵为庶人,改葬之。二月以元妃李氏丧致祭兴德宫。

5《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第一百三十卷《海寝部·汇考二》:废帝陵。按《金史·废帝本纪》:大定二年四月葬于大房山,合诸王兆域中。二十年,有司奏帝罪不当在诸王茔域,乃诏改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

6《历代陵寝备考》卷四十三:完颜亮在位十二年,暴戾无道,残杀宗室几尽,甚至弑其嫡母,焚尸沉骨以惧众。辛巳十一月,大举入寇,被弑于瓜州镇之龟山寺,取衣巾裹尸焚之,年四十,葬于房山鹿门谷,世宗追废为海陵王,谥曰炀。后降庶人,改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

离北京房山金太祖陵寝不远处,发现一座大型墓葬

经过GPS定位,从金陵中心也就是金太祖陵寝所在位置至凯旋门,即为40里。

同时,按当时的风水学说,也应该是完颜亮这个有“封号的庶人”的墓葬。

因为当时政变上台的金世宗特别恨完颜亮,所以,其葬式是“死门”的形状。

墓室排列和葬式为头部面旷,背向河流,既是死门,后代不能出皇帝,也不能出高官。

因为这种墓葬风水,第一,大局反吟,不利长久之。第二,水砂、地相相克,不吉。第三,生门为房,落二宫空亡之宫。生门落空亡,阴宅死门也落空亡,主遭大凶之人。第四,二宫内,戊+壬、戊+己都是入狱、入天牢的凶格,主葬入之人葬进去就如同进了牢狱一样。第五、二宫地盘虽有值符,但阴神是白虎,天盘九地又主长久,主非常凶相。第六,时干庚也,落八宫击刑,入墓、临死门,白入荧凶格。地盘白虎血光之神,墓主死于凶杀,而且是死在女人之手。

说实在的,作为我一个多年来研究写作有关金史的文章、书籍和文学作品的人,我是非常希望这是完颜亮的墓葬。可是,冷静下来考虑,对照有关资料,最后,不得不遗憾的说:这个大墓不可能是完颜亮的。

首先,里数不对。他们研究测量的是直线距离,而且是用的目前通行的华里,即一里地等于500米,1500市尺,实则,金里要比今天通行的华里长出四分之一强。对这个问题,学术界研究了许多年,我也亲自做了诸多调查比较,比如我就测量过金代的封堠到金陵中心的位置。开始是从研究金代的一尺等于多少厘米开始的。这个研究过程比较长,就不在这里絮烦了,就说结果吧,金代的一尺等于43厘米。确定的主要根据是辽宁大学几位先生测量了89方金代的官印,最后得出的结论,十分可靠。

那么,此处墓葬距离金陵的主陵区只有30里了。而且当时不会测量直线距离的,有山坡,河流,大致计算一下,甚至可能是步量的结果。不会像今天GPS定位那么准确。

其次,“山陵西南四十里”,不是指的从主陵区开始的四十里,而是从山陵的边沿,即诸王兆域的边沿开始测量。所谓“诸王兆域”就是指的完颜氏家族中的内族,金太祖一系的封王的人,他们的墓葬埋藏地。从金章宗时期开始,就将包含兆域在内的陵区用封堠圈了起来。所谓封堠,就是指用碎石粘土堆起的一座座类似碉楼一类的建筑,可能还派兵巡查把守,“无得樵采弋猎”,完颜亮墓葬被迁出40里,按金里计算,应该是从封堠线之外的40里,合今天的里数就是50里了。远远超出长沟发现的这座墓了。

再次,从墓葬的规格来看,也不可能是完颜亮的。目测此墓南北长有50米,东西宽近30米,目前可以看见的就有五个墓室了,虽然遭到破坏,还能看出是满堂的壁画。绝对是第一等级的“王”的规格。这种规格的墓葬,附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还发现过。我和北京市文研所的鲁奇曾经在1984、1985年去看过一个称为“鞑子坟”的大墓,和这个规模差不多。可惜的是当时基本都毁坏殆尽了,只有几个半拉的石像生仍在那里。当地的老百姓说,打开的时候四壁都是壁画的痕迹,不过,当时处于文革之中,没有人管,后来被雨水冲刷掉了。我说这些的意思是按当时完颜亮的情况,是不会给他如此规格的墓葬的。他当时被贬为“庶人”,也就是老百姓,而且是海陵庶人,也就是“有罪的老百姓”,对他怀有刻骨仇恨的金世宗不会给他修筑这么豪华的墓葬的。根据记载,辛巳十一月(1161年),完颜亮提兵大举南侵,金世宗在北方发动政变,消息传到前线,军心不稳,南宋文官(中书舍人)虞允文前往前线劳军,组织撤退的败兵抵抗,结果获得胜利。完颜亮最得力的大将耶律元宜组织兵变,将完颜亮弑杀于瓜州镇之龟山寺。侍卫们取衣巾裹尸焚之,年四十。上台的金世宗将他贬为海陵炀王,葬于金陵诸王兆域的鹿门谷,当时,埋葬的只是个骨灰盒。过了二十年,金世宗的儿子完颜允恭想起完颜亮逼死母亲的仇恨,上旨要求将完颜亮降为庶人,改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这么一个情况下,绝不会给他修建豪华墓葬的。

如果此墓不是埋葬的完颜亮,应该埋得是谁呢?大约是1999年我闲来翻看《金史》,发现了一条史料:《金史》卷132《秉德传》:“初撒改薨,宗翰袭其猛安亲管谋克。秉德死,海陵以赏乌带,传其子兀答补。大定六年,世宗悯其无后,诏以猛安谋克还撒改曾孙盆买,遣使改葬撒改、宗翰于山陵西南二十里,百官致奠,其家产给近亲以奉祀。”

也就是说这个墓葬很可能是和完颜阿骨打共同创建金国的完颜撒改和儿子,金朝建国第一功臣完颜宗翰的家族墓葬。

因为如果从兆域封堠开始,到这座墓,大约是20里(金里)。

撒改和宗翰的故事很精彩,以后有时间再讲。不过,宗翰又称“粘罕”,也是个人们很熟悉的人物,灭辽、灭宋,平定西夏都是他谋划并指挥的。但是,熙宗时,被剥夺权位。后人改姓为“粘”。他的后代有个叫粘明的在台湾是世界上最大的门窗生产厂家。他对阿城的金源博物馆给了很多捐助,所以,阿城博物馆广场上塑了两尊塑像,一尊是金太祖的;另一尊就是完颜宗翰的。就是年代,粘明前来金陵祭祖,房山文物科科长陪同,也就是说,接待的规格不高。不过,如果这个墓葬是他们家族的墓葬,估计他还是会来祭奠的。

不过,还有一个疑问,从网上调出航拍图来看,这里和金陵主陵区直线基本上是正南,不是西南。所以,还有可能不是这两个显赫的女真人的墓。

好在这座墓还在发掘之中,最好能够挖出墓志之类的,那就一切都清楚了。

编者注:因为墓葬一些风格类似唐代,故有的人认为是唐代的墓葬。但据说这座墓葬挖出了金代钱币,那说是唐朝的墓葬就不太好解释了。湖北卫视《大揭秘》曾报道过此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