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爆
大家都知道,枪管必须是要及时更换的,不然可能就会因为高温而炸膛伤了士兵,但是什么时候要更换枪管,为什么士兵一定要带备用枪管似乎是个比较专业的问题,许多人不是很清楚,这需要一些专业性的探讨。
子弹射击的原理是利用子弹内部的火药和枪械自带的撞针之间的撞击点燃产生的气体,将子弹向前推出,正是因为这样的高温气体存在于枪管内,且子弹飞出后以极快的速度和枪管之间产生摩擦,虽然会在枪管内产生超过2000度的高温,随着发射时间的推移,这种高温会逐渐下降,但也有超过1000摄氏度。随着子弹的连续射击,这种高温会持续下去,对枪管产生很大压力,有一些枪械护木就因为受不了这种高温,在射击过程中直接燃烧起来,如果一支步枪以每分钟50发的射击速度那么护木必然会燃烧,连续射击超过200发,持续的高温就会让枪膛内的子弹不必使用撞针撞击就能让子弹自燃,子弹自动激发,这非常危险。即便每分钟射击的子弹数量只有3发,也会让枪管的维度维持在200度以上,如果超过50发,那么枪管可能只能使用半个小时就必须更换了,否则枪管就会发软,烧红,变形,最终让子弹无法正常的从枪管里射出,此时如果再击发子弹,那么就能会产生炸膛,至少也会射击精度下降。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就必须将枪械内部的温度降低下来,一般的办法是射击一段时间后停止射击等待枪管冷却下来,但这种方法虽然对于步枪有用,对需要连续射击,维持高火力密度的机枪就不行了,为此,士兵们想出来了各种办法,例如使用更大更重的枪管,使用水来冷却,在机枪上加上散热片,甚至士兵用尿来临时解决散热问题等。但这都不是好办法,想想在激烈交战的战场上,当你因为枪管硬度下降,或者过热不再射击想冷却时,恰好给了对手反击你最好的时机,这样一个时间差是十分致命的,而想用水冷方法解决的人也不能随时随时找到水。冷却片就更别提了,这种装置的吸热效率远远不如水,反而会给枪械增加不必要的装置,让其重量增大,使用方便度下降。
这时候,再携带一支冷枪管就非常重要了,当一支枪管被子弹磨损的高温影响一段时间还没变形时,及时将其更换下来,换上冷枪管,等待热枪管冷却,通过这两个枪管的轮替更换,就能完美解决这种枪管加热问题。
那么一般携带多少个备用冷却枪管呢?一般步枪和轻机枪会携带2根,而重机枪一般携带3根,为了携带这些备用枪管,宁可少携带几百枚子弹,而在实战中,除了步枪外,机枪的枪管更换都需要2个人共同完成,主射手要坚守在阵地准备射击,而副射手则负责更换枪管,实战中更换枪管的任务是比较艰难的,特别是对于轻机枪来说,射击阵地不一定固定,而更换枪管的时机往往是在转移阵地,步行机动过程中,而且枪管温度也非常高,这就不太容易了,所以说,做步兵真是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