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能服补药吗?

2020-01-09   家庭中医药杂志

常常有这种情形,正在进补阶段的病人偶然得了伤风感冒,医生在开了治疗感冒的药后还嘱咐病人:在治疗感冒的这一段时间内,先暂时停止进补,等感冒完全治愈再继续服补药。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中医学认为,感冒的病邪是通过皮肤毛孔进入到人体来的“表邪”,在治疗时用汗法可以使邪气从毛孔随汗液一起排出体内。

如果在外邪还在体内或者还未排尽的情况下就贸然采用补法,就堵塞了邪气外排的道路,中医学称之为“闭门留寇”。

邪气不能外排则常常积于体内,加重病情,出现高烧不退、头痛加重、口渴欲饮,大便干结等症状。

因此感冒时服用补药是一大禁忌。

但是有些体质原来就很差的病人,他们得了感冒一般表现似乎比较轻,几乎很少发烧,但感冒次数多,比身体健康的人易于患病。这是因为他们身体太弱,“正不胜邪”造成的。

对于这类“虚人感冒”,是可以在驱邪的同时,配合一些补药的,如气虚体质的人要加益气的党参、白术、黄芪等;阳虚体质的人要加助阳的附子、干姜等;血虚体质的人要加补血的当归、熟地、白芍等;阴虚体质的人要加养阴的麦冬、玉竹、沙参等。这种方法是汗法与补法的结合,叫做“祛邪”,调动人体正气以驱邪外出。

临床医生大都见过有些病人,总是感冒,反反复复,经久不愈。尤其是高龄老人和身体虚弱的人,他们除一般轻微的感冒症状外,多有明显的倦怠乏力、气短,甚至懒于言谈。这多半是气虚感冒。对于这类病人除了在罹患感冒时予以益气解表的治则治疗外,平时就要经常给服一些益气的药,这样加强了体质,还可以预防感冒的发生。

常用的处方有玉屏风散:就是取建起一道屏风抵挡外邪侵入的意思,常用的补气药有黄芪、党参、白术等。据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试验,黄芪无论是对动物还是人群都有很好的感冒预防作用,在感冒流行季节,口服黄芪可使感冒发病率平均降低41. 2~67. 7%。即使患了感冒,它的病程也可以缩短。党参、白术、黄芪都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现代医学也肯定补气药物对预防感冒的作用。而中医治则把它称为“益气固表”。

Merry Christmas

补药和补法在感冒过程中既为禁忌,在一定情况下又变为必须。读者切不可马虎从事,以免贻害身体。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摘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编辑:桔梗

投稿邮箱:jtzy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