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光返照”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只有经历了亲人的生死离别可能才真正体会,因此很多人不相信,甚至认为是迷信,它反应的是人在即将临终前,往往表现出与平日不一样的状态,突然整个人变得有精神了,甚至开始对食物有了新的渴望,也总是有无限的话语要讲,就像突然病愈或者病情好转一样,让家人突然感觉到不会轻易的离开,但可能不过多久,这种生死别仍然需要上演,这在民间被称为“回光返照”。
回光返照是怎么一回事?是迷信?还是真的舍不得亲人?有没有什么科学分析?
人临终前,“回光返照”是舍不得亲人吗?忍痛和大家一起学习
小编的奶奶快去世30年了,奶奶生了7个孩子,最小的叔叔还没有结婚,她就患上了肺癌,当年仅仅52岁,辛苦了半辈子,日子刚刚好过起来,她却得了这种不治之症,从发现患癌到离世也就短短9个月的时间,临终前两天,奶奶突然想吃酸菜,妈妈赶快炖了一碗,奶奶就着馒头吃了一小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我们都以为奶奶病情好转了,奶奶还把三叔和三婶叫到身边,不断的嘱咐着两个人以后不要吵架,把最小的六叔叫到身边,不断握着他的手,告诉他勤快点,别惹爷爷生气,远在南方的姑姑在得知奶奶病危后,乘飞机到家后两个小时,奶奶看着姑姑,眼角流下了一行泪,随即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这是奶奶唯一的女儿,没想到随下乡姑父返城,从东北去了大南方,几年才能看到一次,奶奶看到姑姑后,就再也没有醒来......永远的离开了!爸爸和叔叔他们都在说奶奶是在等着姑姑,看她最后一眼才肯离开的,想想当时的情景,奶奶肿胀的脸,真的尤其心酸!
我想很多生命垂危的人也和奶奶临终前一样,出现了“回光返照”的现象,从科学的角度讲该如何解释呢?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即将离开之际,真的会有太多的不舍,企盼和家人多呆一秒,把该说的话说完,把想见的人看到,竭尽所能,坚持到最后一口气,这表面上是即将逝去的人对亲人的不舍,但是从科学上的解释和从情感上的解释会有所不同。
生命在临终前,身体的好多器官已经衰竭,维持生命体的血液和氧气也在逐渐减少,但是生命体有对生命本能的保护,就像人不吃早饭,也能保证上午的工作,是因为身体调动了糖原细胞发挥能量供细胞所需,因此人的器官衰竭之时,大脑的神经系统和体内的激素会为了改变生命体的现状而异常的增加,以为人体增加能量,刺激大脑恢复意识,包括肾上腺素和三磷酸腺苷都会被调动起来,以维持生命的存续,就表现出暂时的活力,表现为食欲变好,人也精神等等,就是大家描述的“回光返照”,但是这种平衡不是无限的,暂时的能量供给仍然无法抵抗各器官衰竭的反向拉力,于是,这种暂时的好转往往时间不长,可能几十个小时,或几个小时之内,这种现象往往表现在卧床不起的病人身上。
但提醒大家的是,如何区分“回光返照”和真正的病情好转?真正的病情好转是病人的状态和常人很像,摸摸手的温度就知道了,如果精神较好,有强烈的语言表达欲,但是手脚渐渐失去了温度,甚至意识不够清晰,说些反常的话语,往往就是临终前的征兆了,这个时候家人一定好好陪伴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不要把这种现象当成病情好转了。逝者已去,生者坚强,请节哀保重!
写此文并无他意,也许无形中触动了您的内心,惹起了您曾经与至亲的生死别,着实心痛,深表理解,但小编只是想提醒在世的每个人,生命太宝贵,请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就要充实的去过,不要畏惧死亡,没有死亡,也不会体现生命的美丽,所以珍惜当下,珍惜与我们相遇的每一位亲朋好友,你说呢?
图片与文字无关,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