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才能吃到的“文化”小吃,不是臭鳜鱼,用砚石制作

2019-10-03     旅行随手记

我是旅行随手记,一个志在发现旅途中美好小细节的职业旅行家。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不错过各种旅游资讯。

去过黄山的游客应该都知道,因为古徽州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旅游资源的美食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有很多只有到了当地才能吃的到,即便是安徽其它城市都很难得见。比如上过《舌尖上中国》节目的臭鳜鱼和毛豆腐。但这两样东西因为声名远扬,并不需要再过多赘述,这里就介绍另一个更有“文化”的小吃。

自古以来,黄山地区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都是非常受文人雅士欢迎的。即便现在游客去到市区的屯溪老街,以及西递等古村落,还会见到许多这样的店铺。而介绍的这种小吃就是用四宝中的砚台石制作。

这种小吃名字叫做“石头粿”,是一种黄山歙县传统的面食小吃,据说已经传承了百年,清代就负有盛名。主要原料是黄豆和肥肉,要先把黄豆炒熟加工成粉,然后加上肥肉丁制成粿,然后再放入平底的油锅,压上砚台石。

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很简单,压上石头以后,里面的肥肉便更容易炼出油,然后流到外面的粉皮上。然后整张粿就里酥外脆,薄薄的一层,口感非常好。

那么为什么要用砚台石呢?因为这种石头平整光滑,密度也刚好合适。按压起来刚刚好,也不会有太多摩擦,再合适不过了。这种每一块都要经过砚台石制作的粿,是不是很有“文化”?流传至今,石头粿也不单单是一种经典原味的馅了。演变有青菜、梅干、胡萝卜菜等数十种口味。

这种小吃的价格也非常便宜。所以来到黄山,不要只追求臭鳜鱼和毛豆腐,石头粿也是当地必打卡的小吃之一。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yeOkW0BMH2_cNUgY2X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