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拼命护驾,皇帝却强行封赏贵妃,还说皇后要杀他

2019-12-25     有两夏子


宋朝的第四位皇帝赵祯,工作干得好不好先不说,他至少把“仁爱”的特征发挥到极致,所以他被称为宋仁宗

就是这样一位以仁爱著称的皇帝,却把恶意都给了自己的皇后。虽然第一任皇后郭氏,智商不在线,输得很惨,但第二任皇后曹氏,却在他的打压下成了一代贤后,被后来的皇帝真心孝敬。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宋仁宗的第二任皇后——慈圣光献皇后曹氏,也就是传说中曹国舅的姐姐。



1.勉强的皇后


公元1033年,宋仁宗赵祯找借口废了第一任皇后郭氏,然后开始筹备选新皇后的事。

赵祯让手底下的官员写选秀的诏书,诏书中有一句“当求德门,以正内治”,意思是要选高贵的女子管理后宫,但赵祯本人却是一个只看颜值的主儿。



这次的秀女中,有一位漂亮的陈小姐俘获了赵祯的心。但陈小姐出身不算高贵,她家是茶商,她爸爸掏钱才弄到一个小官职。

赵祯想立陈小姐为皇后,遭到大臣的一致反对,说陈小姐出身不符合诏书的要求,皇帝不能说话不算话。

赵祯也是有“皇帝包袱”的人,只好重新选皇后。


出身于顶级世家的曹小姐,硬性条件完全符合要求,还得到了赵祯的养母杨太后的认可,唯一的不足就是她长得不够美。

于是,赵祯不情不愿地立了曹小姐为皇后


2.偏心的老公


曹皇后虽然长得不是很美,但她学识丰富、性格大气、行事谨慎,根本挑不出错处。

所以,她稳居后位,但没有孩子。



几年后,赵祯在酒宴中遇到了美貌惊人、舞姿优美的少女小张,一见倾心。

小张原本是清河郡王的女儿,因为家庭不幸,小时候就入宫了,被宫女抚养长大。

小张被赵祯宠幸,生下一个公主,然后被封为才人

赵祯总的来说是一个崇尚节俭、宽厚待人的皇帝,却在小张这里多次违规封赏

而且他不但对小张好,连小张的亲戚们也都赐予各种殊荣。



面对恃宠而骄的小张,曹皇后非常大度,并没有开启战斗模式。

有时间就看书,种菜种谷,养蚕采桑,把日子过得很充实。

不得不说,曹皇后真的很厉害,居然把种菜事业发展到皇宫内。对比之下,在别墅里开辟菜园的老太太简直弱爆了。


1048年有两个正月,在闰正月的一个晚上,有几个小兵作乱,眼看就要闯进赵祯的寝殿。

正巧曹皇后和赵祯在一块,她稳住皇帝,让人去喊都知王守忠过来平乱

她还猜到乱兵会放火,果断让人备好水桶。果不其然,有人烧了帘子,因为早有准备,火势迅速被灭。

她还给自己派遣的太监侍从剪了头发,作为事后论功行赏的证明。所以,大家都很拼命,乱兵很快被解决。



然而,赵祯不仅不感激,还怀疑这一切是曹皇后的表演,甚至想借此废掉曹皇后,改立张美人为后

大臣们觉得皇帝疯了,纷纷提出反对意见。

赵祯也拿不出皇后有罪的证据,只好就此作罢。

但是,赵祯还是不满足,他强行把护驾的功劳安在张美人头上,当年十月,张美人晋升为张贵妃

因为赵祯的宠爱和纵容,张贵妃越来越张扬,开始强行和曹皇后进行宫斗。


3.非典型宫斗


曹皇后手底下有个宫女和卫兵私通被抓,曹皇后按规矩定了死罪。

宫女想活命,就跑去找张贵妃求情。张贵妃找赵祯随口一提,赵祯就答应赦免了。

这事说实话有些过分了,你俩天天秀恩爱就算了,居然管闲事管到皇后头上来了?堂堂一国之母,还管不了后宫的事了?

曹皇后知道后,穿上正式的朝服找赵祯,请求依法办事。她说:“不如是,无以肃清禁掖。

赵祯:你先坐。

曹皇后:我站着就好。

赵祯没有办法,同意了曹皇后的请求。



张贵妃经常做出一些僭越之事,赵祯一心偏袒,曹皇后也从不计较,只有大臣们天天在那进谏指责。


有一次,张贵妃想要用皇后的仪仗出游,赵祯没有任何意见,让她自己去找皇后借仪仗。她就真的去找皇后,结果皇后很爽快地答应了。

一个真敢借,一个真敢给!

张贵妃很高兴地告诉赵祯,借到了。

赵祯却忽然觉得有点儿不对,反过来劝张贵妃:“国家文物仪章,上下有秩,汝张之而出,外廷不汝置。

达令,还是不要太出格了,会被朝臣骂的,到时候被揪住错处,我也救不了你。

张贵妃只好放弃。



还有一次,张贵妃请求给她伯父张尧佐封个官职,赵祯完全同意,但谏官却一顿猛批,包拯还直接让他“断以大义,稍割爱情”。

所以给伯父封官这个事情,搞了很多次都没成,张贵妃为此很是郁闷。

一天早上,张贵妃送赵祯出去上早朝,再次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记得给她伯父的官职。赵祯表示一定办妥。

结果在大殿上,赵祯刚准备给伯父封官,包拯就站出来了,大谈不能任命张尧佐的十万个理由。说到激动处,包拯直接把唾沫星子溅到了赵祯脸上

赵祯抹了抹脸,行,明白了,此路不通,我还是回去搞定张爱妃吧

赵祯下班回到后宫,张贵妃满怀希望地跑去迎接,得到的却是失望。

看吧,只要皇帝不够狠,根本就斗不起来。



而放眼整个后宫里,也就张贵妃在认真宫斗。本以为她会一直这么斗志昂扬,没想到她31岁就去世了。

赵祯非常难过,为她辍朝七日,并不顾曹皇后的脸面,强行要求以皇后之礼下葬

虽然有很多大臣反对,但赵祯还是把张贵妃追封为皇后,谥号温成

第二年正月,赵祯祭拜祖先时,还想趁机去看看张贵妃的陵庙,被大臣们阻止了。

一路下来,曹皇后始终在看书、种菜、养蚕。

看吧,只要皇后稳得住,自然有人帮她斗。


4.完美老祖宗


几年后,赵祯去世。曹皇后升级为曹太后,继续安安心心在后宫过日子,和新上位的宋英宗赵曙关系也处得不错,而且赵曙的皇后高滔滔还是她的外甥女。

赵曙生病了,请太后出来主持朝政,曹太后便出来垂帘听政。但她从不做决断,每当官员们汇报不能解决的事情,她就让大臣们自己讨论出解决方案,确定后直接跟她说就行。

而且,曹太后虽然垂帘听政了,却格外注意外戚问题,她严厉管控曹家的亲戚和仆人,不允许他们有任何僭越。

等赵曙病好得差不多了,曹太后立马撤帘走人,丝毫不留恋。



4年后,赵曙病逝。宋神宗赵顼继位,曹太后升级为太皇太后

老太太对上一任皇帝都不管,对这一任自然也很宽松,但她还是会尽心辅佐,时不时地出来答疑解惑,提点几句


比如王安石当政期间,变法带出了一系列问题,各种政敌制造混乱,民间怨声载道。

老太太就跑去劝皇帝:改革应该暂停,如果真的想保全王安石这个人才,应该把他下放到地方去。

皇帝觉得很有道理,差点就暂停了改革,但被王安石阻止。

结果变法还是没有成功,王安石几度罢相,黯然收场。



比如苏轼遭遇“乌台诗案”。因为写诗不严谨被告了一状,关在御史台的监狱,就差定死罪了。

老太太不顾病重,和皇帝忆苦思甜:当年我老公在殿试中录用苏轼,曾很开心地说“吾为子孙得两宰相”。现在苏轼因为写诗入狱,是不是被仇人陷害的?从诗句中揪错,就算有错也是小错。我都病得这么厉害了,不要制造冤案,这个案子要细查。

一番话直接把皇帝说哭了,苏轼也得救了。



没过多久,太皇太后曹氏因病去世,谥号“慈圣光献皇后”,倒是很符合她的形象。


看看,在后宫斗来斗去有什么用,心宽体健才是最重要的

张贵妃宠冠一时,也不过是徒留骂名。曹皇后忍得一时委屈,气定神闲丰富内心世界,活得坚定而充实。

没有那大猪蹄子,谁还不能过了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vF3O28BMH2_cNUgM7X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