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女儿的宝妈,在谈到将来女儿的婚姻问题时,一致认为有两个儿子的家庭不能嫁,因为婆媳问题以及妯娌问题会非常多,而且婆婆总是会偏心一个儿媳妇,然后俩人矛头一致对付另一个儿媳妇,有没有这么夸张,过来人非常肯定地点头,并且类举出很多实际例子,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有一个朋友嫁了两个儿子的家庭,谁知道嫁进来一年,跟婆婆关系相处得并不好,她总是感觉婆婆外着他,并且跟大嫂的关系特别好,举个例子,如果她跟老公去婆婆家吃饭,婆婆最多炒三个菜,有时候就随便买一点,肉都看不见,可是只要是大嫂去了,她就张罗着炖鸡炖排骨,有一次她和老公没有打招呼就过去了,在路上还买了好吃的,谁知道大嫂一家和公婆正吃的热闹,饭桌上五六个硬菜,她当时就觉得很不舒服,老公也默默不做声,后来他老公告诉她,婆婆本来就不喜欢他,因为他从小在奶奶家长大,后来上学才接回来,可能是爱屋及乌,婆婆也很喜欢大嫂,对他一家子非常不错,这让朋友非常介意,但也没有办法。为什么两个儿子的婆婆,总是会一碗水端不平呢?原因真的很现实。
儿子不同的受宠程度
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时间久了,孩子的性格脾气就分出了胜负,有的孩子随爸爸,有的孩子随妈妈,而妈妈总是喜欢随自己多一些的孩子,这样更有共同语言,所以偏心也就自然而然了,还有时候,妈妈喜欢学习好的儿子,反正哪个孩子身上有她喜欢的特质,她肯定就会偏心一点,疼儿媳妇就是疼儿子,儿媳妇也会随着偏疼了。
“重男轻女”碰上“端不平”
朋友生孩子的时候老大家还没有结婚。本来婆婆答应来帮忙看孩子,知道生了个女孩后就开始不情愿了。朋友还在坐月子,她婆婆早上就炒一大锅菜,这一天就吃这一锅菜,什么时候吃完,什么时候再炒新的。朋友直接就崩溃了,就下定决心,再也不用婆婆来看孩子,这么多年都是孩子姥姥带着长大。
等大儿子结婚了,媳妇生了儿子,婆婆笑开了花。小孙子的一切开销全都包办。朋友带着孩子去婆婆家,家里什么时候都没有。要是赶上大儿子一家也回去了,婆婆肯定会大包小包的把吃的玩的往家买。像电视剧上一样的夸张剧情,在朋友家真实上演着。所以,重那轻女的婆婆,儿媳妇会“母凭子贵”,觉得她是个大功臣,自然也就多疼爱一番了。
儿媳妇的家庭条件
闺蜜的父母自己开了个小卖铺,而弟媳妇的家庭条件很好,当时是不顾家里的反对嫁给的弟弟,婆婆对弟媳总是高看一眼。这些年,也的确因为弟媳妇,小叔子的工作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婆婆觉得以后跟着小儿子一家会沾光,所以格外优待这一家子。所以,家庭条件也是非常现实的偏心理由,不得不说,有时候老人比年轻人还要现实,他们感觉到了老年危机,需要得到保障。
儿媳妇的付出程度
儿媳妇的个性是跟自己的原生家庭分不开的,有的儿媳妇是享受型的,有的儿媳妇是奉献型的,儿媳妇对婆家的付出程度也存在不同,有的儿媳妇不计较,凡事从大局出发,有的儿媳妇则小心眼,只想着自己的小家,所以婆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明白人也会偷偷地疼爱付出多的儿媳妇,这是将心比心,真心换来的。
三个女人一台戏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就如同好朋友,两个人亲密无间,但如果多了一个人,就会产生微妙的变化,很多婆婆做不好平衡,就容易被其中一个儿媳妇牵着鼻子走,成了对付另一个儿媳妇的帮凶,所以,这种家庭更难处理婆媳关系,妯娌关系不好,一般都是婆媳关系引发出来的,需要小心应对,协调好家庭关系。
很多父母对亲生的孩子都会偏心,更何况是非亲生的儿媳妇,原因多种多样,但也万变不离其宗,逃不开这几个现实的理由,但婆婆的偏心不仅会伤害到其中的一个儿子以及他的家庭,还会让兄弟俩心生嫌隙,这是所有父母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家庭中后院起火,影响的是大局,婆媳的战争牵扯到家庭的稳定。
但也有很多格局高的婆婆,聪明地协调好了跟两个儿媳的关系,不偏不倚,不过这是少数,有女儿的家庭肯定不愿意让女儿受苦,所以遇到两个儿子的家庭,就要慎重考虑一下了,不过,私以为多数婆婆是很不错的,尤其是80后90后,以后当了婆婆,肯定都能做好平衡的,您说呢?
图片与文字无关,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