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引育结合 打好“人才牌”

2020-05-06   河北共产党员

作者丨冯志杰

近年来,河钢集团党委以人才引进、培育、激励等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畅通人才发展通道,为推动河钢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增加人才总量。试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全面推行职业经理人试点工作,形成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的高端人才引进新机制。河钢石钢公司通过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企业在产品结构、客户结构调整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高端产品比例接近80%。开展高端和急需人才市场化选聘。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河钢集团出台了高端和急需人才招聘管理暂行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技术研发、营销管理、国际贸易等9类高端人才。同时,集团党委每年统一组织各子公司赴高校招聘毕业生,建立促进青年学生成长的技术职务序列。近5年来,河钢集团共引进各类高端急需人才220余人,助力集团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截至今年3月中旬,集团员工中博士、硕士人数比集团成立初期增长了330%,人才层次得到显著提升。推进产学研合作,柔性引进人才。集团党委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建立“河钢东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河钢集团——重庆大学西南研究院”等科研平台,为企业吸纳科技人才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创造了条件。

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提升人才素质。搭建人才专项提升平台。河钢集团党委以培养青年干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操作技能人才等为重点,与省委党校、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建立人才培训合作机制,通过举办青年干部研修班、“轧钢技术”“智能制造”高级研修班、河钢“科技大讲堂”“河钢工匠”研修班,整体推进人才队伍教育培训。搭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注重与国内外著名学府、科研院所合作,建立27个协同创新平台,汇聚全球智力资源,培养技术人才;充分发挥海外公司平台作用,每年选派l5名业务骨干进行挂职学习,着力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实践锻炼。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每年组织推荐以“70后”为主的子分公司后备干部和以“80后”为主的子分公司中长期培养对象,对他们实行动态管理,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和锻炼。近年来,先后有一大批入库人选通过干部选任程序,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有效调整充实了班子力量、优化了班子结构。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潜能。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年度考评,突出正向激励,明确考核主体的职责和义务,合理规范考核程序,提高考核工作的计划性和统筹性,坚持做到既定性又定量,既具体又综合,将考核触角延伸到各个层次。加大科技人才创新激励力度。设立科学技术奖,每年召开一次科技大会,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设立科技团队奖和个人奖,每两年奖励一次,奖励范围覆盖科技创新团队、技术领军人才、优秀科技人才、一线技能人才等;扩大原始创新奖励范围,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对取得国家专利授权的发明人实行“一奖两酬”制。加强监督管理。健全和完善干部人才监督管理体制机制,注意正确运用容错纠错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激情,释放人才创新活力。(作者系河钢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党委组织部部长)

来源:河北省委《共产党员》杂志04月下

河北共产党员

全面 | 深度 | 权威 | 专业